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到3D,一整個新世界的發現
「哇呼!已經都演進到這種地步了......」
我一邊不禁讚嘆著,一邊練習實作。
以前,曾經對 3D有興趣過,卻碰上了軟體的操作繁瑣的難題,像是Maya等等的,雖然有想過要去補習,但費用實在貴得驚人,到後來半個放棄,放進心裡頭,轉向Ai跟PS,就這樣過去了幾年。
直到Blender誕生之初,原本是匆匆一瞥,完全沒在意過,就在最近疫情又起,那年學3D的想法又冒出心頭來,在病毒風暴,也許是找工作的轉機?這一篇的留言中,@VC 提到Blender這個軟體,心想難道是命運注定的嗎?
曾看過幾次,也沒怎麼碰過,還以為這個免費的軟體有可能遲早會收掉,連試用的想法都沒有,結果這幾年的發展竟然出人意料,還能不用靠其他收入支撐,僅僅憑著大量的募款資助,就夠後面幾十年的專心投入研發用了。
自從學AutoCad 2D跟3D以來,常用的指令就差不多學完,剩下的是大量練習素材,也就是說,這些都是要把常用的指令練到熟,還需要一些基本數學概念,才能畫出素材該有的樣子來,不得不說,AutoCad,指令真的很簡單,簡單到一個禮拜左右應該可以學完,要再熟練點就是靠後面的大量練習,會把前面指令重覆再重覆。
然後轉往Blender研究,在過程中,發覺到Blender有些地方跟Ai很相似,不過是從2D跳脫出來到3D,所以還必須要考慮到三維的方向,所以有時候在XY平面上,抓個東西還是會飛到某個地方去,還要花點時間抓回來,就是我們初學者需要考量三維的地方所在,更必須還要花些時間去熟悉各種建模指令,也還要知道要在什麼時機之下才能用哪些鍵。
之所以說Blender跟Ai相似的地方,拿個例子來說,建房子的邊柱,在Ai中,只需要把這條線複製,原地貼上,做別的樣式就行了。到了Blender就不是這樣,要先進到編輯模式,因為建模途中,常常會在物件模式跟編輯模式一直切換,那麼進來後,還要再把這個另外獨立成一個物件,所以複製過後再按下P鍵,在裡面選項選Separate,就可以跳脫獨立出去,再做別的花樣,這就比Ai多了一些步驟。
有的時候,在按K鍵(代表Knife)後,拿刀子去切割一道面,應該是要按下Enter才能結束,結果下意識按了空白鍵,才警覺那是動畫的播放按鍵,因為之前大量練習AutoCad的關係,空白鍵在這裏面是代表結束的意思,我自己就把這兩者搞混,覺得真的好笑。
接下來就是要慢慢學習研究材質上色跟骨架,先後有參考過PAPAYA電腦教室的Blender系列教學,不過其中有遇到卡關,後來去購買HaHow的小深藍的Blender課程,才知道都有不同的做法,只要做到同樣的效果,不同的做法也是OK的。
不過Blender還有一些建模技巧還沒學到,看來要花些時間是必要的,否則學不完的。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