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魔法咒語般的街名 與身邊的澳門人
「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
沙嘉都喇賈罷麗街
士多紐拜斯大馬路
罅些喇提督大馬路」
這些像魔法咒語般的街名好可愛,全部都是由葡文翻譯成中文。
因為看到這些澳門街名,突然心血來潮,忍不住問了幾個澳門朋友:「其實你記不記得這些街名?在日常生活中指認地方、又或跟人相約時,會不會用到?」
其實這些朋友,算起來我已經認識了蠻長時間,大部分幾乎都認識了不下於十年,當中有各教育階段認識的同學,也有不同職場的同事,但多年來甚少問及他們如何理解、如何看待自己的原生地。
回到上述問題,大部分人都說自己自小已來港,不少是小至小學一年級便已來到香港,而來港的原因大致相同。雖然他們當中大部分在疫情以前每年仍然會到澳門,但其實對澳門某些地方已印象模糊。於是想到,移動的年紀及移動當下的生命歷程,確實是很大程度影響移動者如何看待原鄉及身份認同。
其中一人甚至會說:我怎會在澳門約人,我在那裡又沒朋友。所以他根本從不記得那些街名。於是我笑說是否因為太難記?香港街名又會否記得?他回我從小到大都在這裡(香港),當然記得。也有朋友說在澳門已沒什麼人際連結,基本上近年已甚少回去。
有身為半個澳門人的朋友其實在香港出生,但離港以前,每年都會跟家人一起回澳門,只記得起一兩條較知名的街道的名稱。
最厲害的朋友,應該要算是這個了。他說第二個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應該係指新馬路,而第四個沙嘉都喇賈罷麗街、他聽過簡稱是沙嘉都喇街,最後那個罅些喇提督大馬路則簡稱提督大馬路。他還說如果很有名的街,例如白馬巷、水坑尾街、殷皇子大馬路,就比較多聽到。
如今朋友正等待澳門開關,準備幫小孩申請葡籍護照。跟香港不同,澳門可保留正式的葡國護照。港澳雖同為西方殖民地,但英國與葡國的管治方式顯然不同,港澳也走上不同命運。
那天Webinar 老師便有很精準的提醒,其實沒有所謂殖民主義,意思大概就是每個殖民者在殖民地中現實的執行與作法,與當地人的反應、互塑、共構而衍生的結果,都大相逕庭。所以也就是縱使地方之間有再多相似性,每個地方自有其獨特的道路與命運,而地方之間的命運又偶然在某些歷史時刻互相牽連,變得如此緊密。
忽然想起這些一直在我身邊的人,而澳門一直都這麼近,近到大家好像一直沒怎麼察覺。
https://www.facebook.com/someoneswandering
https://www.instagram.com/someoneswandering/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