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观影散记
《石门》实在是一部很慢的电影。和《路边野餐》那种虚实相间,偶有跳跃的「慢」不同,《石门》是流水账式的慢,事无巨细地慢。电影前进的动力似乎就是时间本身,而不是戏剧冲突的逻辑。而这个时间本身,又叠加了一层女孩的身孕。观众被置于女孩的身体变化中,看着种种疼痛和不适,从一开始的乳房胀痛,到腹痛,到大腹便便后的不知以何种姿势入睡。这些自然的身体的变化节奏掌控着电影的戏剧进展速度。不过,电影暗中用十月怀胎的节奏来推动一部主题是女性生殖的电影,或许可称得上巧妙。但个人还是不太喜欢流水账式的观影体验。对我来说,注意力需要有主次结构,需要有点「格式塔」的模式来把感官碎片组合成能认知的整体。
电影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对于一个有些社会经验的中国人来说,即便没有经历或者看到过类似的剧情,也会觉得「嗯,这是可能发生的,并且发生了可能就是这个样子」。在这种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种强大的「生活意志」和道德上的「混沌感」。「生活意志」是说,人们在遇到生活的变故之后,不会陷入消沉,而是会以一种很蛮荒,很乱来的方式应对。类似「生一个孩子来抵债」这种事情,随便想想就头大;其中的伦理,法律,实践问题多如牛毛。如果想象一种很正规的,理性的,商务谈判式的解法,这笔「买卖」很难做成。但,现实中就是可以。仅仅基于口头约定,就执行「生孩子抵债」这样的方案,恐怕恰恰就是现实社会中广泛的实践。这里面的「乱来」程度,和现在都市中产中对于婚育的恐慌,谨慎,成本得失算计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混沌感」体现在这一段剧情:女主一开始决定把和男友未婚怀孕的孩子生下来抵债,需要瞒着男友,因此她谎称孩子已经打掉了,自己也因为心情不好需要休学。电影没有详细交代,但看上去他们就是分手了。但电影最后,男友和挺着大肚子的她又在雨中长沙漫步。至此,电影仍然没有交代,这对情侣是否处于分手状态,为什么又突然出现,出现之后男生对女友肚子已经大了,而且打算用孩子抵债,是什么反应。影片强调的反而是,在略显压抑的绵绵细雨的长沙街头,女孩执意要把当时男生给的堕胎费还给他,似乎在划清界限,而男生坚持不要。除此之外,就不太看得到任何有棱有角的道德行动 。在沉重的现实逻辑之下,人们很少在原则问题上义愤填膺,良心不安。反倒是在非常枝节的地方(打胎费要不要还)支棱起来。
这种混沌的真实,在电影结尾处达到高潮。女孩对于自己刚产下的婴儿的哭声无动于衷,很不耐烦。她被自己身体的疼痛和不适包裹着,而这个一开始就注定不属于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引起她额外的关注。最后,她将婴儿独自留在车上,电影也在啼哭声中结束。这种冷漠其实贯穿全片。类似「舍不得」「不忍心」这样的话,都是女孩的母亲说的。但也恰恰是这个母亲因为医疗事故欠债,并默许或者怂恿自己的女儿「卖儿」还债。这让人怀疑母亲的这些话,究竟是真的关心女儿,还是更多为一种高明的商业谈判策略,用以确保这单「生意」能做成。而女儿本身对小孩的态度从来是功利的,她更多被身体的不适感包围着,全片中她一直在捶打,揉捏自己的乳房,腹部,和自己的身体对抗。她也很理性地安排着生完孩子后的生活,准备重新上英语班。中产阶级习惯的细腻情感并没有出现,「生活意志」主导着一切:「日子总要过下去」。
影片中的人物总体上呈现一种散乱的,干瘪的,压抑,面目模糊的气质。很少有让人特别高兴的事情,很少有洗涤人心的力量。生活就是一天一天的「过日子」。具体到镜头语言上,几乎都是中远景,也即是我们看周围的亲戚,朋友,陌生人的距离。这的确就是普通中国人生活的总体表象。但与之相反的各路力量,则被导演有意识地呈现着。例如女孩家的小诊所,总是笼罩在暧昧的,色情发廊式的红绿两色灯光中(在我的印象中,长沙的确是总体笼罩在一层塑料感的彩色灯光中)。这不是「魔幻现实」,更像是无法被现实逻辑掌控的怪异凸起。而对于生活在诊所的人来说,这些细节恐怕毫不重要。又例如,传销组织式的场合,中年人们满面红光演讲,其中的戏剧性和日常生活的「过日子」刚好相反。又例如,导演刻意给足镜头时间的,女孩的母亲为其胀痛的乳房按摩。那少女的饱满乳房,和女孩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气虚」感,「干瘪」感形成鲜明对比。而直到很后期,女主快要临盆,导演才终于给了女孩一个面部特写,观众才得以仔细端详女主年轻的面孔。此时,生育的能量也快要达到高潮,接近最后的释放。
总的来说,《石门》是一部关于中国普通女性的生殖黑市的虚构的纪录片,在任何意义上都很离奇和乱来的情节,被现实逻辑几乎完美地包裹住。不过,我虽然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总是期待一些超越性。《石门》更像是一个民族志式的切片,并未没有超越现实;现实只是如水般包裹我们,被电影心平气和地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