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香港/中國工作文化 你會選擇哪一個?
上星期,我與來自中國和英國的親戚一起聚餐,期間我們聊到了各自的工作狀況,發現三地的工作文化大不相同,你會想選擇哪一種呢?
中國的工作文化
競爭非常激烈,每天工作12小時,即使在放假期間,也會忙於工作。
擁有學士學位已不足以應付畢業後競爭的工作市場,因為大多數人都擁有碩士學位。如果你沒有碩士學位,就可能輸給競爭對手。
我:為什麼想讀碩士學位呢?
中國親戚:我想花更多時間計劃我的人生。
我:那為什麼不選擇gap year或者工作假期?
中國親戚:如果我選擇gap year,我就不會讀書。當每個人都擁有碩士學位時,而你沒有,你會輸給他們。
我:那這是出於你的興趣嗎?
中國親戚:不是,純粹因為更容易考進去。
英國的工作文化
英國的工作文化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們很會享受生活。
我:你們不會想更努力賺更多錢嗎?
英國親戚:工作是為了生活,如果因為工作而失去生活,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我:你們不怕如果不努力,就會失去工作嗎?
英國親戚:這是信念的問題,
你要相信可以找到既有高薪又能平衡生活的工作。
香港的工作文化
香港的工作文化介於兩者之間,盡可能工作和生活平衡。
中國親戚:如果不努力工作,不怕會輸給其他人嗎?
我:努力工作是需要的,但不一定是長時間,最重要是工作成效。
英國親戚:那香港會很多人再進修讀書嗎?
我:有,但好像不太多。都是按需要和興趣。始終香港公司也不太看學歷。
工作時間很長但不會像中國那樣長達12小時。大多數人每天工作8至9小時,如有需要或興趣,才會進修讀碩士等資格。
香港人儘可能賺更多錢,但又不會犧牲生活質量,力求平衡兩者之間。
總結
我認為工作文化和經濟發展及希望有關係。
我認為工作文化和經濟發展及希望有關係。 只要一個地方給予人將來會更好的希望,大家自然會拼命工作。
以前的中國是努力有希望致富,所以大家極度願意勤力工作。 現在的中國是競爭太大,所以要長時候工作去防止被淘汰。
以前的香港被叫做「遍地黃金」,只要努力便會有希望致富。 但現在的希望很小,愈來愈多人不再盲目工作, 而是專注在平衡身心、家庭、興趣的生活。
英國走過所有階段,由英國工業革命,變成世界強國。 現在經濟也很難再上,普通收入也能過不錯的生活, 沒有太大誘因努力工作,所以大家也更著重生活。
其實,工作時間的長短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喜歡你的工作。
如果你喜歡你的工作,即使工作時間超過16小時也沒問題。
像Elon Musk、Donald Trump,他們雖然已經非常有錢,
但仍然持續工作,因為他們真的喜歡自己的工作,從中獲得滿足感。
但是,如果你的長時間工作,沒有得到滿足感,更多的是疲倦和沮喪,
那就可能需要暫停一下,檢視一下你的工作和生活。
總之,
只要找到你的天賦和優勢,你就可以找到既高薪又能平衡生活的工作。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