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小丑的故事

文倩
·
·
IPFS
·
讀《小丑歲月》和《家有小丑》有感

此篇是內地一位「米海杉」朋友的文章,代為發表:

看到征文主題,很想去看小丑演出,可是一時沒有,於是讀了兩篇與小丑有

關的故事。

蔣一談的短篇科幻《小丑歲月》和秦文君的兒童文學《家有小丑》

《小丑歲月》講述了核大戰爆發前,富人都去了月球,戰後,窮人和機器人

躲在防輻射的避難所。小丑認為他的天職就是為窮人表演、為困苦中的人帶去歡

樂,所以,他選擇不登上接收難民的飛船,留在廢墟中表演節目。

故事中有一處情節令我感到震撼。根據機器人三定律,機器人是不會殺人的

但是它們接收了過量輻射,芯片損壞了,開始失控、殺人。人們處決、拆解了一

個殺人機器人,另一個開始瘋癲的機器人看到殘骸,開始極端仇視人類,被愛人

類的機器人泰坦處決了。泰坦很擔心自己會殺人,小丑決定陪伴它。

《小丑歲月》對仇恨、愛、戰爭、難民的描寫就是真實世界的寫照,短短的

故事,像一個小鏡子,從中看到人類的縮影。

《家有小丑》寫了一個男孩子的父母離異,爸爸有了新的家庭,他短暫地離

開媽媽,在新家中生活的故事。他為自己起名叫做小丑,但是,家庭成員的關愛

還是讓這個叛逆的少年不斷成長。是很溫暖的故事,每個角色都讓我覺得,孩子、

大人就是這樣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家人、朋友總會獻出溫暖的關愛

作者郵箱:mipeichao@gmail.com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文倩世界公民,出生福建,台港成長; 5年香港立法會議員助理 2021年大涼山支教教師(NGO);2022年環球旅行&旅居 2023年海南島Ted演講者; Freelancer數字遊牧,社群運營 公眾號:應無所住2020 疫情三年,一個女生的全球生活漫遊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八年前的西藏天路火車vs當下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玩轉俄國遠東海參崴、堪察加、庫頁島等

6.1 我在貝加爾湖當地通勤火車精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