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舒嫚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林獻堂環球遊記:台灣人世界觀首部曲

舒嫚
·


環遊世界是很多人的夢想,在沒有飛機的時代,九十一年前,有「台灣議會之父」,

「台灣第一公民」之稱的林獻堂就帶著兩個兒子進行為期一年的歐美深度之旅。

1927年3月蓄意已久的歐美之行終於要展開,但因騎驢出遊跌傷,以致5月15日才成行,

這時林獻堂47歲。同行的是剛於4月結婚的次子猶龍,以及在英國留學的長子攀龍。

兩位公子隨行,除了陪伴外也充當通譯。

1927年5月從基隆出發,經過香港、新加坡、斯里蘭卡後,再到埃及看金字塔,

接著通過蘇伊士運河從法國馬賽登陸歐洲。

林獻堂漫遊英國、法國、德國、荷蘭、丹麥、比利時、瑞士、西班牙、義大利。

在美國,從東岸的紐約到西岸的舊金山。他在巴黎滯留最久、印象最好。

在旅途中他第一次面對歐美文化時,常做東西方文化主觀性的比較,

並以台灣做為思考、比較的軸心。此行有許多收穫,如一路會見親友,故舊,

如到英國遇到曾來台40年甫回英國的英國長老教傳道局文安姑娘,

在巴黎見到板橋林家林柏壽。其次得以參觀、體驗英國的參、眾兩院,

海德公園的自由論述,對其平民精神印象深刻。

參觀摩納哥時,拿她和印度做比較,説世界上無一民族、無一土地不可獨立,

摩納哥小國寡民卻能自治,印度地大物博人多,

卻因無自治能力而只能做英國的殖民地。

在美國時,他稱道美國立國的精神在平等。東洋人重元旦,西洋人重耶誕。

西洋人重藝術家,東方人反是,西方人愛自由,東方人愛利。

至於民族問題,在瑞士他體會利害相同的異族可以為兄弟,

利害相反縱骨肉可以為仇讎的現實,

在美國他對黑白人的問題、印地安人的問題有深刻的體會,

認為不同民族處於相反的地位,而希望其沒有民族偏見幾希。

1928年5月25日抵達日本橫濱,11月8日回台,前後共378天。

這一趟行程約用掉四、五萬元,林獻堂的夥伴蔡惠如,蔣渭水都勸他省下這筆錢,

做為《台灣民報》辦日刋之用,但他早有歐美之行的決定,堅絶不打消此行,

因為他要親炙歐美異文化,為此行留下紀錄,刊登報刊,做為文化啓蒙的讀本。

一路上林獻堂以日記,遊記的形式紀錄所見所聞,巨細靡遺的探討歐美各地的風俗民情,

同時訴說著台灣在殖民統治下所遭遇到的種種困境,

讓《環球遊記》不僅僅是遊記,更像是林獻堂先生赴西方取經的精華手扎,

從細膩的文字中更可以看出其豐富的情感和幽默的一面。

整本《環球遊記》以文言文寫成,離開學校已久,

久到早已忘記文言文讀來滿難的,很不習慣。


林獻堂環球遊記:台灣人世界觀首部曲

作者:林獻堂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5/1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