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Morven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書】Narconomics《毒家企業》

Morven
·
·
本書榮獲 2016 年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圖書」,作者實地探訪販毒集團(drug cartel)的運作並揭露整個毒品產業的面貌,發現販毒集團可能與我們想像中只依靠暴力脅迫的形象大相逕庭,實際上販毒集團會向各個大型企業學習、像是沃爾瑪、麥當勞以及亞馬遜,還會綜合各種管理方法。作者同時透過經濟學家的觀點剖析政府反毒的方針為何效果不大,最後提供有效的因應策略。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本書榮獲 2016 年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圖書」,作者實地探訪販毒集團(drug cartel)的運作並揭露整個毒品產業的面貌,發現販毒集團可能與我們想像中只依靠暴力脅迫的形象大相逕庭,實際上販毒集團會向各個大型企業學習、像是沃爾瑪、麥當勞以及亞馬遜,還會綜合各種管理方法。作者同時透過經濟學家的觀點剖析政府反毒的方針為何效果不大,最後提供有效的因應策略。


🟥毒品產業鏈與販毒集團的真實樣貌

毒品產業年產值大約是 3,000 億美元,若將此產業比喻為國家,「毒品國」可以擠身全世界前四十大經濟體之列。傳統對於販毒集團的印象可能圍繞著暴力、血腥、街邊陰暗的角落還有偷偷摸摸的暗盤交易等等。

但是事實上販毒集團的樣貌可能比我們想像中來的「親切」。因為販毒集團會面臨到所有企業都會碰到的問題。像是人力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消費習慣改變,甚至也會受到電商興起與政經局勢變化的衝擊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純粹靠暴力脅持的毒品產業很容易就會隨著時間被淘汰,而許多毒品產業更發展出一套經營哲學,利用連鎖加盟制度、離岸發包、競業合作、風險轉嫁、建立買方市場、事業多元化以及注重社會企業責任等等,與大型企業甚至是跨國企業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書所探討的主角雖為販毒集團,但內容不僅針對其販毒的行為,而是全盤的對暴力脅迫、人口走私、擄人勒索等黑道或者是暴力集團所衍生的相關行為做通盤的解析,同時也對於政府該如何因應管制上提出建言。


🟥古柯鹼的生命旅程

古柯鹼(Cocaine,又譯為可卡因)是作者在書中第一個介紹的毒品,藉著實地探訪其產地、到後端的製造以及經銷流程,最後對比各國政府對於毒品的管制措施,分析為何現有的反毒措施往往是事倍功半。

🔷原料與效用

古柯鹼一種常見的毒品,主要具有麻醉與興奮兩種功效。而古柯鹼年產值約九百億美元,其原料大多來自於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哥倫比亞跟祕魯。

古柯(coca)則是古柯鹼的原料,古柯是一種灌木,葉子曬乾後可以提煉古柯鹼,提煉後將其磨成粉狀再用鼻子吸食,或者做成結晶狀的「快克古柯鹼」(crack)來吸食。

在傳統上當地的居民本來就會嚼食古柯葉或者是將其拿來泡茶,據說有驅寒、止饑跟緩和高山症的作用,而且也只有輕微的刺激作用。古柯除了拿來提煉成古柯鹼外,還能夠當作茶葉、牙膏跟其他產品的原料,所以玻利維亞政府並不禁止種植古柯、但是有造冊管理,只是仍有許多古柯流入古柯鹼市場。


🔷價格與產業規模

每當政府破獲販毒集團走私或者是毒品製造地,往往會出現「查獲價值數億的毒品」、「上億毒品在進入市場前被攔截」等等新聞標題,雖然我們可能不太清楚毒品的行情,但是總知道毒品不太便宜,但是在整個生產銷售的環節中,獲利並不是平均的分配在各個節點之上。

以一公斤的古柯鹼從產地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到終端美國洛杉磯的價格變化為例:

350 公斤的古柯葉約為 385 美元、將其提煉成 1 公斤的古柯鹼可以在哥倫比亞賣 800 美元、接著從哥倫比亞出口時可賣 2,200、運到美國後飆升為 14,500、轉往中間經銷商後可賣 19,500、最後街頭毒販會以 78,000 的價格販賣給消費者。若加上每經過一關都會被稀釋(摻水/摻假),矯正後推估實售價為 122,000 美元。這種加價的幅度與零售業加價 10 ~ 100 % 相比令人咋舌。


🔷產銷獲利結構

傳統上商品的製造不外乎是從「原料→開採→加工→配送」四個循環所組成,而毒品與其他商品的特殊性在於,幾乎所有環節都位於違法的管制區,所以為了要突破政府的查緝,每通過一個節點都根據其風險與成本,而將價格向上加數個量級。

而位於生產鏈源頭的古柯農,反倒是整個毒品產業鏈下被壓榨也最弱勢的那一群,而原料端又是許多政府打擊毒品產業的重點,像是派員警到各處巡邏可能種植古柯的農園、或者是派飛機大面積的噴灑除草劑等等。

事實上毒品產業鏈中關鍵的毒販會將成本轉嫁或者是強迫農民吸收,因為整個毒品產業鏈的加值處幾乎都在於加工與走私,所以政府著重在原料端的打擊往往成效不彰,即便原料貴個幾成,也幾乎無損終端的銷售價格,因為原料本身就不是毒品成本結構中的關鍵,就像對於藝術品而言,顏料在成本結構中可說是可有可無,毒品也一樣


🟥販毒集團的經營哲學

販毒集團的經營可能比我們想像中來的專業,甚至有可以讓人學習取經之處。

🔷建立買方市場

沃爾瑪(Walmart)是美國一家跨國的零售業者,以提供優惠的價格與大量的品項聞名。當沃爾瑪成為大宗的買家後,就能夠隨意的對供應商開價,因為供應商找不到其他的買家、只好任其剝削,這也是為什麼沃爾瑪總是能提供這麼低廉的價格。對於供應商而言、沃爾瑪的存在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者是因為只有沃爾瑪能夠採購這麼大的量、恨者則是沃爾瑪經常將價格砍到見骨。

這種特性就是所謂的買方市場,以供需來說因為只有沃爾瑪有條件採購這麼大的量、所以在議價上就非常有條件與空間,甚至佔有絕對的話語權,反正除了我之外你也找不到其他買家。

販毒集團也類似,對於主要種植古柯的農民來說,販毒集團就是單一買家,因為販賣古柯非法,加上每個區域通常由一個販毒集團控制。所以即使各國政府努力根除古柯園,在農民必須提高成本種植的情況下,批發價卻沒有太大的變動。

換句話說只有農民在承受衝擊,而非販毒集團。哥倫比亞種植古柯的農民平均一天賺兩塊美元,而毒梟總額富甲一方。

其實養豬、種番茄或者是養家禽都比種植古柯好賺,但是這些農民都沒有資本,所以歐洲便改變單純根除古柯的政策,而是輔導並提供資本給這些農民。


🔷事業多元化

對於企業而言,經營的業務若過於單一便容易暴露在風險之下。若能夠將本業所累積的專業能力應用在其他的領域上、或者是異業合作,便能夠極大化獲利並且也能夠分散風險

對於販毒集團而言,無論是國家政策改變(如大麻合法化),或者是加強查緝力道等等,都會衝擊到其本業:販毒。而販毒集團在經營其業務時所累積的「專業能力」不外乎是暴力脅迫以及行賄

基於這兩項職能,讓販毒集團也開始經營人口走私、維持企業暗盤協議等等多元化的業務,當集團業務愈廣泛、除了能增加收入的多元性之外、也更讓其更有韌性。


🔷注重社會企業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簡稱為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近代許多大型企業將其納為企業精神的一種指標。簡單來說,就是期望企業能夠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在賺錢營利之餘還能夠回饋鄉里。這種行為與我們印象中的販毒集團好像完全扯不上邊,不過這卻是許多販毒集團或是黑道開始注重的領域。

而販毒集團之所以開始注重 CSR,絕對不是因為其良心發現想要回饋民眾,主因是要取得民眾的支持與認同,如此便能夠降低其檢舉的可能,甚至會協助隱匿販毒集團的蹤跡跟作為,讓販毒集團能夠更輕易的經營生意。

在許多開發中國家中,有不少黑道或者是販毒集團與該國政府相比、販毒集團反而更得民心。在許多政府失能所未能提供公共服務的領域、反而是由販毒集團接下這個擔子。像是固定提供給偏遠地區的長輩津貼,出錢造橋鋪路,維持公共秩序等等。在政府失能愈嚴重的國家、這些黑道反而成為該國民眾支持的對象。


🔷大行離岸委外發包

當本地勞動力成本提升加上運輸成本下降,將工廠轉移至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便成為許多企業的選擇,因為即便加上運費、人力成本的大幅下降對企業來說總成本仍是降低。

而販毒集團也能夠如法炮製,對比於已開發國家的法律較為嚴謹、執法人員也難以賄賂,將生產基地外包或者是委外到法律相對寬鬆的國家,對於販毒集團的成本來說能夠有效地降低。再加上製造與配送中所需要的賄賂、製造成本以及雇用殺手等費用,總是有能夠提供更低勞動成本的國家可以選擇,這種跨境的生產模式儼然有跨國企業的味道,也增加政府查緝毒品的困難度。


🟥如何有效的打擊毒品

根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投入 1,000 億美元打擊毒品交易,光是美國政府就花了 200 億之多,但是成效卻往往差強人意,本書作者透過實地的考察與分析,提出數點建言與方向。

🔷從消費端做管制

各國政府通常想從源頭、也就是供應端著手打擊毒品,想著只要沒有製作毒品的原料、自然就不會有毒品產生,或者是想辦法增加願料取得的難度以推升其價格,在售價過高的情況下自然會降低需求。

但前面提到整個毒品產業鏈最弱勢也最被剝削的一群人反倒是原料的種植者,而且即便原料價格上升,也幾乎不會影響到終端售價,因為販毒集團會逼迫農民吸收成本、整個產業中價值增幅最大的區間並不在原料與製造端。

而這群農民通常不是想靠種植毒品原料致富、而是因為沒有其他的選擇。許多人想要轉而種植番茄或者是其他經濟作物、卻往往苦於沒有資本、或者是國家經商環境惡劣,所以幾番嘗試後只能走回老路。

若能夠有效的從消費端做管制,在需求降低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毒品價格自然下降、直到其獲利不如投入的成本以及所需要承擔的風險,毒品產業鏈便不攻自破。


🔷毒品合法化

毒品合法化是許多國家研擬的方向,乍聽會覺得毒品合法化不就代表世界大亂,因為每個人都能夠買到毒品。不過實務上當然沒有這麼單純,所謂的毒品合法化也通常專指幾項沒有太高危險性的毒品:像是大麻。撇除吸食大麻所造成的致幻狀態、進而執行相關危險行為所造成的傷害、像是吸食完大麻後開車造成車禍,吸食大麻本身即使過量也不會致命。

而毒品合法化最大的目的就是「納管」,當毒品能夠被攤在陽光底下檢視,才有機會讓政府列入管制。如同食品要求其標示成分、作用,有效日期等等。毒品因為涉及非法,交易雙方的資訊往往不夠透明,消費者怕買到假貨、販售者則擔心對方是警察。若將毒品的交易合法化,除了能夠達到規模經濟的好處外,也能夠讓生產過程中更透明、也更能夠被檢驗。

毒品就其本質上其實不太可能被「消滅」,即使現有的毒品被破解禁止,總是還有其他配方會被研究出來、防不勝防。當我們將目的放在消滅毒品、這個目標本身就不可能實現,換個角度想,我們的目的其實並非一定是要消滅毒品,而是要其受控,而合法化就是將其納管以作為管理的手段。


🔷預防重於治療

作者指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面臨預算緊縮時,第一個削減預算的領域往往是教育以及更生人的再造計畫,對比於查緝與執法的預算往往不會被犧牲。

直觀來說納稅人應該很樂見這種調整,因為自己的納稅錢為什麼還要花在那些作奸犯科的人身上,納稅人寧願將預算花在執法人員身上、為其添購更精良的裝備或者是補充更多的人力、以維護社會的安全,但事實上經濟學指出如此的效益反而最差。

「預防重於治療」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書中許多案例皆指出將資源投入於早期而且低廉的預防措施,便足以取得巨大的成效,而不是花大錢去做後期的矯正與治療。

前面提到許多人之所以種植毒品原料或者是投入毒品產業,很多時候是因為其沒有選擇,若國內就業環境良好、教育制度完善,又會有多少人願意走這條路?


🟥小結

本書探討了販毒集團以及其他暴力集團的經營方式,經過實地探訪,發現這些組織的真實面貌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不同。書中提到一個觀點很值得思考:

黑道收保護費跟政府收稅做事,在模式上其實很類似,部分研究指出政府跟黑道若有健康的競爭關係,為民眾來說反而是利多,因為雙方會盡力做事以謀取民眾的支持。像是稅收太高政府又不做事、民眾就會轉向支持黑幫;反之亦然。販毒集團或者是黑道有時候反而獲得民眾支持,在開發程度落後的地方尤其如此,因為政府失能的更明顯。

而書中對於販毒集團以及其產業鏈的運作方式有著詳盡的敘述,對於有意反毒的政府來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事前的了解絕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原文好讀版:Morven's Bookshelves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