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B迫害索忍尼辛的嘗試

厭然別居
·
·
IPFS
·

赫魯雪夫下台後,蘇聯宣傳機器和鎮壓機器開足馬力攻擊索忍尼辛。大作家不退縮,反而向政府施壓,要求出版他的著作、允許他跟西方同行聯繫。1960年代末的KGB仍然認為可以“從道德上摧毀”索忍尼辛,開始散布關於他的讕言。

國安部門針對三種類型的公民使用三種話術:告訴思想開放的人索忍尼辛“當過蓋世太保”,告訴鄉土派作家索忍尼辛本姓“索忍尼采”,又告訴不關心政治的人索忍尼辛“患精神分裂症”。

但“抹黑行動”並未達到預期效果,索忍尼辛的聲望在社會各界與日俱增。另外,KGB懷疑這位作家身邊正在形成反蘇組織。因寫書誹謗持不同政見者而名聲不佳的親政府學者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雅科夫列夫(譯註:炮兵元帥尼古拉·雅科夫列夫之子,傳聞1952年投奔美國大使館無果)回憶說,他有一次跟KGB主席安德洛波夫談話,後者遺憾表示“我們放任索忍尼辛建立強大的反蘇陣線”。

安德洛波夫相信這個“反蘇陣線”由“弗拉索夫分子、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希特勒殘渣餘孽和刑滿釋放人員組成,總數幾萬甚或十幾萬”。這股力量是KGB的心腹大患,因為他們是當時真正能夠威脅到蘇聯的力量。那些自由派知識分子不足為慮,國安部門在1960年代末已經學會對付他們——或者隔絕孤立,或者施恩邀買(吸收進體制內)。

至於索忍尼辛是否計劃建立這樣的組織,今天還說不清。但有一點是明確的:KGB轉而認為解決“索忍尼辛問題”的唯一方案是殺掉他。

1971年夏天索忍尼辛到俄羅斯南部進行懷舊之旅,突發嚴重皮膚病。二十年後他才得知,當時造成大面積皮損的原因不是什麼過敏,而是蓖麻毒素——1992年原羅斯托夫州KGB分局退休中校鮑里斯·伊萬諾夫承認他參與了秘密毒殺索忍尼辛的行動。他介紹說:從莫斯科抵達新切爾卡斯克的“上級”連同幾名當地特務在食品店接近“行動目標”,順利注射蓖麻毒素。索忍尼辛年輕時曾戰勝癌症,這幅好身板也扛過了此次中毒。

1992年晚些時候,國安機關答覆《機密報》關於暗殺索忍尼辛事件的書面問詢,稱:

“А.И.索忍尼辛(代號‘蜘蛛’)不在業務登記冊上,涉及他的105卷檔案已於1990年6月3日銷毀,因為該案已無現實意義,不具備業務價值和歷史價值”。

大作家中毒倖存,帶病給安德洛波夫主席寫公開信。但信的內容不是聲討這次未遂暗殺(他當時尚不了解真相),而是一隊便衣特務在他位於納羅-福明斯基地區聖誕村的鄉下小屋毆打、拘留他的工程師朋友亞歷山大·戈爾洛夫。

戈爾洛夫先被多人群毆,又受威脅要他簽字保證閉嘴。戈爾洛夫拒絕了。這事發生在1971年8月12日,索忍尼辛得知後大怒,因為當初是他邀請戈爾洛夫去小屋短住的。很快公開信被西方電台廣而告之:“部長公民(安德洛波夫),我要求你公開全部襲擊者的姓名,對他們進行刑事處罰並向全社會解釋。否則我只能認為你是幕後主謀”。

KGB試圖掩蓋真相洗清自己,聲稱是一隊警察跑到別人鄉村小屋搞搶劫。安德洛波夫報告蘇共中央:“將對索忍尼辛聲明,所謂KGB參與此事是他本人的臆想,整件事純屬刑事犯罪。為了消除對我們的不利後果,我們建議指示蘇聯內務部承認‘警察搶劫’的說法”。

時任內務部長曉洛科夫火冒三丈:居然想把“葉若夫-貝利亞式”的骯髒政治案件甩給警員背黑鍋?說不定安德洛波夫和曉洛科夫之間的矛盾就是從此埋下的種子。不管怎樣,曉洛科夫終究救過索忍尼辛的命,比如1971年冬-1972年春有人在茹科夫卡警告索忍尼辛務必提防致命車禍,這位“善人”正是曉洛科夫部長的女兒伊琳娜。

1971年秋曉洛科夫親自給蘇共中央秘書處打報告,反對KGB行事手段。曉洛科夫認為索忍尼辛很有才華,不該遠遠推開。與其追蹤迫害,不如施以“懷柔手段”:在蘇聯出版他的作品,那麼西方對他的興趣就會降低。內務部長甚至建議“抓緊時間為索忍尼辛提供莫斯科市內住所,登記戶口”,給他列寧獎,給他發錢,讓他平生頭一回活得“像個人樣”。曉洛科夫認為索忍尼辛不僅虛榮心重,而且貪財,每月2000-3000盧布足矣收買。萬一這樣還不“馴服”,就把他送出國,但絕不可以流放或監禁,否則會跟西方鬧僵。

有點出乎意料,布里茲涅夫贊成曉洛科夫意見——當時蘇聯正在對美搞“緩和”,用不著為個作家被國際社會視為“史達林二世”。

安德洛波夫當然不會輕易罷休,但也不再考慮“肉體消滅”,重新開始“道德摧毀”。1973年8月4日索忍尼辛的打字員之一、退休老太太葉卡捷琳娜·沃羅尼揚斯卡婭在列寧格勒被捕,扛不住120小時連續審訊,供出《古拉格群島》手稿副本的位置。8月9號她獲釋回家,推測23號18點上吊“自殺”,索忍尼辛的照片立在屋內,周圍擺滿蠟燭。KGB對外宣稱沃羅尼揚斯卡婭“留下遺書”怪罪索忍尼辛連累自己,但索忍尼辛堅信是KGB殺人滅口,9月2日決定在西方印刷出版《古拉格群島》。

再後來政治局討論驅逐索忍尼辛事宜,只有布里茲涅夫、曉洛科夫和安德洛波夫贊同(安德洛波夫提議驅逐到伊拉克或黎巴嫩),其他委員都建議直接監禁,或作為最後手段流放北方寒地(柯西金提出流放到上揚斯克)。最終討論的結果,決定驅逐索忍尼辛到聯邦德國(維利·勃蘭特總理發出邀請),又從那裡去的瑞士。

索忍尼辛僑居瑞士期間,安德洛波夫在他身邊編織密實情報網,打算利用作家的名望發動訊息戰:賄賂西方媒體、培養傳聲筒等。這些情況本文就不展開談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厭然別居欲覽更多內容,請至我的博客:https://sanlier.blog 此處只做備份之用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朝鮮間諜兵工廠竊密案

僑居四方的烏克蘭人

三個人一桿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