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静态凶猛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Accessibility v.s. Integrity

静态凶猛
·

看到@chenchenzh 晒出她对豆瓣听众的回复,前后文大体如下:

[读者] luna:
几位老师也看得出严格的训练和有触感的问题意识。但可能限于沙龙体裁,有一些当代中国的问题并未渐次展开……(略)……当然,有的话题可能大家都明白,只是不好点出。
[作者] dustelle:
你说的很对,有一些点在(下)会提到,有一些剪掉了因为希望可以保持平台在国内的accessibility. 关于冷战时期的工具式的反种族主义……

为了保持在特定区域的 accessibility 而「修订」自己的产品,已经是内容生产者(甚至工具提供者)日常所需要做出的让步,在2020年仍谈这个话题确实有些 cliche 了,但却不得不一谈再谈。

审查制度下原生的创作者自不必说,绝大多数都已发展出相当强大的自我审查习惯,来适应环境。而看似强势的舶来者,如Apple, 也在诸如 App Store 应用下架等问题上一再让步,以谋求继续提供服务的机会。还要有 Google 这样的「飞去来器」,早前为保全 integrity 而被中国政府拒之门外,后又再度通过自我阉割来谋求重新进入该市场。围绕 accessibility 而做的挣扎与交换,并非只关于 integrity, 但却必然包括 integrity. 它是这里的「起步价」。

Accessibility or Integrity? 这似乎是个永恒的争论,即便抛开商业利益不谈,Google 高层也认为提供残缺的优秀搜索比什么没有要好,环球影业必定也觉得删去部分情节的《绿皮书》远比《前任2》要有看头。我不否认这种观点,对受众而言,这是 1 或 0 的问题,开不了门那便先找扇窗户远眺,何错之有?

但从创作者本身的角度就是另一回事。不少人将这样的妥协称作「戴着镣铐跳舞」,但是戴上镣铐,是否能再脱下来,就非受制之人意志了。换言之,Integrity 从来都没有「修补」的可能,一失永失。戴上了镣铐的表演,就成了新的镣铐本身,舞者跳得越是起劲,就越是在强化自己所受限制的正义性,以至于反抗限制的挣扎,也成为表演的一部分。

因此,为 accessibility 出卖 integrity 的创作者们,必须承担一个事实:对前者的拥有注定是临时的,但后者一经售出,将永世不可赎回。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