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不焦慮的生活:讓孩子的焦慮特質轉化成韌性與人生的力量
曾經,我因為工作壓力大到連續三個月反胃想吐,接著開始心悸、耳鳴到無法入睡。
曾經,我因為孩子的嚴重分離焦慮及對於諸多未知的恐懼而使我日夜無法正常生活。
曾經,我因為朋友的嚴重焦慮症而使我的生活受到嚴重打擾,也連帶影響到其他友人。
「焦慮」這種感受幾乎無所不在,即便我們自認是樂觀的人,也不代表在某個時刻不會感到焦慮,這種情緒在某些重要時刻是能提醒我們遠離危險,但若是這種情緒籠罩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造成影響,那就必須要好好面對與找出對策改善了。
讓我焦慮到去看身心科的工作,我選擇離開。一開始提出辭呈的那一刻,我所有不適症狀通通消失了,我也有感於這神奇的現象,暗自慶幸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也的確有一段時間我真的以為擺脫了焦慮,直到下一份工作的壓力來臨,過往的反胃噁心感又再度重現,心臟撲通撲通狂跳的現象也告訴了我焦慮始終沒有離開,只是一直與我和平共存而已。
作者說焦慮在某些人的身上,是不會結束的,聽起來或許令人感到難過,但事實上焦慮是很普遍的,舉凡分離焦慮、社交恐懼、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這些狀況通常會被診斷為患有焦慮症,尤其對於五歲到四十四歲的女性而言是排行前幾名的疾病負擔。
如同書名所述,面對焦慮我們該做的並不是去治癒它,而是去「練習」如何不焦慮,而不是一昧地用逃避去解決焦慮問題,書中提及逃避行為長期下來只會加重焦慮感,成為無解循環的一部分,所以我們不僅不要避諱去談焦慮的情緒,還要學會能夠去觀察到某些行為及身體不適的症狀正是焦慮的警訊,經由家長及老師共同的理解與配合,才能真正幫助到飽受焦慮困擾的孩子。
當我們希望孩子別被焦慮所困擾,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家長自己要先學會如何面對焦慮,倘若一個家長屬於容易操心緊張的個性,朝夕相處的孩子自然也會感受到父母的情緒而受到影響,舉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當孩子第一次離家上幼兒園,許多家長看著孩子哭著進校園之後也跟著痛哭流涕,甚至還有許多家長想盡辦法觀察孩子在學校上課的狀況,放學回家也不停追問孩子在學校的上課狀況,這些種種焦慮的行為反而使得孩子更不能適應校園生活,所以想要幫助孩子減緩焦慮的第一步是家長要先覺察自己是否有焦慮傾向,而這本書正是帶領我們去了解焦慮如何形成,以及如何透過自身的經驗來協助孩子演練各種能夠控制焦慮的方法。
在了解如何控制焦慮之前,最重要的是孩子要先學會辨識自己的感覺,並且要能夠連結到可能的肇因,我認為這一點要打從孩子一出生就由父母先來做觀察,接著等孩子語言能力慢慢發展成熟,在每一次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要試著去探究出孩子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協助他們說出真正的情緒及原因,如此有助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自我辨識,也可以讓父母比較容易可以預估造成他們焦慮的原因為何?身為一個高敏兒的母親,我覺得這是孩子給予我很好的學習機會,從嬰兒時期總是摸不透孩子情緒的挫敗,到如今已經可以完全掌握孩子情緒的肇因,這都要感謝孩子總是積極表達他的情緒,也讓我在每一次的試錯中得到解答,若您的孩子屬於比較不擅表達情緒的個性,但可就要多費心思邀請孩子一同思考一下關於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抗拒的話,也不要勉強他們,不過作者提醒我們最有效益的時機就是在這次焦慮症發後、到下一次發作前的中間,是陪孩子一起控制焦慮的最佳時機。原因在於當焦慮的當下是無法理性思考的,因為做決策及有語文能力的區域(前額葉皮脂層)正處於當機狀態。
作者在書中提到所有焦慮的孩子都不喜歡變化,所以儘可能透過「社會故事敘述法」降低焦慮感,比如我們盡可能把出門會遇到的所有狀況都先詳細羅列,舉凡搭乘的交通工具、與會人物、目的地⋯⋯等,只要提供的資訊越多就越能讓他們有心理準備,自然也降低了焦慮感。不過,作者在書中提及容易焦慮的孩子在每一次成功忍受了不適感,也就表示增強了他們自身的忍受能力,如此也是在提高心理韌性。我的孩子從小就很容易因為小事而感到挫敗,接著就是崩潰暴怒及爆哭,時常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感到心累,但經過無數次的挫折與挑戰,他也逐漸認知到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會如自己所預期,很多時候都是被自己的想法所困住,經過我們在一旁用輕鬆的口吻告訴他這並非是一件很嚴重且不可挽回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開始自我安慰及喊話,要能達到如此的成效需要長時間的耐心與陪伴,雖然耗盡了精氣神,但能幫助孩子去面對恐懼與疑慮是很值得的一件事,也有助於在往後成長的道路上自我療癒。
現在的家長真的很辛苦,在工作之餘還要照顧孩子,實在很難要求每位家長都能做到注重孩子情緒這件事,但我認為現今的孩子承受了更大的課業壓力,而且因為科技的發達也有了更多的人際問題(網路霸凌),所以再怎麼勞累都不能忽略孩子所發出的情緒訊號,我們不只是要樹立榜樣成為孩子的學習對象,也要對焦慮生理學相當程度的了解,否則我們便很難實際去幫助孩子,因為焦慮時常是突如其來,而且焦慮的想法與感覺是經常與觸發事件脫鉤的。
在這本書中詳盡解構了何謂焦慮,也告訴我們如何教養焦慮兒及控制焦慮的工具,其實我認為最關鍵的就在於我們必須要認知到「想法並不一定等同於事實」這個道理,一旦我們拋開了想法即是真理這件事,很多事情根本無須過度反應與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