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沒有國家的冠軍
一開始看介紹大概猜得到這又是一部訴諸民族主義愛國情操的電影,想起之前看過的《逃出寧靜海》,南韓好像三不五時就要拍一下這種類型的電影,蠻好奇這樣凝聚人心的效用有多大?
不過看著看著,電影帶來的共鳴感還真不是普通強,默默地被這麼幾個「跑者」帶起情緒,沉浸在國族意識之中。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故事從 1936 年柏林奧運上奪得馬拉松金牌的孫基禎選手開始,因為當年朝鮮半島還在日本的掌握中,所以他是以日本代表選手的身分創下奧運最佳紀錄,身為首位奪得金牌的朝鮮人,在紀念碑上的銘刻卻是「SON JAPAN」,想當然耳這對於當時被統治壓榨已久的朝鮮人來說有多嚥不下這口氣,不過電影倒是沒有對這段歷史多加著墨,直接就跳到二戰後日本投降,朝鮮尋求獨立的年代。
這段過往其實也蠻有趣的,1936 年柏林奧運也許乍聽之下沒有甚麼,但那可是希特勒當元首時主辦的奧運,他當時想藉由奧運來宣揚雅利安人種的優越性,但是一位來自美國的非裔選手傑西歐文斯卻狠狠地打了他好大的四個巴掌。每到運動賽事時或多或少都有「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的聲音,這屆奧運搞不好是最早深受政治因素影響的國際運動會?
不過剛看到片頭孫基禎拿馬拉松金牌也有點驚訝,畢竟從我有印象以來,馬拉松的世界幾乎都是由肯亞與衣索比亞人制霸,甚至男子世界紀錄前二十五名清一色都是這兩國的選手,好奇看了一下歷屆奧運馬拉松,才知道也是有其他國家的選手奪牌啦,不過近代還是以非洲選手為主就是了。這也帶出另一個有股淡淡哀傷的點,不意外的人們往往都比較容易記得金牌得主,沒甚麼人會在意銀、銅牌,而這個差異去對照孫基禎、南昇龍這對在柏林奧運拿下金、銅牌的戰友身上更令人不勝唏噓,光看維基,孫基禎整面活躍生涯紀錄;南昇龍,兩行。連韓文維基南昇龍也只是多了幾筆生平,讓人覺得這落差也太大了吧?不過南昇龍自己說的話也很有趣:「比起金牌,我更佩服孫基禎用月桂樹遮住太陽旗的能力。」
有個冷知識,早期的馬拉松沒有「世界紀錄」,只有「世界最佳成績」,而原因也蠻直接的:因為各賽道的路況不同。想想也對,42 公里的平地公路,跟 42 公里的山區公路,跑起來難度應該相差很大,就不知道現代馬拉松是如何讓大家基於一個比較公平的基準來記錄了。
至於電影本身,說實在蠻公式化的,還懷抱熱血的前選手想激起老戰友的鬥志,發掘了一個明日之星,而過程中有一些運動電影常見的衝突,像是體育道德、家境問題等等,而因為牽涉到國家獨立層面,所以也帶有許多凝聚人民的片段。但看到孫基禎在記者會上侃侃而談,訴說波士頓馬拉松的意義,以及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從韓國來到波士頓的目標,再加上他那段話:「我們要穿著胸口繡著自己國旗的衣服,代表自己的國家而跑。」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台灣現在的處境,也許比當時的他們要背負完全不屬於自己國家的旗幟而跑好上那麼一丁點,但看到每次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的選手們,所揮舞的旗幟卻一再提醒我們那是個妥協的象徵,心中總是感到特別抑鬱。不過也多了那麼一點諷刺感,就算偶爾有人突襲、硬頸的拿出青天白日滿地紅,國內炮口也不一定真能這麼一致對外。比起南韓國民一副可以為太極旗而死的氣勢,期待台灣也能早日找到足以凝聚全民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