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佛教,時代關懷——讀《人間佛教與當代倫理》
書名︰人間佛教與當代倫理
編者︰學愚、賴品超、譚偉倫
出版︰Chung Hwa Book (Hong Kong)
版次︰2012年3月
ISBN︰9789888148547
或許因為香港的佛教徒或住持沒學上人家銅紫荊星章教省秘書長般「博愛」,為搞出人命引致軒然大波的蝴蝶代出頭,佛教之於一般人的印象總有暮氣沉沉、不問世事的感覺。偏偏人間佛教就是這股「主流」的異數,也因此一直引起自己的興趣。若果社會世俗化是導致心靈擱淺的遠因,人間佛教就是大乘佛教給予的回應。
佛教本質上有別一般宗教以信仰為基礎,以解脫或救贖為終極目標,或側重信徒心靈層面的內在體驗,亦強調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引導人們思考人世。然而先把話說清一點,人間佛教並非僅僅「佛教世俗化」打破世俗與神聖的邊界。事實上佛教從沒有這種邊界概念(分別心),佛教依然保留某種超越性(出世)與神聖性,更準確說這是「佛教通俗化」的體現。
這本收集了2010年佛教青年學者會議由多位學者分享的論文集,也同時深入探討了不少重要的佛學概念。譬如「諸法無我」所指的「法」泛指一切的事物,「無我」也稱為「非我」,沒有實體也沒有主宰者。世上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至於我們常說的「不二法門」,就是不以二分法和分別心區別世間法,體現佛教應機度化的善巧方便,以慧眼觀機和百千法門適應眾生的隨緣性。
人間佛教的出現正值佛教在王權下衰頹之時,並批判當時保守的部派佛教與僧團,強調包容與開放性希望與當時社會主流分庭抗禮光復佛教。人間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亦皆可成佛),未有過份強調無常、無我、苦與空的認知,一改以往偏於玄談,與現實脫節的流弊,主動關注眾生面對的現實問題,以入世態度取代出世消沉的形象。
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經歷以上在地化(Localization)過程,有學者稱為禪宗儒學化。禪宗強調「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進一步將佛法的出世性與入世性統一起來,以「不求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建設人間淨土。既然佛教都是世間法,都是為了成就眾生,佛教的人間化與超越性便在這個過程中達致圓融。人間佛教理解世間的社會問題皆源於我們攀緣外在價值標準,使我們「心隨境轉,心由相生」,有價值時面對力不從心的痛苦,無價值可則陷入迷失之苦。要做到「離苦」就得反求諸己,內觀覺照以淨化生命。
禪觀作為禪修的真正基礎,禪宗主張正信的禪觀才能對治現實社會上我執、法執的雜念,達致安定身心和解除心靈困惑。佛法中「去除執着」其實就是「斷除自我」的修習過程,從我執與自私轉為無我與博愛。從此引伸由「善」的道德規範出發,人間佛教鼓勵教徒走進社會和大眾,接觸政治捍衛自身權利,主動對人生與社會問題提出濟助。如此出家不出家已經不是重點,世間就是實踐自由、平等、少欲和知足的道場。故此有些台灣佛教徒會主動參與土地正義與環保等議題,而過去在東南亞國家民主化的過程裡也常見佛教徒的身影。
佛陀教導要走入群眾推動人間淨土,首先要具備福德和智慧,也要懂得以智慧除煩惱(利己),以慈悲度眾生(利他)。做到慈悲智慧並足,就是所謂「福慧雙修,悲智雙運」,凡此以外並沒有投機捷徑。今日法令橫空出世,思想和呼吸驟然變得有害,眼見人間佛教在昔日紛亂莫測的時代仍能保存自身、不忘初衷,無不是亂世中的明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