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問答|謝至德:西九龍二十五年與城市記憶
【日期】2018 年 12 月 27 日(四)
【時間】東八區晚上 10 點( GMT+8 10:00PM )
90年代西九龍香港視覺藝術家謝至德從1994年開始用鏡頭記錄西九龍填海區的變遷,一拍便拍了將近二十五年。
如果你一幅一幅地拖動這些照片,會驚訝於它的紀實性——這是香港罕有的景象,相片中荒土粗礪廣闊,這是填海得來的。隔上許多年,相片裡的荒土會被打造成連綿不絕的豪宅地帶,往返機場的快線車站,一地兩檢的發生地,畢竟,「寸土寸金」是這個城市的恆久概念。回憶這二十五年略顯詭譎的拍攝歷程,謝至德說:「我明明在記錄一幢建築物的誕生,卻同時見證一個城市的死亡,落差很大。」
西九龍填海計畫是香港歷史上,在市區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填海工程,計劃是在油麻地至荔枝角之間的海港填取334公頃土地。它把九龍半島的面積擴展了三分之一,並將海岸線向海港伸展。二十五年間,除了西九龍,謝至德還有計畫地拍攝過多個系列關於香港城市記憶,城市變遷,誠懇地反映人和城市空間的關係。如香港政治地景攝影系列,菜園村,皇后碼頭,90年代回歸之際普通人的眾生相,他從未在這些題材上失約。曾經有媒體這樣描述謝至德和他的拍攝:「在這座沒什麼不能被取代拋棄的城市,謝至德就如熱心腸的拾荒者一樣,將香港一個又一個美好的舊夢一塊一塊收集起來,在推土機前,將一眾本土運動家的挽歌化作永恆,為我們的下一代填補今天的空白。」
一直以來,謝至德的攝影都不斷強調人和空間與環境的關係,他本人從90年代開始對香港空間的着迷,不是因它的美麗,而正是它的短暫而荒誕——「人和城市,是互相並存及發展的。沒有人自然沒有城市,然而城市沒有人也在沒有其意義。」在拍攝2007年皇后碼頭,2010年菜園村期間,他從過去比較抽離的角色進入另一個狀態,好像參與在其中的社會運動人士一樣。
2017年,謝至德把在不同的場地收集的108位的普通人的肖像製作成幻燈片,利用改装幻燈片播放機把他們的肖像投影到香港和大陸的邊境處12個不同的位置。在這場名為《一百零八個·念·頭》的藝術行動中,他每次把9人肖像照重複投影在同一個位置上,108個人,有108個不同的樣子。快樂,煩惱,過去,盼望,想法,宗教和政治立場等等,其中包括在香港生活了很久的少數族裔及外籍人士。當投影的肖像藉由一次次地剎那閃光重疊在一起時,到最後你真的能分辨你,我,他嗎?更遑論「香港人的身分」?《一百零八個·念·頭》是謝至德個人展覽《萬念·歸寂》的其中一部分。《萬念·歸寂》是謝至德探討香港人身份的作品。
《一百零八個·念·頭》重疊的投影讓清晰的個人人像消失,皇后碼頭消失,菜園村消失,西九龍的海面消失,謝至德似乎是用數十年的時間記錄一種「消失」,他的作品又將「消失」再呈現出來,不是簡單的歷史記錄和保留,現在呈現的方式是經過思考轉化的再創作。謝至德說:「『消失』是香港的一種現象,而身份卻是一個不斷創造(Being)的過程。」
拍了西九龍二十五年,要如何做一個完結?是夜,謝至德獨自來到戲曲中心工地,將自己九十年代以來拍攝西九龍填海區的舊照逐一投影到白牆、水管、布幕上,作為最後一個西九龍故事,為自己的創作拉上帷幕。
今晚十點,Matters邀請到香港視覺藝術家謝至德在線與大家聊,有關香港昔日圖景,攝影所傳遞的訊息,對攝影作品再創作的思考,城市和人。
謝至德用了三年時間將香港西九戲曲中心的誕生過程在他鏡頭下重現,作品將於12月30日在香港西九戲曲中心開展。如果你居住在香港,或是在西九龍抵達香港,都值得去觀展,重讀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消失和再生。
謝至德將舊照投影到西九龍建築上展覽信息:「戲曲中心的歷程」
日期: 2018 年 12 月 30 日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時間:10:00 - 22:00
地點: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中庭
(以上所有照片均授權自謝至德,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