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麵?不包麵?南北不同的潤餅
猶記得還在跟先生交往時,春節連假跑來台南,第一次看到桌上擺的菜色,婆婆說清明要吃潤餅,身為北部人的我滿頭問號。當時,他們叫我先吃,我看著桌上擺的麵不明所以,所以我包了菜,麵條一動都沒動。直到他們看到我包了很小條,才說怎麼沒放麵呢?我嚇一跳說,「為什麼要放麵?」他們說,「不放麵這樣怎麼吃得飽?」畢竟他們當時沒有什麼認識北部人,還說你們清明怎麼不包潤餅?所以大概覺得我才莫名其妙。
我娘家以前包的潤餅都是在12月尾牙時吃的,會同時吃潤餅跟刈包,我查詢網路上的資訊,「尾牙吃刈包,錢財滿錢包」,刈包的外型就像錢包塞滿財寶,象徵發財。 再加上春捲,就有「發財富潤」的寓意。而我家的春捲一定會放上甜辣醬,封口還特別是用美乃滋(我不確定外面是否也是),同時高麗菜是主角,會放咖哩粉,加上香菜根其他配料等等,葷食的話一定會有紅糟肉,有時候蛋絲會用蛋酥代替,不會包麵條。口感鹹甜鹹甜,口味上比較重也比較濕潤。
自此之後,每到清明就是吃潤餅的時節。查詢網路資料:唐朝有吃「春餅」的習俗,把春季的食材包到餅皮裡,象徵春天來臨,據說可以去除五臟六腑的溼氣,帶來活力。另外一說是在太平天國戰亂時期,當時人民因為沒空準備祭品來祭祖,就把食物捲進麵皮裡方便攜帶,之後傳到閩南,就漸漸演變成現代人隨時都可吃的「潤餅」。一開始我不太習慣南部清爽的口味,調味料就只有花生粉+糖粉,因婆家不喜歡吃太甜,所以花生粉跟糖粉的調配是剛剛好的。婆家的麵條都是用關廟麵燙過代替油麵,所以我想大概是婆家不吃油麵的關係。後來吃著吃著也習慣了。以下照片是完整版本,有關廟麵、皇帝豆、香菇炒大黃瓜絲、豆干、高麗菜、酸菜、芹菜、菇類、蛋絲、素火腿、豆芽菜。材料上跟北部的比起來,除了多了麵條,大概多了皇帝豆、大黃瓜絲,剩下的我覺得差不多都是各自調配自己喜歡的材料。
我搬來台南之後,也好奇除了婆家的口味,外面的素食潤餅包什麼(以前來台南都是來去匆匆也不太外食),今年特地買了兩家。一家有包麵,一家沒有,有包麵條的是包油麵,我覺得口味上滿搭的,也比較軟,外面的口味上會比較重一點點,例如酸菜跟糖粉之類的會放比較多,其中有一家也會用爐子煎過,店家告訴我們是這樣封口比較密合。
以上就是素食版的台南潤餅版本。前幾天想著想著,跟自己的娘親說好久沒有吃北部的潤餅了,娘親自然說要去準備給我吃,等待下次回台北的時刻。想想自己的小孩從小在南北兩邊跑,可以吃到不同地區的食物也是很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