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人人都是RBG——《大法官金斯伯格》观后感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
正是RGB坚定地、持续不断地发声,使女性权益在美国社会得以不断完善。然而,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如今“反堕胎”法案在美国多州的通过,以及国内频繁爆出的女性被拐卖、被家暴、被污名化,高铁上刚开始售卖的卫生巾,社会新闻中隐形的主要责任主体……这一切都表明世界并没有变得足够好。

作者:Molly

可能很多年轻人,包括我自己,认识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都因其突然爆红的网红身份——#声名狼藉的RBG。然而当我在看完纪录片《RBG》后,才算是真正的认识了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法官。

倾斜的天平

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鲁斯·巴德,父亲是俄国移民,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但夫妻俩相当重视女儿的教育。在鲁斯的回忆中母亲告诉她要永远记住两句话,一是不要让无用的情绪绑住自己,二是不管今后会不会遇到白马王子都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鲁斯一直将这两句话铭记在心,并付诸实践。

在鲁斯年轻时,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女性权益被严重忽视。例如鲁斯入学的康奈尔大学,男女比例是4:1。而哈佛法学院直到50年代才允许女生报考,鲁斯回忆当时全年级500个男生,只有5个女性。作为女性的她在进入学校图书馆时被保安阻拦,仅仅因为她是一名女性。在新生入学欢迎会上,校长问她们,你们作为女性凭什么有资格占据入学名额?

种种“礼遇”都在剥削着女性在社会中的权利,而对当时的美国社会来说却司空见惯。从哈佛法学院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她,在纽约律师事务所却找不到工作。在哈佛同班同学的竭力推荐下,律所老板也不会雇佣,仅仅就因为她是女性。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女性无法承受压力。”RBG这样描述当时的社会风气。这是当时社会的“共识”,也是性别歧视的反映。就像RGB说的,“The gender line helps to keep women not on a pedestal, but in a cage.”这条无形的男女分界线,并非将女性放置于高台,而是将其困于牢笼。

大部分学者认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在20世纪40年代末来临,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争取应得的权利,并上街游行、抗议,而RGB也在学生的鼓励下开设性别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并由此接触到了一系列性别歧视的案件。

纪录片巧妙地选取了RGB在不同人生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有关女性权益与性别歧视案件,为观众呈现其是如何一步一步,犹如织毛衣一样坚实紧密地推动法条的变革,逐步向性别平等的理想现实靠拢。

这些案件包括,关于职场歧视的“弗朗提诉理查森案”、关于鳏夫无法享受社保津贴的“威斯菲尔德诉韦伯格案”,以及她担任大法官后首件女权案件——只允许男性入学的“维吉尼亚军校案”等等。

女权,不只女性

RBG是“先进”的女权主义者,也是热爱歌剧、热爱艺术的发烧戏友,安静内敛的她拥有一个外向开朗的丈夫马蒂,经常被逗得直笑。RBG回忆道,马蒂是当时大学校园里唯一不把自己当作花瓶的男生,他从来不惧怕她的聪明,相反他很欣赏她的聪明与才学。

马蒂从没有认为RGB会把他比下去,而是全力支持她的事业,因为他知道RGB在做一件伟大的事,在做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事情。马蒂在克林顿任总统挑选大法官候选人时,积极联络商界政界好友,为RGB造势游说。RBG坦言,自己确实在克林顿的大法官候选名单上,但不是第一位的,正是马蒂将她推上名单首位。

萨拉·格里姆凯——早期女权主义者曾言,我不求女性能够得到什么特权,我要求的仅是让男人把他们的脚从我们脖子上挪开。

当RBG用缓慢的、冷静的语气一个个字说出这句话时,屏幕前的我感受到,她所进行的女权运动是坚实紧密的、据理力争的,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力图将世界变得更美好。女权运动,从来不只是女性的要求,而应该是全世界人类的诉求。

前文提到一个鳏夫无法领取社保津贴的诉讼案件,正是争取女性权益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纽结。

当时美国社会保险只有寡妇能领取,而鳏夫却无法领取用以抚养孩子。正是这个案件使社会暴露出其在男女权益上的不平等,男女在家庭责任与风险方面应承担相同的责任。这一案件也成为RBG在促成更合理公平的法条改革中不可或缺的案件,让当时的人们看到男性对于养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也应被重视。

也许会有人会认为RBG是理想主义者,也许会有人认为她的女权态度过于和缓。就个人而言,我相信激进女权的力量,也认为有其必要性,但谁都无法否认RBG在上世纪70年代对女性权益的争取和抗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女性。

就像纪录片中RBG的朋友所说的,上街游行不是RBG会做的事。但是,当RBG在被问及“认为大法官性别比多少比较合适”时,她温和地笑着说:“Nine, why not?”

曾经所有大法官都是男性,那么所有大法官都是女性有何不可呢?从这一回答中,我们能感受到RBG对于女权的野心,她拥有非常先进的女权思想,不过是职业给她带来一种缜密的思考方式,令她用一种其所擅长且有效的步调调整着整个法律界,乃至整个美国社会。

尾声

正是RGB坚定地、持续不断地发声,使女性权益在美国社会得以不断完善。然而,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如今“反堕胎”法案在美国多州的通过,以及国内频繁爆出的女性被拐卖、被家暴、被污名化,高铁上刚开始售卖的卫生巾,社会新闻中隐形的主要责任主体……这一切都表明世界并没有变得足够好。

在我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和往常一样在豆瓣上打分标记,却发现纪录片的名字是《女大法官金斯伯格》,这里的“女”字不管从翻译上讲还是意义上讲都很没有必要,就像日常所见的“女司机”、“女学生”、“女乘客”之类,其背后蕴藏的是一种性别议题下的预设。

于是我写了改进意见给豆瓣,工作人员在几天后修改了纪录片名字,去掉了“女”字。当时我想,默默改变世界的感觉真好,哪怕只有一点点。

生活中我所接触的女性、看到的女性都拥有某种强大坚韧的力量,她们有爱心、勇敢、善良,她们说到做到、有责任心,她们常常内省、忙于提升自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女性都可以是RBG,声名狼藉的RBG。

影片记录了RBG传奇精彩而又有迹可循的一生,她的聪明敏锐,她少言却切中要害的发言,从不抱怨的勤恳,铸就了她坚实推进女性权利的法律条纹改革步伐,帮助无数女性获得应得的权利,帮助社会更公平公正。在经历三次与死神的搏斗后,“声名狼藉的RBG”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永远成为无数女性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Kongfu Girls是全网首个专注于服务女性影迷与艺术爱好者的文化社群。基于对当下流行影视作品的批评,我们致力于同女性观众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能抵御银幕歧视、纠正文化偏⻅的评价体系。

我们提供去中心化的讨论平台,组织写作活动和电子读物,以提高女性影人及其作品的可⻅度、提升女性在 评论界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我们鼓励女性发表自己的声音,分享真实的遭遇,在这里找到情感的共同体。我们要让被动的观看转化为主动的创造。我们要让女性与生俱来的勇气成为立场,要让行动与变革的信心诉诸文字。因为,每位女性读者和观众都是改善我们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公众号:Kongfu Girls
微博: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合作邮箱:kongfugirls@163.com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