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
李大姐的好朋友盧先生是公司的總裁,履歷是通過李大姐轉送過去的。盧先生用英文給我寫了電郵,想約個時間通過視頻見面。李大姐立馬來了短信,說還沒有透露過我會韓文這件事,不如趁回覆的時候多摘點印象分。
畢竟沒有實地生活過,我的韓文略顯生硬。但在企業生活中,商務用語恰恰是端肅規矩、井然有序的。總裁先生嚇了一跳,要求下個禮拜的星期一就進行面試。所以我有五天的時間準備。
面試當天,和我對話的共有三個人。總裁下面有四個主要的部門,這次招聘的是企劃部崔先生。他竟然是朴大哥的死黨和婚禮當天的司儀,而我是宴席內唯一的馬來西亞人。在那之前,他聽朴大哥說過在廈門的點點滴滴,知道有這樣一個小伙子老愛湊韓國人的熱鬧,時常幫他們料理一些生活上需要用到普通話和中文的瑣事。
這是始料未及的,因為李大姐並不認識朴大哥。而她和他各自的摯友,一個是公司總裁,一個是公司理事。這是我從來都沒有想像過的畫面。
掛了電話,我回想起 2003 年開始在廈門工作的好日子,回想起 2011 年歸國以後在劇場內每逢遇見韓國人總愛炫耀亂七八糟的韓語,讓他們一陣瞠目結舌後成為朋友的片段。更少不了這幾個月以來,每天都堅持在吶喊的三句話,還有每天堅持提早爬起來教媽媽們英文,下了班後開車接送客人到半夜的各種細節。
回想起面試前,曾經在廈門跟我很要好的另一個韓國人高大姐,給我打電話惡補韓國的面試禮儀,甚麼東西應該怎麼說,教我用詞和聽起來更自然的句子,教我怎麼介紹自己,詳述工作經驗的技巧。
半個小時後,我收到錄取的郵件了。
2016 年初有個發展商要搞一個大型的春節活動,把亞洲好幾個國家慶祝農曆年的形式展現出來。負責策劃的朋友找我張羅韓國的部份,我拉了帶孩子去劇場看演出而認識的金大哥一齊說服媽媽們參與。
金大哥常找我聊天,他和太太帶著積蓄,讓孩子們在檳城接受英文教育,打算他們畢業後再回到韓國生活。在他的拉攏下,好幾個媽媽們在烈日下示範摺紙,把家裡的漂亮傳統服飾搬出來展覽。那天,是旅居檳城的韓國人破天荒第一次的合作經驗。我也接著認識了一個又一個「貴人」。
其中一個是曹大哥。
某天,他給我來了電話,說有個姓慶的大叔在這裡置產,入境的時候把其中一件行李落在機場了。大家都不會說英語和馬來語,怎麼辦?我到機場輕而易舉地找到失物,慶大叔要我順便帶他去一家信得過的貨幣兌換所。
在等現金出來的時候,他問我從事甚麼行業,甚麼出身,平常都做些甚麼。我說,我很快離開檳城啦,我要去首爾啦!大叔很驚訝,說去了要記得聯繫喔。我說,去了還得想辦法找房子,還得先愁那個。慶大叔很淡然地說,那簡單啊,我讓你住 507 好了。
507 號房,慶大叔在首爾的產業。他有一棟樓,一棟都是單身公寓的樓。在地鐵君子站步行五分鐘的位置。
人還沒來,我居然已經先確保自己的住所了。我無法相信這一切一切的起承轉合。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