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6-1島
在我的想像中,島,原本並不是島,它是與陸地相連的一部分,其山脈相接,水道相通,飛禽走獸及游魚往來頻繁,植物種子飄散游移。自然的洪荒之力不知以何種速率將其與大陸切斷,它便漸漸遷至汪洋之中。經久之後,島上鳥語花香,自成一世界。古往今來,總有人從某片大陸出發,跳上一船,航向大海深處,期待視線裡出現另一片大陸,至少,也有一島嶼吧。
某天查旅遊行程的時候分了神,滑鼠在谷歌地圖上漫無目的地游移,從一塊大陸到另一塊大陸。在一片藍色的汪洋大海之中,突然眼前一亮,發現一個白色的HI,這是什麼可愛的來自大海的問候啊!放大來看,才出現一塊島嶼的形狀,原來是夏威夷島的英文簡稱。
島就是這樣,常常在地圖上被野蠻地縮小後消失,但如果細心地放大之後,就會在一片汪洋之中,找到那一聲問候,連同它的形狀,大小,有個粗略的印象。以孩童的視角,這樣的尋獲,往往比認識某片大陸更有趣,更激發好奇心。但幻想終究是幻想,唯有真正落地之後,感官才能跟著統統落地。
我生於大陸,在台灣島上住了十年,以至於最初的印象已經有點模糊:飛機降落的時候,我把它當成一場長途旅行,周圍的一團景物散發著蠢蠢欲動的新鮮。在島上,不僅山比較近,且一天的時間就能上山下海。住在長濱的時候,早晨散個步,就能從山走到海,住在台北,驅車一小時也能欣賞宜蘭的稻田......不僅距離和景物被濃縮了,連地震,颱風這樣的體驗也被濃縮了。
第一次走進台北的辦公室時,也並沒有覺得跟大陸上的有什麼不同,當乙方一樣是血汗工廠裡的一枚零件,唯有幾件小事讓人察覺到人心的細微區別。一日,突然聽到身後的主管跟人資抱怨,員工的招聘網頁上,台灣被放到大中華區的下拉選單裡面。她義憤填膺地講了十分鐘,聽者如我芒刺在背。事後,她還特地跟我澄清,她的憤怒不是針對我。那時的我尚處於玻璃心階段,這樣的澄清並不會讓我的警戒心完全放下,但卻逼我思考這種衝突的由來。到今時今日,皮糙肉實的我想到這樁童年往事,依然覺得生猛有趣。另一次,部門討論新專案的執行,講到試驗階段的數據時,一名主管站出來否決,儘管此時區域主管給予很大的壓力,但只有測試到80%的成功率,不會考慮執行,他甚至說:如果沒有120%的ready,他都不會贊成。這件事也給我不小的衝擊,在大陸,有個八成把握基本上就可以衝了。在島上,是要測試到12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