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優秀的途徑
寫作與讀書關係非常大。善於寫作的人首先善於讀書,熱愛讀書。而不善於寫作的人,基本上對書沒有多少興趣。
讀書的最佳年齡是兒童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如果熱愛閱讀,就可以保持一輩子。青少年時期不愛讀書,以後能夠愛上讀書的可能性不大。
每個年齡段都有最適合的事情,錯過了就難以彌補。年輕時沒有把最優秀思想裝進頭腦,思考一定沒有深度,行動一定很盲目,中年就很難得到大智慧。
該播種的年齡要播種,播下最好的思想,才能讓自己的行為有方向,在四十歲以後收穫自己獨特的思想。
會讀書未必會寫作,但是要寫好文章就必須會讀書。
讀書和寫作的共同點都是思考,喜歡讀書和寫作就是喜歡思考,喜歡創造。閱讀是創造,寫作也是創造。寫作能力就是語言文字的創造力。
最優秀的人都在書中,現實中能夠遇到優秀者的可能性很小。愛讀書的人是優秀者,愛寫書的人更是優秀者,閱讀和寫作都是邁向優秀的途徑。
讀書是讀作者,也是藉別人的文字讀自己。寫作是寫自己,通過自己而認識別人。自己寫作的文字也會成為別人的鏡子,成為點燃別人內心智慧的火把。
年輕時,我愛讀書,記憶力很好,但是不愛思考,所以後來的人生遇到很多逆境和坎坷。正是這些磨難讓我深刻地反省,修行,終於在五十歲以後有了一定領悟力。
年輕時確實追求完美,但是卻不知道自己人生的目的和意義,過得非常盲目。頭腦簡單,所以生活好好地懲罰我,讓我承受無盡的痛苦,甚至痛不欲生。
書本固然是老師,但是生活同樣是老師,是比書本更重要的老師。
沒有這些痛苦,我不可能理解任何思想。最深刻的思想就是用最深刻的痛苦換來的。
真正讀懂了書,就可以放下書本,寫作也不用旁徵博引。喜歡咬文嚼字,引經據典,常常是對經典一知半解者。
我們可以自己註解自己,說自己的話,沒有必要藉古人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
知道什麼是不變的東西,就可以靈活多變,永遠不會重複。不敢創新變化,是因為沒有找到本源和歸宿,害怕一變就收不住,犯錯誤。
在道裡面,沒有什麼絕對錯誤。離開了道,才會把對錯分得很清楚。
是非太分明,不懂得模糊和混沌,不敢超越對錯,就是我們最大的錯誤。
我們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沒有大智慧,就是因為執著的東西太多。放下一切非常在意的東西,就可以開悟,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
大智慧是看到整體的能力,也是看到局部細節的能力,它們是同一種能力。
細節與整體緊密聯繫,互相影響。寫作者不注意細節,整篇文章的質量都會受到影響。讀者會對寫作者產生不好印象,也就沒有興趣再閱讀他的文章。
好文章的細節一定是非常講究的。對細節馬馬虎虎,低級瑕疵很多,可能是自己也不喜歡自己的文章。寫作者自己都不認真對待寫作,怎麼可能期望讀者重視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