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從為自已的人生負責開始 -《關於人生,你可以問問亞里斯多德》心得
一、前言
近年台灣吹起一股小確幸1旋風,你注意過嗎?街上越來越多的飲料店與咖啡店,人人都負擔的起,每天人手一杯,廣告行銷開始處處灌輸小確幸的概念,但你知道嗎?研究發現該風潮是新自由主義2貧富差距下的產物,是對大環境下貧富差距的無奈。當一杯咖啡在手,啜飲當下會覺得滿足,但人們對物質的愉悅感是非常短暫的,也會因天災人禍而失去。難道這就是所謂幸福的模樣,或只是對於匱乏的粉飾呢。
本書以9個大章節探討人生種種疑問,從何謂幸福與個人潛能、認識自已到面對愛與死亡等議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讀者跨越時空限制,反思2300年前亞里斯多德的人生智慧。
二、專書重點與心得
(一) 幸福
亞里斯多德詮釋的幸福,不是對物質、名利的滿足,而是靈魂的幸福。每個人都能選擇藉由修習德行讓自已和周遭的人變得更好,德行也不會被外在變動奪走。然而他明白並不是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有些人只顧滿足身體感官的愉悅或不擇手段追名逐利,柏拉圖說「未經省思的人生不值得活」,這話聽來嚴厲,卻是種當頭棒喝。
綜觀本書對幸福的詮釋,幸福是運用德行與慎思成為最好的自已,並盡力提升周遭乃至整個社會的福祉。前提是須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如馬斯洛需求理論。食衣住行、情感歸屬等需求也皆為書中提到的,是構築幸福的必須,其餘物質與名利是附加價值,是人生中達成種種目標的犒賞,需從身心靈各面向活出最好的自已,就是至高的幸福。
(二) 潛能
要達到至高幸福,需要找出自已的潛能去規劃人生的藍圖。潛能在本書之概念如下表,只有目的因能自已控制,因此每個人人生都需要自已妥善規劃,無法假他人之手,只有自已最了解自已。
- 質料因: 構成身體的有機物
- 動力因: 製造你的父母
- 形式因: 身體的基因、外型
- 目的因: 你存在的目的
人和動物的差別在於擁有理性,需透過有意識的思考,認清讓自已快樂的事物與自身的長處去畫出藍圖的輪廓,透過實現小目標慢慢填滿這個草圖。若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感到不快樂,請檢視自已目前的信念吧,當你預設立場,用你的想要的角度去看世界,等於對宇宙投射出信念,生活將會形塑成你所相信的模樣。
孟子說「術不可不慎。」選擇適當的職業,或努力運用潛能做喜歡的工作也是人生一大功課。而自身的潛能,有人終其一生都摸不著頭緒,因此亞里斯多德認為教育十分重要,可以幫助探索潛能並加以培養。
然台灣的教育為人詬病,雖有改革,但對探索天賦、培養潛能這塊相當不足。注重教育的家長們能送小孩去才藝班,無力負擔者則對孩子的需求愛莫能助,如偏鄉的教育資源,近年雖透過政府數位計畫加強偏鄉網路頻寬,減少數位落差,但學校不是全天候服務,弱勢仍難以取得硬體設備,期待如「螢光計畫3」能遍地開花,讓學童都能跨越地域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三) 決定
有人天生比較幸運或「形式因」較完備,擁有智力或美貌以獲得更好的機會,旁人因此艷羨認為老天不公平。亞里斯多德教導用慎思來彌補天生的落差,透過慎思做出決定,努力得來的成果,正是他所讚揚的真實且深刻的幸福。
關於慎思前的條件,其一是找個力所能及的目標去行動,且要立意良善。其次,為了什麼而做比做了什麼更重要,人都有選擇當好人或壞人的自由意志。再來慎思的規則羅列6點如下,古今皆通用的智慧令人讚嘆。
1.不要衝動以避免情緒誤導判斷
2.確認所有資訊才會有正確決定
3.傾聽詢問無利害關係者的意見
4.向被影響者徵詢或考量其立場
5.參酌自已實踐經驗或歷史事例
6.評估各結果可能性並做好準備
而人們為了周邊的人事物總有拎不清的煩惱,若是無法改變的,比如別人的糜爛人生,可以給予建議,倘若勸導無效,就不該把別人的沉重人生擔在自已肩上了。每個人都該對自已的選擇負責任,慎思才會在做決定時顯得如此重要。
(四) 溝通
人從出生就在學習溝通,嬰兒運用聲音與肢體語言告訴父母他們的需求,成人間的溝通與說服則是門深奧的學問。亞里斯多德著有《修辭學》一書,其中也提醒修辭術是雙面刃,可以為善或作惡,口若懸河的人不見得有良善意圖或真材實料。
面對社會與人群,學會溝通都是人在江湖中必備的技能。書中傳授以證據為中心的修辭推理,轉換成能加以論證的直言三段式(二個大前提為真時,可以推論出結論)與有效溝通。
有效溝通,首先須了解你的受眾以精準的腳本傳達想表達的訊息或想讓對方感受溝通者的個人形象,力有能及時搭配精妙的比喻更能深入人心。
在台灣,老一輩父母們不擅溝通,許是嚴肅的時代背景下,環境讓個性受到壓抑而不擅表達情感,新世代子女又忙於滑手機,聚會心不在焉,溝通阻塞下導致許多社會問題產生。加上新聞過度放大,立場偏頗,社會瀰漫著誤解與猜忌。以2020年因應疫情,立意良善的紓困方案為例,因求速成,缺乏與基層溝通,造成民眾與第一線人員的痛苦。然溝通技巧能雖能後天學習而改善,但能否敞開心胸學習,是否願意做出改變,是每個年齡層不分職位高低都需省視的課題。
(五) 認識自已與意圖
人們經常不願正視自已的黑暗面、根深柢固的舊習與內心意圖。常言「知已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優缺點才能加以改善。本章中作者介紹了亞里斯多德的德行倫理學,提出應該認識自已以找出缺點,實踐中道4。
舉例:
過度 /適當 /不足
- 傲慢 /尊重 /害羞
- 自大 /不卑不亢 /自卑
- 揮霍 /慷慨 /吝嗇
但因無法量化,難論過與不及,亞里斯多德給予4項彈性的建議,分別是凡事不要過於極端,無論是否是美德、在過度與不足的天秤間,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最缺乏的美德或壞習慣上努力修正錯誤、了解什麼會讓人沉迷並避免讓其成為燎原火。在他心裡,盡力修正,願意作個有德行的人是幸福的關鍵。
然而,處在爾虞我詐的社會中,他人甚至自身行動背後的意圖需多加留意。人生會遇到的狀況本就複雜,往往只能用意圖來當成行動的指南。比如有時「不作為」反而是錯的,像是「嫂溺叔援」5,這時顧忌禮法反而不知變通。而誠實雖然是上策,但善意的謊言在某些時候反而更加合宜。
「我們讚美與責備人,是依據他們的目的,而不是他們的行動」 亞里斯多德
在行為和公平上,則需具備「公正」的大原則,如法律無法一體適用,須以公正的角度裁量才會有更有彈性。人民常認為某些判決很離譜,恐龍法官層出不窮,只能以法官的良心與他的意圖當作依據的確很有風險。
可惜司法改革團體先前提出的陪審制度,司法院只接受參審制,仍保留法官相當大的權力,和原先的訴求大相逕庭,改革之路貌似艱難,衷心希望政府能納入更多元的方式與公民、學者的建議以符合「公正」的原則,避免更多像台鐵殺警案6的爭議。
(六) 愛
愛對人類來說不可或缺,也影響了個人與幸福的距離。愛的面貌有很多種,比如愛情、友愛、家庭成員間的親情。
以友誼來說,亞里斯多德提出三種態樣:
- 實用友誼
建構在彼此利益上的友誼,當無利益或離開生活圈就會消失
- 享樂友誼
雙方追求相同的樂趣,一起吃喝玩樂卻無法共度難關
- 主要友誼
需要時間與經歷共同考驗,相互信任的深厚情誼
由此可知,主要友誼彌足珍貴,人都需要經營幾段主要友誼,且慎選交友對象。孔子提過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的概念,亞里斯多德也說人格比財富更寶貴,也跟友誼更有關聯。
亞里斯多德認為親情與愛情是類似友誼的關係但會因質與量多寡不同,應負起的責任也盡不相同。而且沒有一種關係是不需努力維繫的,即便是血濃於水的家人也是如此。
在數位時代,網路讓彼此距離拉近卻又摸不著真心。愛似乎淪於廉價的口號,真正愛我們的人,會考量你的利益,筆者以「愛以對方的幸福為依歸。」作為此章節對愛的詮釋。
(七) 群體
書裡以美惠三女神7當作例子,認為人是群居動物,要讓彼此過的更好,除了互助更需具有美德,以積極的合作進而形成善意的迴圈,讓社群能向上提升。而具有公民和諧的城邦,是他所嚮往的,人口不能過多,國家不能過大導致難以治理,市民相處融洽,彼此目標符合道德良知。筆者想到老子也主張小國寡民,人民因此關係緊密也容易產生善念。像是地處中國與印度二強國間的不丹,因國民幸福指數居各國之冠而聞名,相信不丹多少符合了亞里斯多德提倡的公民和諧與老子期盼的回歸大道的簡樸生活吧。
至於國家治理的模式,書中對於民主與專制的看法是,專制會打壓公民,禁止他們從事培養自尊自信之事,比如言論與研究自由的剝奪。而民主雖然會有各種弊病,但藉由廣大選民的監督與參與比起專制更能做出好的決定。
拿香港來當作借鏡,很少有人願意被限制言論與行動、集會自由,我們尚且能隔岸觀火,但若有一天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體制瓦解了,該是多麼沉痛的事。亞里斯多德把國家比喻成船,認為安全航行是所有人的事,因此筆者認為,沒有人是局外人,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而對於人和動物與環境的關係,亞里斯多德已預見了人類掠奪大自然因而產生氣候異常與天災,干預動植物導致物種滅絕的慘事。人和萬物同處地球上,同個宇宙中,假如不能找到和平共處的法子,最後人類將無法獨善其身,如《形上學》中所形容的,因為人和萬物皆為一體。
〔宇宙裡的〕一切事物都以某種方式有條理的安排在一起,但是並不完全一樣,……這個世界並不是這樣東西和那樣東西毫不相關,而是彼此連結的,……萬物共享整體的美善。 亞里斯多德 《形上學》
(八) 閒暇
亞里斯多德對閒暇的概念是可以放鬆身心,休養生息,運用閒暇讓自已主動學習更多工作中難以習得的知識、培養興趣。而選擇承受的各種資訊決定了你成為怎樣的人,巧的是一行禪師在《呼吸禪》一書中,也有闡述這個觀念。
「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到的各種影像、氣味、聲音等,腦袋將收到信號並開始搜尋潛意識裡的資料庫找出相關資料,並立刻佔據腦海引發擔憂、苦痛、恐懼、憤怒等心行…」 《呼吸禪》 第76頁節錄
以觀賞悲劇為例,禪師希望不要過度沉浸在劇情裡而引發苦痛,心生煩惱,亞里斯多德則有另種看法,悲劇能讓人生起同理、同情、恐懼等感受,讓觀看者更能處裡負面情緒,稱「悲劇淨化作用」,也能因觀看虛構的劇情放大自已的眼界,往後面對類似痛苦情形能加以借鑑。
除了悲劇,他也熱愛劇場、音樂與藝術,因為好的作品通常都具有啟發性才能引起大眾共鳴,好的作品也能帶給觀賞者相關知識,豐富閱歷,跳脫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
熱愛走路思考的他,相當重視閒暇時的運動,畢竟身心需達到平衡才堪稱美好幸福的人生,若對身體揮霍無度而失去健康,縱使心靈再富足,某方面來說並不是至高的幸福,而是沒有妥善規劃人生。
(九) 死亡
本書於死亡的議題,提出了幾個觀點。首先肯定死亡是人類會遭遇到的最大的惡,再告訴讀者面對死亡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在當下去創造美好的人生,藉思考死亡讓人更加警惕,後以亞里斯多德遺囑的例子,告訴大家應妥善規劃身後事,讓家人受到良好照顧,好讓生活回到常軌。
除了面對自身的死亡,當親朋好友逝去時,可以用刻意回想的方式,去緩解龐大的痛苦與衝擊。
- 方法//啟動方式//舉例
- 被動的記憶//經由生活中感官刺激而發生//看見死者遺物觸發劇烈悲痛情緒
- 自主性的回想//刻意找回關於過去的資訊//運用回想能減緩衝擊或憶念亡者
另個重點是,死亡真是全然的終結嗎?亞里斯多德常用意象說明事物的型態會改變或消逝,但其他部分仍會持續存在。比如父母曾經在這形成存有(come to be),祖先也曾經存在過,沒人能剝奪這個事實。一行禪師在《和好》此書中也有類似見解,比如母親的遺傳物質,會在孩子身上延續,母親即便死亡也沒有「完全」消失。
佛教則相信靈魂會像燭火般,一根點燃一根,形同過去、現在、未來世不斷延續,因此死亡並不是句點。這觀點似乎和亞里斯多德對神的永恆概念的詮釋相關聯,認為讓形成存有成為生生不息的,使得宇宙和人類的歷史有了終極的連貫性,是種最接近永恆存在的方式。
三、總結
有些人過的渾噩,直到生命枯竭之際才扼腕不曾去實現夢想。亞里斯多德相信,活著就是獲取各種知識與經驗,學習才是生命的真正的目的。這想法近似新時代理念中賽斯8所宣揚的,人們能創造自已的實相,而地球是座遊樂場同時也是間教室,透過活在當下,經歷各種喜怒哀樂去成長,便能活出想要的模樣。
當然,人可以選擇一昧享樂,但必定會讓空虛如影隨形。我們有成為好人或壞人的自由,能衡量溝通的方式、做決定的方法與看事情的角度,進行何種休閒娛樂、擇友擇偶…每天不斷的在做出選擇。
是以,別消極的將人生的責任推給大環境或其他人,因為不論快樂或痛苦都是自已選擇的結果,幸福就從為自已的人生負責開始。當願意為自已的人生負責,將會更謙卑地去培養德行,學習面對各種困境、真心實意的經營關係,為家庭、社會做出貢獻,繼而達到亞里斯多德心中至高的幸福境界。
參考書籍
1.尼各馬科倫理學-亞里斯多德著;高思謙譯
2.哲學叩應:德國人手一本的哲學課參考書-約爾格.彼得斯,貝恩德.羅爾夫作;宋淑明譯
參考期刊
1.從「小確幸」現象看台灣⼋〇後世代的失權-邱子珉 交通大學碩士論文105
2.亞里斯多德的幸福論-張溢敏 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 106
註釋
1.源自村上春樹〈小確幸〉之文中寫到「小而確切的幸福」
2.新自由主義強調自由市場的機制,反對國家對國內經濟的干預、對商業行為和財產權的管制。
3.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從108學年度提出偏鄉學校「螢光計畫」,讓學生善用學校載具、帶平板電子書包回家,並且運用線上數位學習課程學習。
4.亞里斯多德在當時提倡心理特性與慾望需符合適當程度,過猶不及都需改善。
5.《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6.臺鐵嘉義車站刺警案發生於2019年7月3日,鄭姓男旅客遭列車長發現無票乘車,因補票與列車長發生衝突,警員李承翰上車處理遭鄭男以尖刀刺腹,大量失血不治,其後法官判定精神失常無罪。
7.美惠三女神在希臘神話中是體現人生所有美好事物的,她們代表了真善美。(維基百科)
8.賽斯資料(英語:Seth Material)是新時代(New Age)哲學的基石,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