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围炉weiluflam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对话有山先生: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 围炉 · CityU

围炉weiluflame
·
·

“麦市陷落,几如雷火;费城沦丧,恰作风洪……”几个月前,这样一篇形制严谨,语言诙谐,但内容怪诞的《为特朗普檄拜登文》在BiliBili上一经发布便引起诸多关注,播放量已近200万,以“中文系混子,剑南道酒徒”来标榜自己的作者有山先生也成为B站知识区炙手可热的新星,收获了近40万粉丝。和有“魏晋风骨”“文人气质”的有山先生对话,我们关注了有山先生归隐山林又得返尘世的经历,了解了有山先生创作的故事,也交流了他对于这个时代的看法。

视频链接:https://b23.tv/BjiVX4

Q = 邵文泽

Y = 有山先生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Q | 您自称为“有山先生”,这个名字其中是有怎样的特殊含义?

Y | 因为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做人一定要谦虚。我取名字是为了提醒自己,做人要虚怀若谷,一定不能狂妄,随时都有比你厉害的。苏轼也说:“立志识遍天下字,发奋读尽人间书。”随时都要饱含一颗敬畏的心。当然有些人会对后面的“先生”有质疑,因为“先生”这个称谓感觉辈分很高,自称为先生不太合适。其实我最开始取名为“有山先生”本来就是自娱自乐的事情,因为高中的时候特别崇拜陶渊明,他自称为“五柳先生”,所以我就直接加了一个后缀,并没有想自己把自己辈分标得很高一样的。其他的“道人、子、居士”的后缀反而感觉怪怪的。

Q | 正如您所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您是不是也有敬重仰慕的人?其中对您影响最深的是谁?

Y | 对。我曾经在山上隐居过一段时间。因为高考失利了,对应试制度有一点点看不透、想不通的地方,思想出了一些问题,我就决定要到山上去离群索居,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去贵州参加了一个全国高中生的的国学夏令营。那个时候其实我已经毕业了,但是我曾经的学校还依然邀请我去。在夏令营上有一个老师,他来自清华大学,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儿子,钱逊教授。他是国际儒学协会的会长,也是一个非常德高望重的学界耆宿。下来后我和他交流了很久,后来也交流了多次。我告诉他我的经历,我看不惯现在的高考制度,我选择隐居了,我以后也要隐居,我不想被人摆布,问钱逊教授,您是怎样看待隐居这样的行为呢?

我本来想让他表扬一下我,说我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而折腰,放浪形骸,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结果钱逊非常生气,钱老把我大骂了一顿,他说隐士的出现是国家的不幸,是时代的悲哀,因为国家的人才流失了。当时我非常的震惊,钱老他说这句话的前提就认为我是一个人才,他认为我的隐居是国家的人才流失了,他说这是多么的不幸。当时我几乎就潸然了,连泪水差点都流下来了。所以我尽快从山上走出来,重返世俗世界,“久在自然里,复得返樊笼。”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敬重的钱逊教授当年说了这一番激励我的话。可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钱老钱教授,我非常敬佩他,他已经去世两年了,但是真的经常都能在梦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有山先生和钱逊教授

落拓江湖载酒行

Q | 您曾经体验过隐居山中种田的隐士生活,最后却又选择下山,您的选择有什么原因?在归隐山林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感悟?

Y | 我要下山的原因一共有三个,第一个就是钱逊老先生对我的影响,第二个也就是我读了《北山移文》,给我的思维造成了一些启发。起初的时候隐居,我觉得要和一切都断绝关系,和现代社会的一切,和这些红尘滚滚斩断联系,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就像古人说的“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1] ”,或者另一种说法是“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当然不是说隐居在山里的人就不高级,只要你常怀一颗因隐逸的心,那么你就是隐士。就像陶渊明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你有一颗隐逸的心,像东方朔那样在朝廷里面一样当隐士。

最开始我不懂这一点,我以为必须要在山上才能成为隐士,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影响你成为隐士,反而在山中搞这些形式主义,甚至成不了隐士,给人一种欺世盗名的感觉。其实并不是这样,后来我就慢慢明白了这个道理。而最主要是因为当时读了一篇文章,他是南朝一个叫做孔稚珪的人,先是在齐后是在梁当官。他写了一篇文章,也被收录进了《古文观止》,叫做《北山移文》。因为南北朝时期隐逸之风盛行,有一些人就想钻空子,走终南捷径,到山上去装成一副好像对人间的事情不闻不问的样子,结果朝廷里面的那些官员和皇帝就看上我了,就请我出山,仕途能够走得更坦荡。《北山移文》就控诉了一个名叫周子的假隐士,起初他进入山林之中,过的生活简直太清高了,古代的许由,陶父都不能和他比肩,简直是“寡欲心虚气血盈,自然五脏得和平。”非常的恬淡,非常的宁静。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在山上当了一段隐士,名声打出去之后,皇帝和朝廷就派浩浩荡荡的车马,来北山这个地方迎接周子去当官。周子没有多想,就把它曾经的大山、曾经的小鸟、曾经的鲜花、曾经的白云全部抛弃了,回到了俗世之中,开始在朝廷里面当官了。孔稚珪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一个批判,他认为这些人是假隐士,应该受到世人的唾弃。

当时我读了这篇文章,惊出一身冷汗,我就不自觉地去想:我是不是文中的周子?是不是也为了走终南捷径才来到大山里面隐居的?我越想越害怕,觉得不能这样。山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隐士,一个人是不是道行很高的标准。所以当时我就决定了下山。隐居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过程,这也是我最终会下山的原因之一。

有山先生隐居时

第三个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就是我自己在山上呆着太无聊了。最开始的一切都是那么好,但是后来慢慢地,就厌倦了那种山上的生活。当时写了一首诗,有两句话叫做“五日竹看厌,十天鸟心烦。”这是我内心真实的呐喊。“五日竹看厌”——古人不是很喜欢竹子嘛?四君子梅兰竹菊,苏东坡说“人可三月食无肉,不可一日居无竹”,当时我隐居的地方门前就是一排竹子,我觉得我简直就是和古代的隐士一样,生活在竹子之间简直太超迈了。过了一段时间,慢慢地就心生厌倦,越看越觉得它很难看。“十天鸟心烦”——天上的鸟,古人要和他们做“忘机友”,一开始觉得鸟叽叽喳喳的太美妙了,这就是大自然最和谐的乐章。慢慢地我发现这就是白居易口中的“呕哑嘲哳难为听”,很难受,当然“呕哑嘲哳难为听”是形容村歌的。我就感觉听着吵得很烦。而且冬天又很冷,夏天又很潮湿很热,到处都是蚊子,有些时候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野兽,这个就很恐怖,所以我就决定我下山。但是反而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自己挺自然,不为上山而上山,不为下山而下山。

Q | 您下山之后也曾经尝试过网管,夜店服务生,清洁工等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混迹尘世的生活中,您有怎样的见闻轶事?

Y | 比如我之前在当网管的时候,我们几个网管之间肯定要交朋友,同事之间要有正常的沟通。当时我在网吧里面闲下来就看书,我记得看的是《贞观政要》。他们就玩手机或者玩电脑,一下班他们就一起去开黑,我也不会打游戏,就一个人在旁边看书,就挺不合群的。后来老板娘也指指点点的。

Q | 您曾提及从小到大周遭的人都认为您是疯子,而现在不少网友称赞您“魏晋风骨”、“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您怎样看大家对您的这些态度?

Y | 其实别人夸我魏晋风骨,也侧面反映出我的口碑还不错,因为夸你魏晋风骨的人,这就是叫高情商,低情商就是你好邋遢,行为举止好怪异,怎么这么不礼貌。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还是比较讨网友喜欢的。别人对我的这些不一样的看法,其实我从小到大都不怎么往心里去的。因为从小到大我都被周匝的人当做疯子,大家都觉得我不是正常人,有的直接就开骂,有的在背地里议论纷纷指指点点,我就是单纯的觉得在意别人的看法太累了,我应该让自己快乐一点,就不去在意。有一点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宋荣子犹然笑之。”其实我没有那么高的心境,宋荣子太厉害了,而庄子甚至说宋荣子的境界都不是最高的。而根本原因是自己太懒了,太喜欢安逸,并没有太高的思想境界,但是一不小心好像就达成了在众人心目中的那种超脱的样子。说实话我觉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Q | 您的卧室墙壁上用毛笔写满了古文和诗句,所谓家“涂”四壁,可以分享写下这些文章或诗句的故事或者动机吗?

Y | 卧室有四面墙,一面墙是《论语》,一面墙是《道德经》,一面墙是《酒德颂》,一面墙是《庄子》,我都挺喜欢的。我把它们其中的一些句子给摘录进去了。有两面是在我思维正常的状态下完成的,有一天闲来无事,就写了一面《论语》里面经典的句子,像什么“何陋之有?”,像什么“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像什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像什么“朝闻道夕死可矣[1] ”,后来我想着《论语》都写了一面了,不写个道家的是不是有点对不起老子他老人家?于是我又写了一面墙的《道德经》里面的经典语录,像什么“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像什么“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就把自己觉得挺帅气的,写的挺好的句子,我就把它们写在墙上。

最开始就只写了这两面墙。后来有一天我喝醉了,喝醉了之后就看见在自己屋子里面,这两面全部都是字,但是另外两面空空如也,我觉得很难受,这一点都不艺术,一点都不好看,弄的我强迫症犯了。我就借着酒劲,把剩下的墙壁也给写满了。写了一篇《酒德颂》,全文我都写下来了,因为它不是很长,就只有几百个字。它是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写的一篇骈体文,专门写酒的。当时我正好也醉了,一口气就把这篇文章给写下来了,然后剩下的一面我就写个《庄子》。《庄子》是最多的,因为我最喜欢。

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

Q | 您刚刚提到了“宋荣子犹然笑之”,可以说您对庄子的文章与思想,尤其是生死观很推崇。您对于生死是怎样看待的?

Y | 庄子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叫做“庄子鼓盆而歌”。庄子的老婆和他两个人非常恩爱,有一天庄子的老婆死了,庄子在家里面鼓盆而歌。庄子击缶——缶就是一个瓦器,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盆子。庄子拿一个盆放在地上敲打,甚至还唱歌跳舞。就在这个时候,庄子的朋友惠施推门而入。惠施本来是想来安慰庄子的,因为他想着我的朋友庄子的老婆死了,我应该去安慰一下。结果惠施一看傻眼了,庄子在这里就差蹦迪了。惠子非常震惊,火冒三丈,就问庄子你还是人吗?你老婆平时带孩子服侍你,结果你现在不流泪不伤心也就罢了,反倒在这里唱歌击缶?庄子说了一番非常有哲理的话,载入了史册,他是大意说:我老婆死了,我怎么能不悲伤?但是一想到这个人生下来就一定会死的,就像一年四季一样,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的老婆现在完美地走完了这个过程,她已经完成了她的生命,我应该为她感到高兴。如果我还在这里哭哭啼啼的,那也太对不起我老婆了。

这就是体现出了道家对于生死,对于生命的看法和态度。很多人认为道家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我觉得道家也是要讲一个人情的。比如庄子也说他老婆死了,他确实很悲伤,但是他又不会把它看得太重,因为死亡本来就是一个必然的东西,反正看得很轻就行了。

Q | 您曾经亲自去丧葬行拍摄了自己的遗像,能不能分享一下当时的故事?您拍遗照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Y | 中国人比较忌讳死亡,像我因为受道家思想影响比较大,所以说我这一点就不怎么忌讳。平时和朋友吃饭,我经常就说我要死了。以前我经常说我这个人活不过20岁,随时挂在嘴边,一开始我妈我爸听见我这样说,非常难受,在那里吐口水“呸呸呸”,一点也不吉利,让我以后别说了。现在他们已经不管我了,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我说自己活不过30岁。我就想人反正都要死的,无所谓。

有一天因为无聊,想着给自己拍一张遗照。当时丧葬行的老板直接惊呆了,他以为见鬼了。我带着我的照片过去,说老板你给我翻拍一张遗照,老板当时在那里抽烟看电视,说没问题。后来他一抬头愣了三秒,然后突然全身一炸,他说:“这什么情况?”然后又顿了两三秒,他问:“这个是你的双胞胎吗?”我说这个是我。老板把烟放下来了,我听得出来他声音已经有点虚了,有点害怕了。他说:“看着你还挺健康的,你给自己拍遗照干什么?”我说我无聊拍一张行不行?我问老板拍遗照多少钱?老板说80块钱,我说能不能只要50块钱,然后老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我估计如果对半砍价,他可能也要给我洗。老板给我把遗照弄出来了,他也没问我,估计不敢问。然后他把遗照洗好了,制作好了,装裱好了。临走的时候我还拿了两包纸,老板也没说什么,他忍气吞声。

在视频中有山先生展示自己的遗照

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Q | 在您的视频背景中经常出现整整几书架的藏书,听说您有五千藏书,真的是这样吗?

Y | 对。很多人看见我视频里面背后的一排书墙都觉得挺多的,挺震撼的,其实也不算多。真正藏书家的家里几万册甚至几十万册的都有。我达不到那种境界,就只有五千本。这么多书看不完很正常,我肯定看不完,这辈子都看不完。这辈子能看个三四千本,我觉得差不多了。

Q | 如果您看不完这么多的书,您为什么买这么多书?

Y | 一来我比较喜欢纸质书,不是特别喜欢电子书,对于纸质书感觉摸着更有一种厚重感。第二就是买书不一定就是为了看完而去买的,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工具。我身后的那些书涵盖面是很广的,天文地理什么都有。因为我把它当做一个工具书,便于去查找。平时就工作起来去翻阅一下,感觉人生更有滋味了。一般人理解的工具书是百科全书,是字典。其实不是的,我甚至把一切的书都看成了工具书,哪怕是成语故事,哪怕是小说、幽默笑话、散文、诗歌、史书,我都把他们当做工具书。比如你对鲁迅感兴趣,要研究他的一篇文章,你就可以去翻一翻鲁迅大全集里面其中的一篇,比如你对某个诗人的一首诗歌感兴趣,想看流沙河的《理想》,就把《流沙河诗集》给翻出来去看一下这篇。或者说对历史上某个人物感兴趣,反正也是纪传体的,翻起来也方便。读史书,我也并不是说要把《二十四史》给读完了,我只是觉得首先你把大的框架要去了解,第二就是一些重要的人物,你要去把他们了解了,但是那些比较细枝末节的东西,没有必要去看的那么深,哪怕是需要研究,用到的时候你把它翻出来就行了,把它们当成工具书就可以了。

有山先生的藏书
Q | 您现在有在创作自己的书吗?相比于其他作家,您有怎样独特的创作习惯?

Y|    我自己的书会有的。我也是一直想要出一本自己的书,其实一直在创作。但是我创作,不是说像其他的网络写手,每天逼着自己一定要写几千上万字,那些是无情的码字机器。我有些时候一周才能写出两百个字。甚至有些时候没有灵感或者不开心,一个字都不会写。我只会在自己闲暇快乐的时候才会进行创作,我觉得创作应该是件享受的事情,而不应该逼着自己去完成,所以我写文章的速度是很慢的,但是一般写出来的文章,我自认为质量还算是可以的。随着我B站的粉丝数慢慢起来了,迄今已经有十多家出版社和我联系了。其中也不乏一些大社,包括磨铁,中信。出书以后一定是会出的,但是时间可能会久一点。现在时间挺紧迫的,因为现在在B站当up主了,粉丝挺多的,随时都看到粉丝在那里私信催更,我就想也不要怠慢了粉丝,所以花费很多时间在视频制作上面。当然生活可以给你提供艺术的灵感,有些时候做事情做着做着就会有一些想法,然后写文章就会写得更好更快,其实他们是相得益彰,互相之间是有帮助的。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篇檄文天下知

Q | 您创作的《为特朗普檄拜登文》一经发布便引起热潮,在B站收获了百万播放量。当时的创作是怎样的背景?

Y | 我第一个播放量破百万的视频,就是我写的《为特朗普檄拜登文》,那是去年特朗普总统大选失利之后,我写了一篇文章。最开始抱着自娱自乐的态度去写,然后我“自产自销”,把它给读出来了,然后发布在网上,也不指望有什么人看,想着可能就几千,一两万播放量。那时候我因为粉丝数不多,此前也一直没有什么播放量百万的那种爆款视频。我想就发过来分享一下就可以了。没想到这篇文章火了,我非常意外,那几天私信、评论、弹幕真的是指数爆炸般地增长,一秒钟不看手机,B站信息就99+,点赞、投币、转发、收藏,发弹幕,而且几乎没有批评的声音,都说写得好,所以就挺意外的。

后来我就发现网友们好像还挺喜欢这种形式的,所以也写了一些,有一些还是有不错的效果,但有一些播放量看着就挺惨淡。比如说《过澳论》,就是我声讨澳大利亚恶行的那期檄文,在B站上只有七八万的播放量。但并不是说写的不好,是因为B站由于这件事情给我限流了,因为涉及到了很多敏感的政治内容。因为特朗普他毕竟是全明星,随时大家都在调侃特朗普,说他的文章不会被限流,做他的视频,做他的鬼畜都可以。但是《过澳论》这个方面确实有一点点这种政治倾向的视频,平台不会给你推广的,所以说它播放量就稍微少一些。

视频链接:https://b23.tv/Fp0lLu

Q | 您刚开始创作视频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暴红。是怎样的心态让您不断地录制视频?

Y | 对,最开始在B站上拍视频,完全就是为了自娱自乐,就算是记录自己的生活。最开始我在B站创作了三年,就一百多个粉丝,其实最开始我也并不是想专门做成一个古代文学的up主,去搞这种朗诵。最开始其实我什么类型的视频都发,比如旅游遇见了漂亮的景色,买了一些东西,生活中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有一些比较喜感的画面,我会把它上传到B站。

后来我发了一期我的朗读,我朗读的是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我们简称它为《讨武曌檄》,当时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朗诵视频,配了一个BGM,就在那里背下来的。当时就想着应该和我其他的视频一样,只有个位数的播放量。以前确实没什么人看,视频质量也不好。结果第二天一睡醒,这篇文章火了,有了两千多个人去观看。当时两千多人对我来说已经很不得了了,我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过了几天视频的播放量居然超过了十万,对于一个只有一百多个粉丝的小透明up主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不可接受,不敢想象的一个事情。而且这篇文章让我的粉丝数突破了一千。粉丝喜欢看诗文朗读,当时我就想着:那要不要以后就做一点朗诵,再讲一讲历史知识,讲一下文学知识,结果发现粉丝好像还是挺能接受的。

粉丝数当时卡了很久,在五万的时候几乎就不涨了,都是一些圈内人士在看,我就想着,毕竟古代文学并不是太大众的东西,它还是有瓶颈的。但是后来因为写下了一篇《为特朗普檄拜登文》,让我的粉丝数实现了一个跨越,让我成功的破圈了。十万的时候我想着差不多天花板了,二十万的时候我想着我读个文章,何德何能有二十万粉丝,三十万的时候我觉得差不多极限了,涨到今天已经三十六万了。

《为特朗普檄拜登文》被选为2020知识区必看视频
Q | 您创作的《讨蔡檄文》,《马保国传》,《为特朗普檄拜登文》, 《登月赋》, 《过澳论》等视频将古文的语言形制和时事相结合,在B站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和热潮,这是否在您的意料之外?

Y | 当然,我一直认为这个东西应该是很小众的才对,应该是有天花板的,有瓶颈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我也搞不懂。为什么粉丝会涨?很奇怪。这个我真的到现在都没有理解。而且我的拍摄水平也非常差,录音录像的设备也很垃圾,我本来就是学文科的,也不太懂电脑操作,高级点的电子仪器我都操作不来,我就只能录一篇文章给它配上字幕和背景音乐,再简单的剪辑一下,这就是我的极限了。没想到有很多人喜欢看,所以现在再继续走下去吧,看看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反正我已经很知足了,十万粉的时候我就知足了,现在每多涨一个粉丝我都血赚。

Q | 您对于将来在B站的创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还会有怎样的想法?

Y | 文章也会写,视频也会录。文章的话就会写一些文章,发到B站上去,以后也会把它选到自己的书里面。视频的话以后不单会有古文的朗诵,也会有一些历史小课堂,讲一些历史上趣味的事情,也会有一些生活类的视频,记录一下生活,有时候也会有比较幽默的,趣味性的杂侃视频。

Q | 有部分B站up主在爆红之后会摆不正自己的定位,将自己代入人设,最终“异化”。您觉的是什么原因激发了此类变化?

Y | 对,这个是永不过时的话题。B站它不同于其他的视频网站,其他视频网站的收益是很高的。因为这些视频网站是有广告的,在我看视频的时候,前面会给你放个几十秒的广告,因为有广告,这些广告商就会给视频平台拿钱,视频平台就会反馈给这些视频的作者。B站是没有广告的,就很奇怪。并不是说没有其他的不插入广告的平台,反正简直非常稀有。也就是说视频作者不能指望平台给你这些广告补助,B站没有这样的社区氛围,是不允许打广告的。所以说B站up主的收入很低,所以就会选择一个我们说的“恰饭”的方式。就是接商单,就是在自己的稿件里面植入一些商业合作的东西。B站的up主生存是靠这个,并不是说“恰饭”就可耻,要生活嘛。很多up主他两三万粉的时候就会开始接商单了。最开始接的就比较小众,比较小型的商单,大一点的up主可能就会接一些国际大牌的商单,靠这个来赚钱。这是up主收入的大头。

Q | 但是自从走红以来您的粉丝不断增加,您却一直没有以此作为牟利的机遇,而是更加专注于创作,没有接商业合作商业推广。您做出如此选择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Y | 我至今为止从来没有接过商单。那些商业推广的人并不是看不起我,迄今为止是有上百家单位和公司联系到我了,都想在我这里投放广告,我全部拒绝了。有些开口价跟我说,打一次广告给我两万块钱,我不干。并不是说我是富二代,我家里条件非常一般。我只是觉得,首先我的钱够用,我以前在山上隐居的时候,那么艰苦的环境我都下来了,现在我有一点点做视频的补助,我觉得差不多了。第二就是说,如果你在视频里面植入广告,或多或少会影响质量,会影响口碑。尤其我做的是这种偏知识向的视频,本来就是在传授一个知识,突然给弄一个什么商业广告出来,我就发自内心地觉得,有一点点对不起粉丝。当然粉丝都让我赶快“恰饭”但是我总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我总是有那种洁癖。

我也并不是说我以后不会接商单,只是我现在在努力克服这个东西。说不定等我哪天真的支撑不住了,确实有了家庭以后生活负担比较大了,可能还是会考虑一些商单的。但是在目前阶段,我还是想专心致志地做视频,一门心思把质量给搞上去,给观众,给社会传递更好的东西。


君子有三畏

Q | 您在视频中自述了有关高考的往事,也展现了随性诗意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觉得在这样一个处处内卷的大环境下,已经容不下个性的发展和诗意的生活,您对这种观点又怎样的看法?

Y | 这个东西我觉得只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有些人他就是工作狂,你让他不努力学习工作,不陪领导喝酒抽烟,他反而心里不快活。有些人就受不了这些,他就渴望更加自由一些,更加放松一些,喜欢惬意的生活。并不是说谁就高级,谁就低级,我觉得只要自己开心,自己觉得对得起自己的朋友,对得起亲人,对得起珍视你的和你珍视的人了,我觉得就可以了。并不是说就要怨天尤人,责怪环境,没有这种说法的,反正要乐观一点。

我也从来不觉得因为我以前隐居过,因为我看不起高考制度,我好像就高人一等。我就只是说我觉得我和大家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性格和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本质没有区别,还是有一颗红彤彤的爱国心。

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变化太大了,变化太迅猛了,一不留神就会有高高在上的东西跌下神坛,一夜之间本来是草根的东西,就登上了天子的殿堂,这都是有可能的。就说我自己,我的粉丝数从零到一千花了三年的时间,但是从一万到十万就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从二十万到三十万就只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这个时代变化是很大的,很有可能就一个小小的爆点就会改变你的人生的轨迹。所以说现在的时代,我还是觉得挺刺激的,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反正随时都要充满敬畏,要乐观,要做好准备,然后要去适应。

Q | 现在的国学教育,很普遍的以儒学为主,或者有些人直接将国学和儒学等同,而忽视了先秦诸子百家其他的经典的推广教育,您有怎样的看法?

Y | 国学这东西就太大了,我平时很不喜欢提“国学”这个词。它包括孔孟,固然也包括老庄,还有法、释、兵、农、名、阴阳...甚至包括烹饪、茶道、武术、中医...国学,不是神圣的东西,也不高高在上,“百姓日用而不知”,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儒学不能等同于国学,但它早已渗透进了中国人的骨髓,二者不能简单割裂。“崇洋媚外”的悲哀,远大于“独尊儒术”的遗憾。

Q | 有很多网友留言,说您治好了他们十几年的“古文恐惧症”,通过您的视频变得热爱古文。还有一些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播放您的朗诵视频,来唤起学生对于古文的兴趣。您曾经有想过会以这种方式影响别人吗?对于很多人被您影响,您是怎样的心情?

Y | 确实就有很多老师在学校里面放我的朗诵视频,这个也是一个无心之举,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幽默,读文章可能比较诙谐,比较有喜感,并不像一些老先生读文章死气沉沉的,可能是这样的。其实我觉得还是一来是很惊讶,第二就是无比高兴,觉得这个还是挺不错的,感觉自己的价值被认同了,那肯定说不开心都是假的。所以这也是我不接广告的原因之一,老师放着视频,突然出来一个广告给学生打,那成何体统?所以说要负担起社会责任,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很小的十八线的公众人物,但我认为还是要负担起社会责任,要有自己的担当,随时都要有一颗敬畏之心。我说了三次要有敬畏之心,这个一定要有。

文 | 邵文泽

图 | 来自网络

审核 | 王舒怡 

微信编辑 | 贾舒元

matters编辑 | 蔡佳月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