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Neng能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拒绝”与“自我”

Neng能
·

看到这篇征文的时候,截止日期已经过去了。但对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这正好是最近大半年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关联作品只是更方便归类,个人的一种强迫症。下面是正文:

“拒绝”这个词真的太需要被在东亚文化里讨论了。我们回避“拒绝”就像日常回避“死亡”一样。个人的感觉,在东亚文化中,“拒绝”和“死亡”也是十分相似的,比如,我们害怕“拒绝他人”,因为这往往极有可能暗含了一段关系的“死亡”。所以,在讨论应不应该“拒绝”,如何“拒绝”前,我们可以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东亚的人际关系弹性如此弱——在东亚的人际关系中,仿佛不存在resilience ( “the capacity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difficulties”从苹果自带的字典复制的解释)这个概念。

因为不存在这个念头,那么需要举一个“有修复能力”的人际关系可以是什么样的例子:我在意大利最开始有的两位朋友A和B是从小认识的,从小学开始到初中毕业都是一个学校。后来才知道,她们曾经在初中的时候喜欢上了同一个男生,那个男生选择了A,因为种种原因,B觉得被背叛了,在她们住的地区(意大利本来也不大,这个地区的大小也许都没有大陆的一个镇大),连名带姓在公共街道涂鸦:“XXX是个bitch(差不多这个意思)。”。我和她们认识的时候是大一,她们早就和好了,并且原谅了对方。个人在当时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极其震惊的:“这样都可以和好?”。当时刚到意大利也没有很久,对我这个在东亚文化出生长大的人来说,真的不可以想象。我另一位朋友是日意混血儿,闲聊的时候她也曾经提到,她的日本人母亲和她说过,觉得来意大利和丈夫的家庭生活,最让她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是:人与人之间可以吵架,并且关系也不会就此终结。

慢慢的在意大利呆久了,这样的事情听过更多,也亲眼见过了,现在早就不奇怪了。这样的环境给我带来最积极的影响就是:人际交往之间极大的安全感。我见过,我就相信不管怎么样,友情之间也许会有坎坷,但我们会给彼此时间好好反思,我们还是会和好,我也会被重新接纳,我不会被抛弃。在这样的友情中,即使我还是深刻地被我的文化影响着,依然很回避冲突,但我不会再那么小心翼翼,如释重负。

那么,在有这样的一个人际关系有弹性的环境里,我们才能够放心地去讨论“拒绝”,以及“拒绝”为何是必要的。引用MeToo运动中很重要的一句话,“No means NO.” 这个no就是最简单的拒绝方式。我的教授在课上提到过,儿童探索世界,成长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say no”,拒绝(也许是18个月开始,专业的可以来补充一下。)。通过说No,儿童在自我与世界之间设定边界。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只要想一下,如果别人问你:“你喜欢什么?”你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答案总之是很模糊的,可以是很多东西,也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当别人问你:“你不喜欢什么?”这个答案往往是非常清晰的,不要,那就是绝对不要的。这些不要的点后来会成为你个人的底线,你知道到了那个点,就不要,不可以。可惜在东亚的文化里,说“No/不”是不被允许的,那么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成年之后往往很迷茫,自我到底是什么?也不奇怪了。

没有“自我”的存在,那么实际上大部分人文类的讨论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从微观的个人层面来讲没有建立好边界或会造成:比如人际关系中的“病态依赖”,不管是父母之间,还是恋人之间,都会出现一种“指责”某一方“你为何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我?”。但整个文化,从一开始就剥夺了你探索“自我”的权利,然后又来指责你,这个逻辑不强盗吗?

从宏观的,比如社会/国族的层面来讲,剥夺“自我”的认知,的确是总有效的控制人群,控制思想的手段。教授在课上也讲过,“个体的人不可避免会感到脆弱,他们需要依附在什么上。”那么,通过依附在某个虚幻的,比如对某个“强大的”民族/国家的想象上是最available的。更不要说,当一个文化从小剥夺你的“自我”,你就是一个中空的人,需要“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必然的结果。狂热“民族主义”卷土重来?不如说,从来都在合适的土壤里等在机会茁壮成长罢了。

所以,与其说我们在讨论“拒绝”,不如说我们在讨论“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在所谓的“集体主义”盛行的东亚,谈“自我”似乎就是一种“罪”。包括在话题主的行文中,措辞与用语,感觉到了一种对“自我意识”觉醒的不安(妄自揣度,若有冒犯,抱歉,也请纠正)。在现实的中文语境中,也经常会听到用“个人主义”这样的名词去批判这种所谓的“自我的”。相当可笑,对于“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了解,就是一个望文生义的程度,在用术语攻击他人时,竟连基本含义都不清楚,何等的无知与愚蠢。不过此处,政治哲学不是我的专业,就不误导大家,不赘述了。

所以包括话题主举的那几个关于拒绝的例子,我认为是可以完全正当的。但那种不安,我想还是来自于,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我们的边界应该怎么去建立呢?包括阅读了几篇关联的作品,感觉大家都还是比较柔软的人,不想伤害他人,所以无法拒绝,即使拒绝了也还是有负罪感。此处我们进入到了心理学的范围了,也不是我的专业范畴。但从个人经历谈起的话,我认为说“真话”就行。之前微博上也有人发过,“真相有时虽然让人难以接受,但会让人安心。”(大意)。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的,我诚实地面对我的感受,也诚实地面对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要不是侮辱他人人格,这个是再正当不过的人的权利了,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基础。如果对方因此大做文章,大发雷霆,那么这是他人格的不完美,我想,能分清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的人也不会因此而被对方绑架,用对方的过错惩罚自己。

实际上,在我短暂的人生观察里,我们对“拒绝”这件事有太多极端的想象,但那些都不是真的。儿童在发展到说“不”的阶段时,有时候也并不是真的不喜欢,他们是在试探对方/大人的底线。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底线也是一点点被推后的,最开始的时候往往就是试探,如果能在那个时候就会诚实面对自己,不行的事情就是不行(当然拒绝的方法也有很多种,这个是做人的水平了。),不压抑自己的感受,我们其实是很难到达那个一拒绝就天崩地裂的点的。

但,又回到了上面的点,没有自我的人,对自我了解不够的人,你到底喜欢什么?你的底线在哪里?有没有过于勉强自己了?等等,这些都不知道的话,剩下的怎么谈呢?人生只能在一拒绝就人生完蛋的恐怖片和到死忍气吞声的悲剧里面二选一吧。

不过个人成长需要时间,人也始终是社会动物。我更想说的是,在面对他人时,东亚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出一个比较包容的,真的理解人无完人,那种让人想要拒绝也不会害怕/恐慌的环境?如果自己一被人表达了“拒绝”就暴跳如雷,甚至想要仇恨,报复对方,那才是真正的自私。想要别人尊重你拒绝的权利,还是要先给别人拒绝你的权利。

感谢阅读🙏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