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有的人,只要彼此一直在創作,就會在未來相遇的。」

小李小李
·
·
IPFS
·

A發訊息來說,因為缺貨沒能買到的小書決定加印了,印好送我一套。超開心。

是一段多麼神奇的友誼。我願把認識TA列為過去一年的最大成就。(第二大成就是在朋友——我願把認識TA列為過去二十五年的最大成就——的鼓勵下單刀直入地問了B幾個看過TA作品後無比在意的問題,第三大成就是把這幾年對Nan Goldin和她發起的P.A.I.N.小組的思考寫出來。)像我這樣不好社交的人,竟然可以在偶遇雖然關注了滿久但說到底根本就是陌生人的創作者時毫不猶豫地打直球:「不好意思,請問你是XXX嗎?我超喜歡你的《XXXX》!我現在在XX書店做店員,我們可以交換個聯繫方式嗎,希望有機會合作?」

剛好最近在讀Jessica Pan的非小說《抱歉我遲到了,但其實我根本不想來》,對自己「內向者」的一面多有反省——這本書的副標題直譯過來是「一個內向者說是的一年」。

與Pan不同,對我來說,扮演「外向者」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但「出社會」以後,更直白地講「不再需要和自己無法選擇的老師、同學共處」以後,我不再想做那樣的扮演。只要我想,我仍然可以做開啟會話的人,遺憾的是,能夠引起我交談慾望的人極其有限。

不久前,陪大概無法忍受安靜空氣的C「尬聊」。可能是實在聊不下去了,TA忽然下判斷說:「你也太『自我』了。」像給針扎了一下。無心應付膚淺的閒聊,拒絕對並不感冒的人虛與委蛇,毫不介意和觀點與自己截然相反的人針鋒相對,這樣的我太「自我」了嗎?可能吧。但您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啊?難道,您分給了我一滴注意力,我就得回饋以洶湧澎湃的熱情嗎?

也許,我是說也許,有那麼萬分之一的可能,向此刻坐在我左手邊的陌生人搭訕會讓我收穫又一段神奇友誼,但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可能不會。所以,「和陌生人交談」——這是《抱歉》第二章的標題,我看不必了。我生命中一切有意義的連結都是通過創作實現的。這樣很好。

「有的人,只要彼此一直在創作,就會在未來相遇的。」

2021.12.5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