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 | 和外国人交流前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对“文化”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发现对“文化”本身进行定义或者描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非常抽象,不易被理解。
但是“文化”却可以影响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并且以那些事物作为载体表现出来。
有些载体是具体的,看得见的,形而下的;有些载体是抽象的,看不见的 ,形而上的。
比如食物可以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服饰可以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也可以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还有节日、观念、审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可以被文化所影响,都可以用来表现文化。
不同的国家有自己不同的独特文化,同时他们也都在尽力向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
美国输出美国的文化,不止有美剧、好莱坞、西餐,也有平等自由民主的思想;日本输出日本的文化,不止有动漫、工匠精神、和食,也有长幼有序的传统礼仪……
估计和大量的高端人才外流相关,中国这几年也强烈意识到了文化输出的重要,开始方方面面强调“中国梦”的文化概念。
国家通过本土文化的建立,来区别外来文化,希望以此营造出国人更强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同时,也希望通过传播本土文化的魅力,向外界吸收更多的人才。
不同的文化之间会有文化隔阂,这种文化隔阂不只是表面上的差异,也包含思想方面的差异。所以很多情况下,不同文化下的人难以互相理解对方。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缓慢过程,是一个群体的生活共识。这个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生活的惯性”,它既可以表现为一种“生活习惯上的惯性”,比如穆斯林每天都要用清水清洗身体,然后祷告;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思想上的惯性”,比如大部分中国人认为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一旦形成文化之后,那便是习惯成自然,在这个群体里生活的人就会接受当下的各种现实,不需要给他们解释缘由,他们也不会再追问为什么。
从审美上来说,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文化会因为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出不同的审美取向。
但是从生命力上来讲,文化却有强弱之别。包容多元的文化会比保守单一的文化有更强的生命力。
单一的文化保守且牢固,不允许新的文化滋生:同性恋是不允许的,奇装异服是不允许的,记得小时候,我在学校里面讲方言都是要被老师摘去小红花的。
保守的文化固然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的纯度,不被其他文化所影响,但是对于新鲜事物的发展却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自身的竞争力。
多元的文化会更加丰富,对待新鲜事物和新鲜的想法会更加包容,甚至是鼓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会吸引越老越多独特的想法在此生根发芽,久而久之,也会萌发出更多新鲜的事物。
如果非要对“文化”和“文化的作用”做一个比喻,大概可以想象成一块平面上散落着很多磁铁。这些磁铁就是文化的主体,有些固定在地面上,有些可以来回移动。
不同的文化逐渐强盛的过程,就是那些“固定”的磁铁源源不断地吸引周围的小磁铁,然后从小变大的过程。(变到最后可能会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普通人很少可以坚守自己特有的“文化”,固定在某个位置上一动不动。大多数普通人作为一个不自知的小磁铁,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被一些文化影响而来回移动。
也许当你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拥有一些无法解释的习惯和观念后,你会发现,那正是“文化”在我们身上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