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接納建築是自己的命運,在行動中獲得信念
👇
本期主播:塗色刷
本期嘉賓:丁字尺
關於嘉賓:
本期緣起:
塗色刷:去年下半年,我偶然看到一位友鄰轉發了丁字尺的文章,講自己作為建築學研究生在新疆農村調研和實踐的故事。作為一個內地城市漢族人,一個人類學的學徒,我對於新疆(遙遠的、被神秘化的、多元的、廣袤的),對於民居(風俗的、頑固的、不容於時代的、美麗的),對於建築(和人有關的、實體的、堅固又脆弱的),充滿了好奇和疑問,甚至到有些膽怯的地步:儘管它們對我來說如此未知,儘管我認為它們非常重要,我卻不知該從何處開始發問。於是姑且默默關注了丁字尺的賬號。後來,從那些日常動態所思所想中,我大膽推測他是樂於向我們這樣懵懵懂懂的“外行好奇心人群”分享自己的思考的,所以就不妨先發問,好在我沒有猜錯。
👇
播/客/提/綱 *本期時長71分鐘*
一、丁字尺如何與建築結緣
「2:22 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學建築?」
- “是建築選擇了我,而非我選擇了建築。”高考結束後陰差陽錯的志願填報,逐漸成為丁字尺欣然接受的命運。
「4:22 可以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在建築這一領域的具體經歷嗎?」
- 本科五年,在懵懂和痛苦中緩慢建立確信
- 碩士時前往新疆,關注民居,嘗試以實踐者的姿態介入宏觀問題
- 碩士畢業後來到上海從業,希望通過具體項目磨練自己
「8:33 從求學到如今的九年裡,有沒有對選擇建築這門學科產生過懷疑和動搖?」
- 纏繞整個求學階段的巨大困惑: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好建築?
- “一定存在好的建築”,通向它的道路永無終點
「11:32 什麼是“好的建築”?」
- 調和理性的指標(造價、實用性)與感性的面向(喚醒“美”的情緒)。
- 在當下時代,滑向實用和審美的極端是輕易的,但好的建築能圓融地盛放人的生活
- 居住者對在建築中生活的判斷非常重要
「15:06 我們在互聯網上看到的主要是你進行實地考察的經歷。你覺得課堂上、書本中的理論知識對你來說有什麼幫助?」
- 讀書時做了很久的理論派,“剛開始做建築時很笨拙”,所以埋首圖書館大量閱讀
- 理論讓丁字尺有足夠強大的知識架構去面對眼前的現象,“有工具可以用” “可以相信理性的力量”
- 但理性是有局限性的,知識是可能遮蔽人的
二、丁字尺與傳統民居
「19:10 你在研究生階段選擇前往新疆,從此前你寫下的一些文字看來,很多人對你的決定有所不解,那麼你當時對這個選擇的憧憬是什麼呢?後來實現了嗎?」
- 帶著“自我放逐”的想法,但在考研複試時即被當地的風土所吸引;後來的三年,感於新疆人的某種樂觀和確信
- 新疆就像丁字尺的“忒拜城”(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的家鄉),向他揭示生活的真相
「23:56 此前你在互聯網上關於建築的分享大多聚焦於在傳統民居調研工作的經歷,對於不太熟悉這個領域的人而言,你會怎麼定義“民居”?」
- 人們為自己修建的居所
- 居住者能否參與塑造非常重要,塑造的過程產生了一切
- 在丁字尺看來,民居就是“好的建築”,是人和生活互動而產生的,“它不是目的,而是發生”
「26:30 現代城市人的住宅樓,也算民居嗎?」
- 丁字尺認為不算,因為居住者不能參與塑造它
- 人和居所的互動很重要,但我們現在的權利很有限
「30:57 從大趨勢看來,城市化和現代化吞沒了大量的傳統民居,你覺得在當下中國,傳統民居還有可能和時代共存嗎?如果不能,你自身是如何消化這一事實的呢?」
- 因為生活狀態的更迭,傳統民居難以和現代社會共存
- 儘管技術進步帶來了很多便利,但城市化生活方式下的現代居所未必能“盛放下美好的生活”
- 作為建築師能看到人在其中面臨的一些痛苦。丁字尺認為目前的居住方式並非終結,還需要探索民居和生活平衡的可能性
- 儘管這種平衡不是短期內能達到的,但他並不過分悲觀,對未來的圖景懷著信念
三、傳統民居在消亡,城市人將如何繼續現代生活?
「37:06 純粹談“美”的話,你認為(宏觀來講)傳統民居比現代建築美嗎?建築學上有比較通行的美學判斷標準嗎? 」
- 傳統民居比現代建築更圓融,擁有內在和諧
- 現代主義發端於希臘古典時代的理性傳統,建立了建築形式美的法則:在完善的理性標準下追求韻律感、尺度與比例的和諧;而傳統民居的建築方式完全依靠傳承,每一代人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生活進行調整(“從生活出發,而不是想要某種烏托邦的圖景”)。古代城鎮也遵從一套建築範式,從而形成了建築風格上的統一。
- 現代建築史中曾經有一些“失敗的嘗試”,但它們代表了人類盡力去探索理性的極限,也是一種寶貴的見證。
- 產於20世紀60年代的粗野主義,它堅守對人類理性的確信,所以表現得有力、方正,但同時也有些粗糙的質感——彷彿在解釋生活的粗糙。是丁字尺喜歡的一種風格,但它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51:30 在中國,過去二十年的極速城市化建設讓大多數聚居點(從特大城市到村莊)的建築都變得面目全非,而人們也似乎對傳統的建築群有自發的懷念:我的證據是,殘存的和仿造的傳統建築群(古鎮、老街等等)幾乎都被打造成了旅遊熱點,人們願意以那些建築為背景拍照留念。但當旅遊結束,他們又要回到相對平凡的城市空間裡去居住生活——你自己既有對民居的深入接觸,也有在大城市生活的經歷,上海的空間景觀曾令你感到沮喪嗎?如果有,你如何消化這種沮喪?」
- 就建築圖景而言,丁字尺的確在上海感到過沮喪
- 但大城市始終是有縫隙的,人們依舊可以獲得一些真實的瞬間
- 志同道合的、一起行動的朋友,使丁字尺很好地消化了這種沮喪
「56:22 最近看到你為《一住一萬年》寫的書評,裡面提到你小時候曾幻想為自己打造居所,這種幻想還保留著嗎?」
- 當然保留,而且這種渴望是丁字尺建築信念的重要來源:只要有這種渴望,就會激勵人從暫時的失衡狀態回歸“中道”。
「57:17 這種理想在鄉下仍有實現的可能,你想過到鄉間長期生活嗎?」
- 有,如果將來能夠獨立執業,希望能在鄉下
- 在吐魯番長期生活,了解真實農村生活的面貌後,他還是對農村生活的“真切”懷有好感
- 城市化的盡頭不是把農村生活消滅掉
四、鄉村民居調研之後
「1:00:05 在對廣西幾百個村落進行民居調研、在新疆農村進行三年的學術研究過程中,你是否時常感覺自己考慮問題的角度、肩負的責任等超出了一名普通的建築師?」
- “把它們看得很重,投射了很多自己的東西”,而投射越多,這些責任變得更沉重
- 目前在嘗試學會放鬆:“真的是把這些東西看得很重嗎?其實是把自己看得過重。”
「1:01:48 通過田野調查獲取的基礎資料,將來會用於研究什麼樣的課題?」
- 當時在新疆做的工作,並不是學術導向的,而是針對一些很現實、很微觀的問題:吐魯番的農村在收縮,那麼小孩到哪裡上學?交通怎麼解決? ……
- “仨老頭(丁字尺的導師們)和一個年輕人轉悠了好幾年”,最終編寫出一套導則交給政府(偏向公共政策)
「1:05:23 不少人談建築時會說這個學科是“技術與人文的交叉”,技術過關應當是成為建築師的必要前提,那麼,把人文考量納入工作是否只是個人興趣選擇?」
- 如果只是把建築當成職業,在現在的建築行業中,確實很多建築無需人文考量。但如果希望建造“好的建築”,那麼必然要對技術、人文和藝術進行調和
👇
下/期/预/告
以上是和丁字尺对谈的上半部分内容,在下半部分,我们会深入他和建筑交互的个人精神世界,聊一聊当前作为建筑师在大都市上海的生活,以及他创作短歌、祷词和童书的尝试。下期再见~
獨立運營的采訪類播客,帶妳探詢生活方式、探討專業知識。 同名微信公眾號、小宇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每周日晚同步更新。 -小宇宙:搜索“ASK100” -Apple Podcast:请输入我们的RSS碼 http://www.ximalaya.com/album/32108013.xml 导入订阅 -喜马拉雅:在播客分区搜索“ASK100” -网易云音乐:在播客分区搜索“ASK100”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