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08:看人类学家如何挑战诺奖得主
亲爱的小小刘,
执笔之际,我猜想你和老李也许正在梦里感叹:终于到家了,尽管胃里可能还留着成都的麻辣烫。这趟南下除了“辣”,你们还有什么感受吗?成都的宽窄巷子、杜甫草堂都去了吗?我曾经到过两次成都,一次是参加工作坊,另一次是作为中转去四川硗碛,但都没有以旅游者的身份感受过这个城市,期待听到你的分享。
相比你们的放慢脚步,我则像往常一样坐在学习的高铁上努力朝窗外的风景张望。这周我和一个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小女孩搭档,一起完成了我开学以来第一个课堂汇报。工作中大大小小的汇报经历让我更能从容应对这种小范围的课堂交流,尽管是用英文也可以做到脱稿,看到那些英文比我好的同学都要拿着稿子,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你经常和我说的一句话“笨鸟先飞”。不过我还记得自己在大三和研一两次做英文演讲时的语无伦次。如果是刚毕业就出来留学,想必这次也会是跌跌撞撞。
不过最挑战的不是汇报本身,而是结束后的现场提问环节。五大洲味道的英语从四面八方袭来,我还得反应迅速地用英文应答。遇到不太清楚的知识点,如果是中文也许能瞎拽几句混过去,但是换了英文拽都拽不起来。下下周我还要在“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课上独立做课堂汇报,那门课不仅老师是大拿,同学们也都学的很好,我估计会被打成筛子。不过相比两个人搭配,我更期待独立汇报,就像任何拳击手都期待单独与拳王过招一样。
既然提到了课堂报告,我还是想和你聊聊我汇报的内容。上周你说我提的书本里的东西你们不懂,我觉得那也许是我没有用你们熟悉的语言去解释。我做的是一个读书汇报,内容是关于一本人类学家描写孟加拉小额信贷机构的田野笔记。这些机构中就有尤努斯博士创立的格莱珉银行,他因为这一开创性行为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
为什么说是开创性行为呢?因为与普通银行对贷款有多种条件限制不同,包括格莱珉银行在内的小额信贷机构无需抵押和担保人,他们主要面向贫困家庭中的妇女,为其提供小额短期贷款,妇女组成五人小组,互相监督,按周期还款。当人们以为给穷人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一样,格莱珉银行的数据显示,妇女的还款率高达98%!
这一模式还被作为社会企业的经典案例写进了不少商学院的教科书,但是人类学家就是有洞悉真相的本领。作者Karim好奇,为什么还款率这么高,孟加拉还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呢?通过一年半的田野调研,她发现包括格莱珉银行在内的四个主要小额信贷机构不仅没有让大多数妇女富起来,反而带来了更大的问题。举个例子,格莱珉银行和电信公司合作,推出一款手机,农村妇女可以通过向格莱珉银行借款购买手机,再租借给村里其他没有手机的人,以此赚钱。看似是让农村妇女有自食其力的营生,但实际情况却是这款手机的价格比市场上一般手机还贵!这等于是从穷人身上吸血。
再比如当地很重视声誉和面子,如果是当众被人羞耻那简直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而这些小额信贷机构就利用这种文化特点,如果妇女没有按时还款,就会被当众羞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妇女会向高利贷借款暂时堵上窟窿,这反而促进了高利贷生意。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作者总结,小额信贷机构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社会团结,把穷人当成赚钱市场,更成为了当地的影子政府,无形中聚集巨大权力。
尽管如此,像格莱珉银行这种模式已经在全球41个国家普及,中国就有11个项目点,格莱珉中国的官网上写着“7位孟加拉专家,复制最原汁原味的格莱珉”。看到这里我不禁一身冷汗。不过,问题不在于小额信贷模式本身,而是实行中参与机构本身的运作以及政府的监督等。
每次读人类学家对于发展项目的田野笔记,虽然结论大多是击碎童话般的幻想,但也让我意识到真实远比看起来复杂多变,在纬度上跨越时间,在经度上深入细节,就能看到人类学家眼中的世界。
那么我身边的人类学家都在干什么呢?这周我参加了学校研究中国问题的教授分享,其中就有我们系的人类学老师Hans。他是德国人,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常中国式的名字——石汉。他研究的地区是缅甸佤邦自治区,这个地方常常被戏说为“山寨”版的中国。
虽然佤邦当地居民主要讲佤语,但普通话在这里畅通无阻。政府系统也直接借用中国的称谓,比如“书记”、“办公室”和“部长”等。佤邦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供水和道路等,基本是中国公司所建,手机网络也是中国的电信公司运营,流通的货币是人民币;中国公司还在这里经营矿业、橡胶业、烟草种植、超市和旅馆等,说“山寨”版的中国一点不夸张。
佤帮向外看有中国这样庞大的身躯挤压,向内看自身政体脆弱、建立独立国家无望,内外形势促使佤族传统被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很多年轻人也参与了这种民族身份的建构。这也是让Hans感兴趣的地方。
每当看到这种说着流利中文和少数民族方言的外国学者,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我这个中国人时,总是心生惭愧。更令我自愧不如的是,台上这些学者,都没有满足于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Hans从湖北农村跨越到了中缅边境,没有艺术史背景的教授开始透过中国传统绘画看中国的国际关系……我以为教授们只要把门前的一亩三分地管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其实他们是在攀登学术的珠穆朗玛峰,一座又一座。
虽然没到珠峰的高度,但横在我前面的“土坡”也不少,每翻过一座,都觉得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战胜困难本身,而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变成了下一次遇到困难的底气。还记得我提到第一次写论文时一整宿没睡着觉吗,这周我又写完了第二篇论文,虽然也许质量仍然有待磨练,但至少睡得很好哈哈。
下周就是感恩节了,将每周从课堂内外吸收的营养,不仅自己消化吸收,也和亲人分享,应该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感恩节礼物了。
亲爱的大赛:
和你紧张的求学之路相比我们上周的确是一次放松之旅:成都没啥感觉,宽窄巷子就像北京的南锣鼓巷,但山城重庆别有洞天,主要是地形比较特殊,半山腰上到处是楼房建筑,医院也在山上,桥很多,据说有1万五千之多,但印象最深的是距重庆市区1.5小时车程的大足石刻,因为在山上,所以在文革期间没有遭到破坏,有导游讲解还比较有意思,1000多年前就有6道轮回之说,雕刻非常精美、壮观、细致……
你这周的学业相比于刚去时的情况我感觉也是渐入佳境,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课堂汇报,全英文还脱稿,可见你下的工夫之大我能想象得出,真的是非常努力、用功,你很棒,我们很欣慰,同时你也发现了自己在提问环节由于五洲英语口音的味道,应付起来有些吃力(就像我们这次去成都,他们说当地话如果快一点我们也是听的一脸懵,),非常理解,别着急,慢慢来,相信一年之后英语听力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另外,孟加拉的那个获诺贝尔奖的那个人创立的小额贷款的事,虽然知道这件事,但没想到后续还有那么多与当地民俗有冲突的问题,还有那个德国人研究中缅边境佤邦地区中国城的事也是挺意外的……
“虽然没到珠峰的高度,但横在我前面的“土坡”也不少,每翻过一座,都觉得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战胜困难本身,而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变成了下一次遇到困难的底气。”说的非常好,非常感谢你送我们的感恩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