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s日常隨筆|聽見自己
弄拙成巧
前一篇文章書寫看完《瀑布》這部電影的心情,發布以後才發現這篇文章的標題,其實與過去不太一樣。如果是「日常隨筆」一類,相對應的標籤是Chaos(混亂、混沌不清的意思),而不是Cosmos(有規律的宇宙),其中詳細意涵可以看我來到Matters的第一篇文章。
本來是筆誤,但我不想為了改掉標題而重新發布(除非要參與社區活動)並可能是不太照慣例的發文,導致增加不少「不勞而拍」的嫌疑。所以我維持了這個「錯誤」標題。不過現在想起來,也許這可以是「日常隨筆」這個最大類別的子分類:Cosmos日常隨筆。
這是個弄拙成巧的設定,重新在生活中找到規律的可能,早就在時過境遷以後發現,對我而言不再是只有哲學思考,因此,不再是只有與哲思相關的文章,才能掛上"Cosmos"形容詞。作為一個對哲學研究感到有興趣的人,從來都該避免哲學與生活脫鉤。
有鑑於此,我更不應該只將所有規律、找回生活節奏感的可能性都歸結於哲學,對我來說當然還有藝術、電影與音樂等美麗事物。所以,以後只要是與前面三項題材有關的文章,都會是新的類別:Cosmos日常隨筆。(好吧可能根本沒人在乎這個標題)
壓力
同樣是《瀑布》觀後感一文,本來在點出「鍾導的浪漫」那一段,我要呼應電影,也把自己內心的聲音,經常出現在腦海中的聲音書寫出來。不過,後來發現我的廢話實在太多,多到足以可以直接寫作另外一篇文章。
我並不像電影中的羅品文一樣曾被診斷出「思覺失調症」,但是考慮要不要走學生的輔導中心,或者考慮是不是要去身心科掛號,這些考量其實都閃過腦中好幾次。幸好,我有我所深信不疑的上帝作為拯救。好險我有這份信仰,我的生活才不致失控。
我還記得,印象中第一次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是基督徒,是在高中的歷史課上,當老師講到基督教傳播的歷史時,他好奇地向台下同學發問:在場有同學是基督徒嗎?那時我雖然猶豫了一下,結果不到一秒後,我還是把手舉起來承認了。
老師問我:你覺得擁有這份信仰是什麼樣的感覺?我記得我當時回答的答案跟今天一樣,完全沒有改變,只是今天除了簡要回答老師的那些內容以外,還有更多豐富的生命經驗。至於信仰歷程如何,有空再寫一篇文章吧。
我和老師說:那是一種你知道你永遠不會崩潰的某種保證。老師當時聽了一頭霧水,馬上反問我:甚麼意思?他那個「思」字還沒講出口的,馬上又說:哦哦哦原來你是這個意思呀!你才幾歲就會這樣想呀!高中生活真的壓力這麼大嗎?
我猜想他當下沒有反應過來,確實是因為我的回答,肯定不在他預設的100種回應裡面,也可能是因為,他在發現沒辦法以原先設想的答案回應我時,思緒重新轉回「作為一名老師、大人」的某種思考模式,才能夠理解我的回饋。
再一次聽見自己
這是我上大學後,最先發現到的幾件事情:我身邊的朋友們,他們患有精神疾病的比例,遠比我在高中認知到的人數還多。也許就我感受到的而言,這個數字也許有點浮誇,不過若各位在Matters上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本業是哲學系,應該也就不太意外了。
就我身邊的朋友,與我所知道的人數來統計,這個比例從高中的1%變成了大學的10%
文學院科系的學生確實更容易會有這方面的狀況,他們承擔了太多壓力,聽見太多不屬於自己的聲音、來自他人期待的聲音、不相信自己有那麼好的聲音、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的聲音、來自不希望自己在別人眼裡扣分的聲音、認不得自己到底是誰、是什麼人的聲音…
這些聲音都是是分裂自我的、異化心深處的某種控訴,這些控訴我都有想過好幾次,為擔憂自己在他人的眼光如何,更為弔詭的事情是,面對越親密的人反而越在乎,越容易聽見這種聲音。
我們不再能聽見自己的聲音了,但也許就是如此,鍾導的那兩部電影中,我最深刻的兩句台詞都指向同一件事情。和別人相處到底要有什麼目的嗎?就是來看看你、聊聊天呀。是呀,什麼時候能換我們也這樣對自己說呢?
我們不需要再逼自己「一定要馬上好起來了」而是要「相信自己能夠好起來」,
這兩份心情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的摯友、我的信仰、我所愛的與愛我的人都是這樣子提醒我的,從來沒有甚麼東西,也不會有任何東西是「我們應該要去幹嘛的」,絕對沒有,剩下的惟有我們對自己的信念,如此而已,今天如此,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