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 讀懂一本書
3300萬會員、22億次收聽的「樊登讀書」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類似的狀況:
才剛剛讀完一本書,幾天之後就望得一乾二凈?
去書店看到好多感覺很不錯的書,但不知該選哪一本帶回家?
好不容易讀完之後,想要跟周遭朋友分享,卻難以表達清楚?
以上問題相信讀完本書後(或是我的分享),就可以獲得一些方向:)
進入正題~~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在於『講書』,作者認為講書比讀書更能練習思考、真正能將知識融會貫通。想當然當一個講書人是比單純讀書要難的多了,因為當你真正的將一切融會貫通了,才能夠做出對他人有益處的『輸出』。
你將學到:
1. 為什麼講書比讀書更為重要?
2. 講書的5種必備基礎能力。
3. 讀書人的選書原則。
4. 解構一本書的分法。
5. 開口講書前你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項。
講書比讀書更為重要
現代社會資訊龐雜,看似知識隨處可得,實則我們正處在一個比以前更為混亂的時代。這個狀況正好突顯出讀書的重要性,這裡提及的讀書並不是只有指學業,而是包含了任何領域的課外讀物。
讀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而且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訂製化。讀書這行為也是由人主動發起的,主動學習效率是非常高的。
然而,講書又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行為。講書人負責傳道授業,將龐雜的知識經由內煉整理,有意義的輸出給他人。
講書是一種高強度的沈浸式學習,這過程會使自己進入『心流』狀態。為了更能清楚的傳達知識給他人,講書人必須找出書中的重點和意義,我在看本書的時候,也是在做這件事情。
沈浸式學習最大的力量就在於『發自內心的興趣和動機』。沈浸式學習是以『目標』為導向。當人有了目標,就會由被動轉為主動,此時的學習效率最高。
講書不僅能增加新知,也能提升邏輯能力,最重要的是還能幫助他人甚至為自己獲得業外收益。
講書的5種必備能力
- 邏輯思考能力:
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各樣以『歸納法』寫成的書籍;它們會這樣告訴你:李嘉誠是這樣成功的、祖克伯是這樣成功的、賈伯斯是這樣成功的。這些書的作者總會總結出一條『成功公式』,由於之前他們都是這樣成功的,所以你照著做之後也會成功。以上就是歸納法,但這部分你要特別小心,這在邏輯上是站不住腳的。至於要如何提升邏輯能力,作者推薦了一本書『思辨與立場』。 - 大局觀:
再看一本書時,不要拘泥於書中的一字一句,咬文嚼字,而是搞清楚整本書的大框架,一步步的分析整體結構:
a. 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b. 它的使命是什麼?
c. 它是怎麼論證這個使命的?
d. 它提出了哪些假設?
e. 怎麼驗證這些假設?
f. 推理的過程是什麼?
g. 怎麼獲得這些證據?
h. 最後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i. 這個結論對所有人的意義是?
若你能在讀書時整理出以上的架構,那你的閱讀過程將會非常省力。 - 語言能力
主要有三個重要部分:簡潔、幽默和說服力。作者透過自身經歷證明語言能力完全是可以後天訓練出來的,只要透過不斷的練習。
簡潔
用詞精準的能力,能夠清楚地說明一件事情。要能做到這樣,必須對該事情有透徹的理解和體會才行。簡潔的核心在於前面提到的邏輯能力,只需要弄清楚書中的重點,並且能夠清楚的表達出來就行,其餘的不必多說。
幽默
幽默感不需要強求,因人而異。不需要刻意把自己搞得很有趣,不當自己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情。可以練習的是了解幽默的品味,哪些是好的幽默?哪些是壞的幽默?比方說,傷害貶低他人是快的幽默;用自嘲反省的開玩笑,是好的幽默。
說服力
作者推薦了兩個方法,可以訓練語言的表達力和說服力更有力量。第一,看優秀的電影,學習主角說話的方式。另一個方法則是閱讀好的文字作品,向這些作者學習說話的語氣,這些好的文字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 - 同理心
你知道聽眾此時此刻心中真正的想法嗎?你知道他們關心什麼嗎?你知道你講出來的東西會如何影響你的聽眾嗎?
例如當你覺得聽眾此時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時說出一句:『講到這邊,想必大家應該一臉矇逼』。當聽眾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會瞬間舒服,他們知道你理解並且也關心他們。 - 愛
為什麼愛很重要?作者提到他每次都是充滿熱情的講書,他愛他的每一位聽眾,他關心他們,當他知道他的聽眾因為他的內容人生能有一點點轉變的話,他會由衷地感到成就感,有意義。
選書原則
作者提到他的選書原則:TIPS
- T (tools) 工具:能提煉出一套有效方法和工具。
- I (ideas) 新的理念:能提出新的想法、觀念或是發現。
- P (practicability) 實用性:與生活相關,可以應用在生活上。
- S (scientificity) 科學性:須經過科學驗證,也非歸納出的結果。
但是他不會硬性要求書一定要符合以上四點,只要符合任何一點都可以列入參考。另外『建設性』作者認為也很重要,只要符合以下3點之1便是有建設性:
- 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意義
- 使我們產生強烈的動力
- 使我們的生活帶來改變
6種需要理解的知識
學習以下7種知識將有效地提高我們的理解力:
經濟學知識
作者認為經濟學基礎是當代人一定要掌握的能力。若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則讀許多書籍將會感到吃力。作者推薦了一本『超簡單經濟學』,本書的敘述手法淺顯易懂,沒有很多公式,都是一些實際案例還有故事。
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是了解人類行誒的不二法門。它是一門試驗科學,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研究。在作者看來,這具有參考價值,因為它經的起科學的論證。作者推薦了一本『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管理學知識
管理學是一門闡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學科。人類是一種社交動物,無時無刻都需要用到人際關係。如果缺乏了人際技巧,則很容易遇到人際問題。
我們需要學習一些基礎理論,像是如何塑造共同願景、怎麼給人回饋和意見、如何稱讚他人以及緩和他人情緒等等。
作者推薦了『非暴力溝通』、『開口說對話:如何在利害攸關、意見相左或情緒失控的關鍵時刻化險為夷』、『FBI談判協商術』、『可複製領導力』等等書籍。
邏輯學知識
藉由閱讀一些邏輯相關書籍,學習如何去論證、如何有效地提問提問以及發現邏輯漏洞等等。
哲學知識
哲學能為你開眼界、提升知識層次。
人生經驗
在你讀一本書時,若你沒有相關經驗,則很容易會枯燥乏味,沒有感受。
擴展自己的生活界線,漸漸地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局限在哪,知道了之後便能自我突破。
隨著閱歷越來越多之後,你就會發現有更多的突破機會。此時的你,可能會瞬間意識到自己在某件事情上面的想法是多麼的幼稚。
解構一本書
再複雜的書都會有一個結構,只要找到了主脈絡,一切都會漸漸變得清晰。
以下是發覺主脈絡時,會需要思考到的問題:
1. 問自己,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ㄎ
例如『他人的力量』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是什麼?
本書解決的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書中所提供的解決辦法是打造第四層人際關係,想辦法藉助他人的力量。
有些書的脈絡並不是那麼容易發現,不同書籍的主題可能出現在不同的位置。有些書是要在讀完之後,用整體的角度去看,才會發現它的脈絡,例如小說。
2. 了解寫作的背景
雖然這部分並非每本書籍都有,可是他能更好地幫助讀者了解某個領域的概況,如哪些學者做過討論與研究,得出什麼樣的結論等。也間接地突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3. 書中提出的解決方案
工具類型書籍的核心價值,就是結合統計數據、研究成果以及案例等眾多論據,進而得出解決方案。
然而其他像是『蘇東坡傳』這類的書,價值在於故事的過程,告訴讀者此人一生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
4. 書的總結
總結是每本書的精華所在。
作者提到這個主題的意義是什麼?最後我們能得到什麼樣的成果?作者希望帶給我們感受?
例如,你知道了『怕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驅動力量後,對你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改變和意義?
開口講書前的注意事項
以書為中心,別偏離主題
在講書過程中,書的內容為主要的核心,不必要延伸太多自己的東西,以便將作者的內容玩整地傳達給聽眾。
內容再創作
講書不單單只有闡述重點,乒湊起來給大家這樣而已。它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藉由把先前吸收的重點消化,用自己的語言輸出,讓大家更能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以上兩點並沒有矛盾,第一點講的是準確地理解書中的含義,並非說不能加上一些自身經歷。只要不跟書中內容無關就好。
總結
『讀懂一本書』不僅強調了閱讀在現今社會的必要性,也提到了講書的核心。
作者認為讀書是一種反脆弱的學習方式。讀書是一所沒有門檻的學校,它永遠歡迎任何人。
但是,有很多人寧願繳昂貴的學費去學校而不願自己讀書,為什麼呢?
因為學校提供了講書人這個角色。
若你現在感到迷茫,不知道未來方向,不妨靜下心來,大量閱讀。隨著大量閱讀,出口我相信自然就會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