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理財規劃顧問認證-考取通過!歷年來最低通過率38.3%(台灣區)
內容目錄
AFP理財規劃顧問認證是什麼?
AFP (Associate Financial Planner) 理財規劃顧問雖說是個獨立的專業證照,但實際上是要去銜接後面考取 CFP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證照的入門鑰匙,簡單來說想要去考 CFP就必須先考到AFP才可以。而CFP證照是於 1973 年從美國開始發展的國際金融專業證照,由國際理財規劃顧問認證總會 (Financial Planning Standard Board, 簡稱FPSB)負責制定全球 CFP認證制度標準 (在台灣是由 FPAT社團法人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 https://www.fpat.org.tw/ 在做推廣)。
題外話,有看過網飛netflix上的『黑錢聖地』OZARK裡的主角 Marty Byrde就是理財規劃師的角色,只是他是幫黑幫洗錢 (笑)。
CFP/AFP 證照CP值真的很低嗎?
個人認為這取決你怎麼看這兩張證照。這兩張證照顧名思義就是個做理財規劃的認證,內容一共分成6個模組:
- AFP 涵蓋 – M1 基礎理財規劃|M2 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M3 員工福利與退休金規劃|M4 投資規劃|M5 租稅與財產轉移
- CFP 涵蓋 – M6 全方位理財規劃 (等於是包含M1-M5的加強版)
所以一開始看到這個內容其實就覺得應該挺扎實的。投資相關算是我的老本行,員工福利與退休金(勞保勞退)在我決定要放飛離開公司稍微有做些研究但很多地方都看不懂所以會想更深入了解。保險我是外行人,而且自己及家人保的不多都以醫療險為主,不過依我的金融背景知道很多保險都不是可以碰得,但要怎麼保適合自己及家人的險,與其聽業務員推銷我寧願自己搞懂。我最有興趣的應該就是M5的租稅與資產轉移,有錢人都有這煩惱,講逃稅太難聽是該如何合理的繳稅前提下做資產轉移 (結果考最爛的就是這科。。。哈哈哈)
但是對於線上的金融理財從業人員,這兩張都不是法律規定執業需要具備的證照,外加考過了大多公司也不見得加薪 (多數公司提供專案補助或加入績效考核)。所以除了法規規定的證照,如果要再加考,網路上都建議直接上 CPA (會計師執照),CFA (國際特許金融分析師),CSIA (台灣證券投資分析人員),FRM (財金風險管理師)。但說真的這些都不是一樣的東西怎麼去比較 (CFA 跟 CSIA比較接近只是檔次不同 握拳!)。
所以台灣的FPAT從 2003成立 2004正式加入國際FPSB推廣CFP/AFP至今,通過CFP考試的也不過~3800人(含2021-11月這期考過人數)。而另一項令人卻步的大概就是所需花費。
CFP/AFP 考證花費
AFP 考證報名費用 $6,000。以下身分可享報名優惠:
(1)團體會員機構現職員工:5,100元
(2)二度報考AFP測驗者:3,000元
(3)尚無全職工作之在學學生:3,000元
CFP 考證報名費用 $8,000。以下身份可享報名優惠價:
(1)團體會員機構現職員工:6,800元
(2)大學院校專任師資:4,000元
但這其實不是重點,麻煩的是要考AFP/CFP前都必須完成各個模組(上面提到的6個) 40小時課程 (共240小時),或用相關專業證照及學位可以抵免。我先前在投資銀行就持有台灣的高業執照,可以抵免M4投資規劃模組,但其他的沒有。國內金控公司內部似乎有提供相關的時數抵免課程,所以我只好去報了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的線上函授課程,整套M1-M6 + AFP/CFP 考前輔導班套餐方案 $76,500,雖然已經有M4的抵免但發現單科目報名下來價格差不了多少,就乾脆包了套餐比較省事。
所以我至目前考了 AFP的花費 = $6,000 (考試報名完全沒優惠) + $76,500 (台北金融課程+考輔) = $82,500,之後如果接著報考CFP考試得再加$8,000,如果都能一次考過總計花費 $90,500。
但是,但是。這還沒完。考過了之後要持有這個證照還得繳交認證費用。AFP初次認證費用 $4,000 (入會費$2,000及首年認證費用$2,000),CFP初次認證費用 $8,000,之後每兩年需要換證一次需要有 30小時的CDP總時數+紀律道德課程時數2小時,及換證費$4,500。所以整個AFP/CFP 上完課報名兩次考試,入會取證大約花費 台幣$10萬 (基本上如果取證CFP就不需要拿AFP取證了),然後每兩年$4,500換證費。所以不難理解網路上討論大多都說這張證照CP值很低,像我這種因為有錢有閒去考的應該不多。
我的AFP備考過程
一開始接觸到有關CFP/AFP的認證資格大約是2021-6月初的事,每年考試認證只有兩次在三月及九月,所以想說剛好可以搭上九月的考試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做準備。即便台北金融的線上影片有200個小時(我M4用高業抵免了所以不用上) 必須播完 (是的播完,不是看完),準備考試應該也是綽綽有餘。結果好死不死碰上疫情爆發,FPAT就公告了將九月考試延後到11月6日,心想那就更不是問題了。
所有台北金融的200小時各科目線上影片基本上我只挑有興趣的看,其他的就放電腦上播我做別的事。台北金融也提供了許多紙本教材,但真的實在太多,多到我沒有動力去翻開來看 (羞)。線上課程及線上小考都通過取得認列時數後,考試就被我擱到一旁。
真正開始準備約是考前三個禮拜,驚覺這樣下去不行,才開始看台北金融提供的考輔班紙本教材及線上考輔班影片。第一次做各科的模擬試題老實說挫折感超重,老師講課影片是一回事,實際做題又是一回事。不過基本上主力都放在考輔班的教材跟模擬試題上面,一天大約花3-4小時準備。考前最後一周,我剛滿17歲的女兒 (年初剛考過美國SAT 1500分現在在上澳洲大學線上課) 每次經過我書房都用鄙視我的眼神說 「厚,又再打電動」,不就休息一下就被抓包。。。
整體M1-M5 五個模組我所花的時間,由少至多:M2 風險管理保險規劃,這個模組基本上我最後發覺時間不太夠而且內容有點沉悶,理論及銷售相關的比較多,我就放棄了這科決定用既有的金融常識上陣。M1 基礎理財規劃,有點金融背景的人應該都覺得很基礎,沒花太多時間,模擬試題也都好處理。M4 投資規劃,基本上是老本行原先想說不需花太多時間,後來發現許多公式理論及計算題以前考過高業都忘得差不多,財務計算機也都不太會用了,只好重新再來過所以花了點時間。M5租稅與財產轉移,我對這科是最有興趣的,實際上也花了不少時間,但效益最差,裡面太多牽扯到法條的內容就會變得又臭又硬,以我的中文程度實在太難吸收,但必須說汪海清老師講課是挺有趣的,內容也很實用。M3員工福利及退休金規劃,內容貼近時事跟自身的退休規劃也有點關係,讀的挺有興趣但範圍比我想像中大許多,勞退勞保新制舊制,不同職業還分軍保公保國保,郭俊杰講師也整理得很有系統,花的時間最多但收穫不少。
我的AFP各科目考試結果
CFP/AFP 考試不是用分數打成績的,計算的是PR值。PR 值代表分數高過同次考試中多少個百分比考生的答題表現,例如 PR 50代表你這科目考勝過百分之50的考生,PR 20 表示你這科目只有考贏20%的同科考生。FPAT並沒有提供給我統整一個總成績,只通知測驗結果通過,但提供了各科目我的答題 PR值。當天考完自己也很忐忑,因為CFP/AFT 考試不像高業普業都是由歷史題庫出題,所以沒看過同樣題目是正常,不會的題目也不少但心裡想著反正只要至少答對超過一半題目,考贏一半的人通過的機率就很大了 (CFP/AFP 過去歷屆考取率大概都50%左右) 。考取的結果不能說滿意,但以實際自己備考的時間比對這期AFP整體的考取率只有38.3%應該算不差了。M1 M4 理財規劃及投資學考贏大多數考生,但以我在這方面的經歷如果還考輸人那也有點丟臉。M2 風險管理保險規劃 PR49,只能說在沒有準備的情形下拿這分就是靠自己的金融底子拿下的。M3 員工福利退休金規劃 PR69,讀教材前真的都一知半解自己的勞退跟勞保都搞不太清楚,但花時間讀還是值得。M5租稅與財產轉移規劃,這科對我來說真的太硬,即便花了許多時間但我都跳過翻法條的部分果然還是不行,但還是得給汪清海老師掌聲教學內容真的不錯但我程度太差 (淚)。

這次CFP/AFP考試的整體報考人數跟過去差不多,通過率卻大幅低於歷屆平均約10% (我的觀察)。本期CFP 考試必須答對55題(總題數120題) 所以46分就通過,但通過率只有43%。而AFP考試必須答對90題以上(總題數180題),通過率只有38.3%。跟我目標至少達對一半以上就有機會通過預期差不多。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專業能 力測驗共計有 512 人報名「全方位理財規劃」一個考科,實際到考總人 數 493 人,占報名總人數的 96.3%。理財規劃顧問(AFP)專業能力測 驗共計有 935 人報名,實際到考人數 847 人,占報名人數的 90.6%。
本次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專業能力測驗的通過標準 如下:「全方位理財規劃」必須答對題數 55 題(IRT-θ 能力值為 0.0185), 通過總人數 211 人,通過率約為 43%。 本次理財規劃顧問(AFP)專業能力測驗綜合科目通過標準如下: 考生必須至少答對題數 90 題以上(IRT-θ 能力值為 0.125),通過人數 324 人,通過率為 38.3%。
總結+報考國際理財規劃顧問的動機
自從離開職場後,身邊陸續聽到許多朋友也邁向提早退休的道路或想朝這方向前進卻怕自己還未準備好。我自己是從投資銀行出來的,雖然對投資理財有一定自己的看法與方式,但這不見得適用大多數的人。同時自己也在思考如果我更早於一開始入行就做退休金的準備或許可以再提早個五年退休或資產比目前再多一兩倍。我會希望自己小孩出了社會可以告訴她如何少走些冤枉路,身邊同樣40多歲朋友也想退休不幹了該要有什麼準備,已經50-60退休後的生活可以承受什麼樣的風險做哪種規劃,70歲的長輩想將資產移轉給小孩該怎麼做才不會被國稅局坑。我決定報考的初心是希望擁有更全面的財務規劃知識,投資不等於理財而是財務規劃裡的一部份。而且財務規劃至目前都只局限於帳戶有錢人的權利 (因為帳上沒錢理專營業員也不會理你),更何況獲得的真正專業服務有多少還是最終只是要推銷金融商品 (大多數人甚至買了商品都不知道裡面是包了什麼)。沒有錢的人就不能做規劃嗎? 我反而覺得就是沒錢才要規劃,全身債務累累更要規劃,如何減少壞債利用好債。這也是我起了 華爾街浪人 這個部落格的初衷,希望可以提供更多正確的理財投資觀念,自己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整理自己的知識點,並且考取AFP認證後更可以瞭解自己缺乏的專業知識,加強後再向 CFP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的認證邁進。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的部落格《 華爾街浪人》訂閱電子報,也請下方拍手按讚五下喔!謝謝支持!
原文連結華爾街浪人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