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山海茉莉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親密育兒不是寵!?The baby book 親密育兒百科閱讀心得(上)

山海茉莉
·
·
當我知道他們第七個孩子是唐氏症、第八個孩子是領養的,實在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真的很愛養育小孩,把一生都投入在親密育兒研究。因此這本著作豪氣干雲叫作"The baby book",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from birth to age two. 親密育兒百科,出生到兩歲你所有需要知道的事。若不是基礎深厚、有十足把握寫出「百科級」權威著作,怎敢如此命名?

如果我只能像新手爸媽推薦一本育兒書,那絕對會是 Dr. Sears " The baby book" 親密育兒百科。

逗逗開開還沒出生之前,我跟許多人一樣,上網瀏覽「百歲派」、「親密派」,也讀了「百歲派」在台灣最暢銷的書——「百歲醫師教我的事(林奐均著)」,不過這本書純碎只是作者帶五個孩子的經驗分享:教你如何鋪個透氣的床、孩子半夜哭鬧不要馬上抱起來、不要吃奶嘴等等......談不上什麼系統;想繼續深入研究,也找不到更多百歲派的書籍。讓我只好轉戰研究親密派XD!!!一般聽到「親密育兒派」,父母們就馬上聯想到小孩要甚麼就給甚麼,接著就是「爸媽會累死」、「小孩會寵壞」等等批判;但很少人真的去看The baby book這本親密育兒派經典。我應該是以前寫論文時養成「文獻回顧」的習慣吧!總想接觸接觸理論始祖的經典書籍,才能一窺整體脈絡。


The baby book 總共有34個章節,天下雜誌分為上下兩本出版(2000)。這麼大部頭的書也難怪讓時間寶貴的新手父母卻步啊!?我是邊聽有聲書(Audible)邊餵奶、吃飯、做運動,也搞了快半年才從頭到尾聽完!不過,實在太有收穫了,甚至有些章節我還重複聽兩次!比起閱讀,聽有聲書像是Dr.Sears的枕邊細語,知識豐富而態度堅定;每每一聽好似醍醐灌頂,能力及化解育兒遭受的挫折、讓我重新充電。雖然書上提到的方法不一定全都管用,但最重要是父母的心被滋潤與肯定;心一定,育兒路上就沒什麼困難的了。

剛開始閱讀時,我興奮地與朋友分享終於找到一本「育兒經典」,朋友不以為然:每個寶寶都不一樣啊,育兒怎麼可能有經典?

沒錯,每個寶寶都不一樣,爸媽只了解自己的孩子,卻不一定能給其他人正確建議。醫生或專家特別接觸大量寶寶,但因為時間過短,又不如爸媽們了解孩子。科學家們頂多歸納出一些假說,卻礙於難以實驗(怎麼可能犧牲一個小孩!?),導致育兒理論缺少科學驗證。不過,身爲頂尖小兒科醫生,Dr. Sears一開始執業就遇到新手父母提出一堆問題:如何哺餵母乳?孩子睡不好要怎麼辦?......沒有一樣在醫學院理學得到。他決心開始研究如何照顧(正常的)嬰兒,觀察前來看診父母中比較熟練、與寶寶關係良好的,向他們請教方法。並從自己第三個孩子起,有系統研究育兒所遇到的問題。歷經長達九年的觀察與學習,綜合上千臨床經驗,加上自己新添三個寶寶,他們從諸多的照顧方式中,挑出適用大部分人與大部分的方法,教給來看診的爸媽,也實際運用在自己的八個孩子身上。這些方法又經過20年的調整學習,成為這本經典百科。


當我知道他們第七個孩子是唐氏症、第八個孩子是領養的,實在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真的很愛養育小孩,把一生都投入在親密育兒研究。因此這本著作豪氣干雲叫作"The baby book",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from birth to age two. 親密育兒百科,出生到兩歲你所有需要知道的事。

若不是基礎深厚、有十足把握寫出「百科級」權威著作,怎敢如此命名?也因為如此,我下定決心要把本書讀(聽)完。P.S. 後來才知道他們還寫了"The breastfeeding book" , "the attachment pareting book", "The birth book".....簡直著作等身,怎麼可能讀的完?


一句話來說:親密育兒就是順從母(父)親天性,藉由與孩子長時間親密接觸,運用直覺立即回應嬰兒的需求,逐漸熟悉自己的孩子,建立獨一無二的親密關係。與其聽一堆專家建議,Dr. Sears想教爸媽如何與自己的寶寶相互適應(Fit),成為自己孩子的專家。這種方式可以幫助爸媽順利育兒、減少疏離與不知所措的時刻。

——照顧孩子最「難」的,其實是那種「我不知道寶寶到底要甚麼」、或是「寶寶就是不懂我的意思」的感覺……(是不是說到新手爸媽心崁兒裡了?)

如何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也許對許多老手爸媽來說是非常自然的事,完全不需要學習。但對新手父母來說完全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因此,Dr. Sears還是提出一些實際的親密育兒方法:

  • 及早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 Birth Bonding
  • 辨識與回應寶寶所發出的訊號 Read and Response to your baby’s cues
  • 哺餵母乳 Breast feeding
  • 把寶寶背在身上 Wear your baby
  • 跟寶寶一起睡 Bed-sharing

這些方法聽起來跟阿嬤提出育兒偏方的沒甚麼兩樣,但Dr. Sear's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用自己的醫學專業,重新詮釋這些傳統育兒法,再加上新興醫學研究驗證,說明為何老方法有效,有點反璞歸真的味道。後面三個其實是幫助前面兩個實現的方式。既然每個父母最終都會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那不如越早建立越好!因此剛出生的寶寶由媽媽照顧是最自然而理想的,Dr. Sears建議一出生就開始bonding,包括產後的肌膚接觸、無時差的母嬰同室、親餵母乳、與嬰兒同睡等,長時間的親密接觸可以刺激荷爾蒙分泌,激發母(父)親天性與直覺,讓照顧嬰兒變得更加自然與輕鬆。想想就像墜入愛河的兩人,一定整天24小時都想要膩在一起,而不會因為身體疲勞而想先暫時分開吧!?

關於這一點,因為實在跟台灣生產現況相距太大——這裡不管是月子中心還是月嫂,都傾向把嬰兒抱去一旁照顧,讓媽媽好好休息,導致大家只要聽到「母嬰同室」都退避三舍。不過以我自己的經驗,即便入住高級月子中心,也不見得能好好休息!?主因產後遭遇劇烈的身心變化,加上每隔四小時要擠一次奶,不可能再有連續6-8小時的睡眠,休息的定義之於新手媽媽來說已經完全改變,在月子中心的房間裡,從螢幕上看著自己的嬰兒,

。想想如果早知道如此,盡早母嬰同室,跟寶寶開始談戀愛……

第二點:辨識與回應寶寶所發出的訊號

這是親密育兒派與百歲派的關鍵爭執點。百歲派認為如果不是生理需求(餓了、尿布濕等),那麼嬰兒一哭不要馬上抱起來,而是用在一旁輕聲細語、拍拍等方式安撫,避免養成壞習慣。……書中提到實驗證明,母親一聽到嬰兒一哭聲時,流到腦部與乳房的血流量都會增加,因此會有強烈衝動想要回應。Dr. Sears鼓勵即時的回應寶寶的訊號,寶寶的第一年只會表達需要,而沒有操控父母這回事。——what he wants is what he needs——我們絕對可以立即回應。這個寶寶發出訊號/媽媽接收並回應的循環,只要多加練習,就會找到正確的對應。之後寶寶還沒哭,媽媽就已經知道他需要甚麼,不需要到放聲大哭的程度,母子之間互動順利,建立起通訊系統(Tune in)。

親密育兒(Attachment parenting )的意義在於藉由親密接觸,建立與寶寶的默契,讓親子關係進入一種和諧的狀態(You and your baby is in harmony)。有了這個默契之後,照顧寶寶起來就會比較順,雖然不一定比較輕鬆,但是可以比較享受。

如果在寶寶出生的前幾個月,你能毫不遲疑地滿足他的需要,你與寶寶之間就打下的良好的溝通基礎。漸漸地,你可以放慢回應的腳步,隨著寶寶學會哭泣以外的語言,學會自己作一些事,他也懂得多等一會兒。就當這是對未來的投資好了;等到寶寶長大了,碰到的問題比吃飽、睡足大得多時,你會很慶幸你們之間有這座溝通橋樑的。

話說逗逗開開剛回家時,月嫂保母也是以百歲派勸戒我們:寶寶一哭不能馬上抱起來,新手媽媽沒經驗,還真的讓寶寶哭了幾個小時,傻傻地對兩個月大的嬰兒說:不哭才抱抱喔~~不過後來發現開開就是要抱著睡才睡得著!!!我才仔細反省:嬰兒一哭父母根本不可能不反應啊!!忍住不抱心裡更難受,如果一抱起來就不哭,難道真的有父母會選擇讓他哭?而有時候他想要的不是抱抱,就算抱起來還是一直哭!?所以其實關鍵不是在「抱」阿。「如何準確地辨識他所發出的訊號」才是一切的關鍵,如果你確認寶寶發出的訊號不是抱抱可以解決,那當然可以不抱。在這一點上,百歲派所說的不抱抱法,顯然不適合用在新生兒身上,適合有各種情緒更大一點孩子。不但如此,百歲派方法還很容易落入憶測錯誤的陷阱,讓寶寶白白費力大哭半天。

讀到這邊,我突然有點開竅!其實親密派真的很像跟寶寶「談戀愛」,朝夕相處、如膠似漆,要不了幾個月,你們就有這種情侶間的默契。寶寶一哭或者都還沒哭,你就知道他想要甚麼。很多媽媽不知道怎麼照顧新生兒,其實是忘記把他們當作人看待,不知道如何透過非語言溝通跟他們「混熟」。親密派不過告訴你一些方法可以很快跟孩子建立默契,也別擔心把寶寶寵壞。等到這種默契建立之後,你會非常了解自己的寶寶,包括生理、心裡的各種狀態。 如果你感覺寶寶已經夠大,有些習慣需要訓練,會讓媽媽寶寶的生活都更舒服,那親密派也是可以接受訓練的。這麼說來,其實親密派是可以囊括百歲派的。

例如逗開進入十個月,晚上睡覺也睡得早,如果是上半夜哭哭,我還是會給奶。如果下半夜偶爾哭哭,我會盡量安撫看看,如果不行再去泡奶,但也把奶量逐漸減少。採用一種親密為體、百歲為用的方式。不再像兩個月時揠苗助長的睡眠訓練,對媽媽寶寶都過於殘忍……。我想真正需要避免的,是不論孩子的需求訊號,一昧執行百歲派的訓練方式,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論在嬰兒還是大一點的孩子,都會搞得兩敗俱傷。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