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也不去的西北之旅
原文寫於2019年1月1日。
很久沒有更新了,自印度回來便開學,這個學期真的很忙,到現在才有時間去整理事情。印度的文其後補回,現在先來一趟不來也不去的西北之旅。
(由於史料有限,本文部分内容需參考一些網站内容,請見諒。)
2018.12.22 抵達蘭州 2018.12.23 敦煌研究院,水車博覽園,黃河母親像,蘭州大學 — 絲綢之路講座敦煌號 2018.12.24 莫高窟,雷音寺,鳴沙山,月牙泉 2018.12.25 玉門關,漢長城,雅丹地貌 — 魔鬼城 2018.12.26 嘉峪關 2018.12.27 中山鐵橋,甘肅博物館,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蘭州城市規劃展覽館 2018.12.28 離開蘭州
說這個大西北,真是一個孤獨的地方,很荒涼,很寒冷。最要命的是那種疏離感,這是前所未有的深切體會。如果要在一個陌生環境孤獨前行,要的是有獨自的勇氣和魄力;如果要在紛雜的人群中特立獨行,那麽必然要具有深邃的智慧和堅定的信念,不會人云亦云。顯然,做到後者是難上加難,在這次七天的旅途中,我深深體會到獨處之難。
好吧,先説説甘肅省這個地方。甘肅位於中國西北,省會定在蘭州,名字源於甘州(張掖)與肅州(酒泉)。甘肅的成名源自漢代的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必然經過河西走廊,由西安出發,經過蘭州,武威,張掖,酒泉,最後到玉門關出國。在這段時間河西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敦煌為中心,因敦煌位於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因此不少西域的商人和官員結匯在此,令這裏的商業活動格外頻繁。後來在唐代的安史之亂令河西一帶嚴重受破壞,匈奴重握掌控權,路上絲綢之路因此中斷,海上絲綢之路取而代之。因爲歷史緣故和氣候變化,甘肅不再是政治經濟要地,使甘肅的GDP位列全國末席。雖然如此,甘肅的旅遊資源豐富,例如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嘉峪關等等,當造訪它們時,我才發現西北的荒涼和空虛,滿滿是歷史的滄桑感。
初到蘭州
蘭州又叫金城,出處為《漢書‧蒯通傳》:「邊地之城,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蘭州是甘肅省省會,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市區是典型的帶狀城市形態,地處黃河上游,位於河谷盆地。蘭州是一個二綫城市,看起來像是一個小都會,目前受一帶一路項目的影響,正在迅速發展中,例如新的高鐵項目,夜市,景點開發等等。蘭州本身的景點不多,算是一個生活城市。
蘭州水車博覽園
蘭州又被譽爲水車之都,居民在黃河兩岸建立水車,便利農業和生活所需。在1556年明嘉明嘉靖年間,蘭州人段續在現廣武門外的黃河北岸,後又在今鎮原路北口架設了三輪水車,以灌溉附近六百畝菜畦果園。其後黃河兩岸的農民爭相仿製,到。1952年,蘭州有水車252輪,黃河兩岸更是水車林立,總提灌面積達10萬畝。水車的構造,完全以木作成,由車軸的中心向周圍輻射出並行的一根根的輻條,輻條的盡頭,裝有刮板,刮板間裝有一個長筒似的水鬥,在河中築有V形的石壩,使河水向水車下聚湧,急流推動刮板,水車便轉動,同時舀滿河水的水鬥,便陸續升上來,將水倒入水槽,然後引進農田。
水車園基本沒什麽好看,感覺是一個為建而建的景點。不過想在黃河邊走走,去水車博覽園卻是不錯的選擇。
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有兩所,一在敦煌,二在蘭州,而我們參觀的是蘭州那所。研究院內有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寺等研究成果,不少著名的作品也在這裏仿製,栩栩如生,不敢想像真實的模樣。由於莫高窟內是不允許拍照,所以在這裏我們可以用仿製品來代替。
蘭州大學 — 絲綢之路講座
蘭州大學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大學行列,是蠻有名的學校。我們在那裏聽了一個關於絲綢之路的講座,由一名很有名的歷史系教授給我們演講(忘了名字)。他引用了他的研究成果,以及中西方的史料,去檢視絲綢之路的起源和發展。由於太累的關係,所以有部分內容沒有聼下去。其中比較深刻的是,他説絲綢之路的概念是源自西方,而且是基於「西方尋找中國」的道路。後來在百度百科上得知,一名德國人叫費迪南·馮·李希霍芬曾在中國做了七次遠征,他用後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寫了一部5卷鴻篇巨著:《中國 — 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正是在1877年出版的 《中國》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並在地圖上進行了標注,這一術語後來被廣泛採納。這條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
教授還分享另外一個小故事,在安史之亂後,陸上絲綢之路近乎被中斷,唐朝無法承擔外國商人和官員留在中國的俸祿,所以請他們返回原國,或是留在中國當唐朝的臣民。結果他們大多擔心回國旅途凶險,所以選擇了後者,教授還笑稱可能我們其中一個就是來自他們的後代。
黃河母親像
這個像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據説象徵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就這麽一個像,其實不值一提的景點。
蘭州牛肉麵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根據導遊說,帶有“清真”的牛肉麵舘是有質素保證的,因爲它們的牛肉要經過“伊斯蘭牛肉麵協會”的認證,牛肉必須健康,安全。牛肉麵館在蘭州遍地開花,在街上隨處可找。在寒冷的冬日裏,能夠欣賞師傅的抻拉,品嘗一碗溫暖的牛肉麵,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敦煌號
Y667為蘭州開往敦煌的旅遊列車。這趟列車的特色之一是充分展現了敦煌文化特色和河西走廊沿線風情。每節車廂展示一個城市景點,每節車廂都能感受濃厚的甘肅文化底蘊。旅客還能欣賞到列車員自編自演的敦煌舞蹈。對比一般的普通列車來講,敦煌號的衛生環境和設備都較好,旅客的行程體驗還算是不錯。
來到敦煌
敦煌二字,別具意義,如東漢應邵注《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編的《元和郡縣圖志》進一步發揮道:“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故此,敦煌,即盛大輝煌之意。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要衝,西域胡商與中原漢族商客在此雲集,從事中原絲綢和瓷器、西域珍寶、北方駝馬與當地糧食的交易。與此同時,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亞和中亞文化不斷傳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這裡彙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人文薈萃,文化粲然。
不過後來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閉鎖嘉峪關,將關西平民遷徙關內,此後二百年敦煌曠無建制,戰亂連年,百姓流離失所,田園漸蕪,敦煌漸漸衰敗,成為”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漠之地了。今天的敦煌市只是一個縣級城市而已。
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它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
關於莫高窟的命名有二說。一説爲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另有一說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繪結合的彩塑內容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泥等。
聼導賞員說,莫高窟給了旅人心靈安慰之處,遙遠的絲綢之路太多未知數,太多人因而喪命。世事變幻莫測,唯有寄託於佛,才能安心上路。千年來人們誠心修佛像,給予無數旅人心靈支撐的力量,令莫高窟成爲敦煌一所特別之處。
鳴沙山
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鳴沙山因而得名。另有一傳説關於此聲音,相傳這裡原是一塊水草豐美的綠洲,漢代一位將軍率領大軍西征,夜間遭敵軍的偷襲,正當兩軍廝殺之際,大風突起,漫天黃沙將兩軍人馬全部埋入沙中,於是這裡就有了鳴沙山。據說,現敦煌鳴沙山的沙鳴,就來自他們拼殺之聲。
冬天的鳴沙山別有一番意境,鳴沙山山峰起伏,柔和的雪兒輕輕把沙面覆蓋著,環山把整個月牙泉懷抱在內,雄偉無比。鳴沙山有道可登,在寒天雪地下,登山之路稍感困難,停了好幾次才能上去。果然,會登淩絕頂,在鳴沙山上,可一覽月牙泉和周邊城鎮,心曠神怡。
月牙泉
月牙泉有沙漠第一泉之稱,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泉水一年四季永不乾竭,就西北降雨量和蒸發量來説,這種現象非常難得。冬天的月牙泉更是一層冰面,光滑亮麗。
雷音寺
一所位近月牙泉的寺廟,但冬天香客稀罕。內有遊人的許願牌。
雅丹地貌 — 魔鬼城
雅丹地貌現泛指乾燥地區一種風蝕地貌,河湖相土狀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地貌組合。
這是真正的一望無際,荒蕪之地透出自由之氣,這裏的確可暢所欲言,爲所欲爲。觀光車帶著我們到各種奇型怪狀的地貌,一個個拍照聖地活現眼前。一個人在草原中可自由奔跑,但一個人在荒蕪之地卻有片刻的寧靜,真正面對孤獨。
漢長城
漢長城是漢代防範匈奴的軍事設備,但經過千百年的風雨剝蝕,敦煌境內的漢長城已經殘破不堪,在遼闊的土原上只剩下一些矮墻。
玉門關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漢代如果國人走出玉門關,就等於出國了,踏入無人看管之地。東漢名將漢班超久在絕域,年老思歸,上書曰:“臣不願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但根蘭州大學教授所説,現在的玉門關和陽關遺址也許不真確,因爲理應在兩山中間,而不是在平原之上。是真是假,無從得知。
嘉峪關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
長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羅棋佈,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並守之勢,形成五裡一燧,十裡一墩,三十裡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體系。嘉峪關內城牆上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等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
嘉峪關修建嚴謹,據説只要一個磚頭因非戰事原因破損,便要整幅重修,而且負責該磚頭的工匠更可能因此受罰,更可能禍及九族,更會追溯到百年之後,所以工匠都不敢怠慢,修建的嘉峪關幾百年來依然屹立不倒。
回到蘭州
最後,我們坐火車回到蘭州,感覺天氣暖了很多。
中山橋
中山橋全部建橋材料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運至蘭州。建橋的工程師是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施工負責人為天津人劉永起。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69名洋工華匠為主,歷時3年建成,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中山橋令蘭州兩岸得以連接,不用再用船渡河,意義重大。橋上可看到緩緩流過的黃河,充滿人文風光。
甘肅博物館
典型的省會博物館,收藏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標本約35萬餘件。
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
陳列館包括序廳、展示廳、茶園演藝廳、古金城民俗一條街等。陳列館展示了非遺專案,如蘭州太平鼓、黃河水車、旱田壓沙技術、蘭州鼓子、永登高高蹺、微縮古建模型蘭州四合院、蘭州剪紙、蘭州刻葫蘆、蘭州泥塑等
蘭州城市規劃展覽館
頗有規模的城市規劃展覽館,相信應該花費不少。總建築面積16460平方米,地上4層,地下1層,建築造型立意為黃河石,使建築與黃河融為一體,呈現出蘭州悠久深遠的黃河文化。
蘭州飲食
在下不是飲食專家,感覺蘭州的飲食以香辣,暖胃爲主,偶有涼菜,肉類以牛和羊爲主。蘭州牛肉麵、釀皮子、漿水面、千層牛肉餅等,都是地地道道的隴上風味。
長大之心,荒涼之地
寫到最後,這次西北之旅讓我有不一樣的體驗,獨處 — 有時候真的是無可奈可的。説實話,我是有些不快的,感覺跟旅伴合不來,或者是心理疲勞,無法再有以前的情懷了。也許,這就叫長大吧,當自己上升到另外一個層次,有更大的目標時,自難停留在一個舊有的領域上。不是我不喜歡我的旅伴,而是志向不同,難以溝通,成爲朋友。感覺事情在不斷重複,然而結果是不會變的,hi-bye friend不如不識,手段不會改變關係的本質 — 合則來,不和則分。人越大,時間越寶貴,只想投資在有利的事情上,人際關係太多不可測算的東西,太用心,或是強迫只會令自己受傷。所以這次,我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也很頹廢渡過這幾天,感覺有點孤獨,但是也很舒服。多了點時間睡覺,多了點時間思考人生,挺不錯的。
在寒冬下,西北的荒涼之氣把人壓抑掉。莫高窟是藝術的洗滌,月牙泉是水的寂靜,雅丹是大地的荒漠,玉門關是故地的滄桑,嘉峪關是雄偉的退變。一趟敦煌號,一夜將旅人帶向古時的邊疆,可惜的是熱情不再,一下車便是寒涼的襲意,欲斷魂魄。旅人雖然坐著同樣的車,在車上談笑風生,只是大家目的不同,轉眼間各散東西,不相往來。或許他日會重遇,記得一聲問好便可,合則來,不和則分,有時候真的是無可奈可的。不過,人生這麽多個中轉站,定會找到適合的人,走出自己的路。
28/12/2018 2:38am 蘭州酒店内
補敘
醒來發現下雪了,聽説通往機場的兩條高速道路給封閉了,我們要提前出發。我趕緊去郵局寄明信片,匆忙吃過早餐,吃了最後一碗蘭州拉麵,便上車了。路上想起這幾天,更以前不一樣,仿佛沒有經歷什麽,人的名字也説不出口,看著車窗外,人們在微雪下徐徐走過,一架架車輛緩緩駛過,這是一個不能提起精神的早上,一切計劃都被打亂了,愜意漸開,浮沉於黑白之間。
到中村機場後,我們一行人便跟導游説再見,他對他家鄉的歷史文化認識真深,感覺他很有閲歷,説話舉止大方得體,頗有風骨,謝謝這幾天的陪伴,為這次旅途增色不少。
(其後我們在再與領隊説再見,有她在,萬事放心好了。這七天,她辛苦了,把我們的行程整理的整整有條。其實,看著他們的身影,他們接過無數的客人,經過無數的離別,他們才是最孤獨的。)
機場是一個中轉站,人聚人散。沒多久飛機便起飛了,這次旅程沒有太大的感受,可能我純粹想在外地歇息,沒有其他的追求。飛機穿過雲層,思緒仿佛混沌起來,旅伴都是沒有名字的,就算有,也就是一個名而已,沒有實質内容的,他們的臉孔越來越陌生了,那盛得慢慢的大腦快用不下了,我相信不日便會將他們刪除,要知道,沒有名字的人,只是隨風消逝的魂魄。現在趁好好的還是把他們記下來吧。
(這個就不公開了,總之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緣再會。)
我發現這次,我總是考慮自己的步伐,明知卻不理他人的步伐了,或許,無可奈可地,在加速前進的同時,錯過了一些生命的美好事情和良緣。大家説要流照合影時,有些人跟我一樣,二話不説就走了,或是稍留片刻,也是走了。這種片段也演練過無數次了,我也習慣了。你説,分離不痛苦嗎?會痛苦的,但程度和原因可以有別,以前可能因爲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現在是後悔下了這樣的決定,事情該如此,不必如此;有人會痛哭,有人會隱隱作痛,心裏不是味兒,一片片的哀傷像慢性毒藥般,總是要迫你寫出來才能解脫。分離之苦是心的騙術,心在提我們要盡可能保存所有東西,不可能抛棄自身之物和情,所以分離便會帶來片刻的痛楚,儘管那東西如無色一般。無色之物,透過心的幻覺,便會成爲有色之情。人總要決絕一點,斬開情絲,可能才有自我。我輕輕一走,這趟旅程也算是圓滿了,不來也不去,從一而起,從一而終。
儘管如此,我還是祝願各位前程似錦,有緣相會。
29/12/2018 1:39am 香港家中
果真,明天一醒來果然白茫茫一片,很多人和事都已經很模糊了,這是無夢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