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如何寻找上师与做个弟子|心灵自由
野兽按:继续整理备份公号文章。
61 心灵自由 2013-05-29 06:08
宗萨钦哲仁波切:如何寻找上师与做个弟子
藏文Gewaishenyen〈译:善知识、善友〉在梵文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Kalyanamitra(译:kalyana意为好的、美丽的、合适的、有益的或吉祥的,mitra为朋友之意)。让我们谈谈何谓善知识,我认为善知识的意思是「灵性上的友伴」或「灵性上的亲属」。在此,我们将讨论上师与弟子、上师与学生、还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然而不要期待这个讨论会提供给你一个具体的准则,然后你可以拿着这张准则清单去一一询问对照:「这个人是否具有这些特质?」
我想「上师」这个词,可能已经被现代某些上师们难以言说的行为所污损了。别以为这仅是最近的现象,这种情况一直其来有自。我们甚至听到发生在那兰陀大学里的故事〈第六或第七世纪〉,有关一些上师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却被当成是不可思议的事迹,年复一年地被珍传与重述。所以,谈论这样的主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准则,但是却非常值得讨论。
此外,「上师」这个概念是非常亚洲、尤其非常印度式的。所以当要把这种概念介绍给一个不同的文化、一个强调个人人权的文化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虽然如此,幸好这还是可以行得通的。
在像印度这样的地方,善知识、精神导师,或甚至还先别谈精神导师,仅仅是一般师生关系的这种概念,都备受珍视。老师被认为是传授你智慧的人,我现在指的不是灵性上的智慧,而仅是一般的知识,譬如如何煮饭、做木工、缝纫之类的事务,传授给你这些知识的人都备受珍视。许多谚语、诗篇和故事对此多有描述,像是:「有人给你黄金,有人给你钻石与珍珠,但都比不上给予你知识的人可贵。」知识是无价的。有人可以给你一公斤的黄金,但那些黄金总有个价码;倘若有人能传授你知识供你运用,这是无价的。
老师就是传授你知识的人。在传授知识或智慧的人当中,教导你灵性层面的知识与智慧的人更受重视,因为在佛教或印度的思维里,「灵性」这样的字眼含有超越此生的意义。有人可以教你煮饭,但这种知识只有现在堪用;有人可以教你祈祷或与上帝沟通,这就非常宝贵了,因为这些将在未来带给你安宁、解脱或天堂的体验。这是很重要的事实,也是为什么精神上的导师更受人珍惜的原因。
但我想,现在这一切都改变了。在亚洲,改变的原因是物质主义开始盛行。即便如此,如果你到印度,在国会大厅或大学校园里,突然看见没穿拖鞋、几近半裸、身上满是灰尘的萨杜〈注1〉或游方僧的话,这真的是很好,因为这个文化尊崇超越此生。
在过去,一个放弃财富与世俗生活、出走成为一个朝圣者或游方僧的人,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在从事一件伟大的事。当我们其余的人被种种无止境的财富、关注与舒适等所迷惑与蛊毒的时候,这些少数的行者却勇于出离这个系统。但就如同我之前所说,因为物质主义很盛行,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这并非没有原因。飞机会飞,船不会沉,而你却无法了解证悟,你触及不着证悟,证悟难以理解;这是现代人的思惟方式。
基本上,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动机与发心,这是上师与学生关系的关键所在。你的发心是什么?首先,你为了什么寻求上师?你为什么寻求某位特定的上师?你为什么只要一位上师?你为什么要很多上师?在这些问题中,你的动机与发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甚至是在西藏这个被认为是佛教非常盛行的地方,有许多的情况是,学生寻求政治上非常具有影响力或非常富有的导师,因为他们想要获得一个门路。如果仅仅是说,「我找这位上师是因为他很富有」,这倒比较容易处理;最糟糕的是,当它混杂了对于获得证悟或学习灵性知见的期望,那情况就会变得不清不楚,变得很困难。事实上,如果你的发心是那样,那么你就不是真的在寻找一位善知识、一位灵性友伴;你真的不是,虽然你认为你是。在那种情况下,你只是在寻找一个一般的朋友,而非一个灵性上的同修。
或许你不被政治力量、财富或影响力所吸引,但是你们其中某一些人,也许自己也还未察觉到〈这代表你还未全然坦白〉,你身体里的某种贺尔蒙将你推向某位特定的上师。许多情况像是这样:这位上师很有吸引力,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也许是因为她很有女人味,或他很有男子气概,或他很像一位父兄,或者他是性幻想投射的对象;如此种种!就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贺尔蒙,在你不自觉的情况下,彻底改变了你对上师的认知。
我们许多人是很孤单的,孤单是一个大问题。我们都非常孤单,举例来说,如果我给你看一枝笔,然后问你:「你能看见我所看见的笔吗?」你会回答:「是的,我看见这枝笔。」但是往下探究,事实却不是如此。你永远看不见我所看见的这枝笔;除非证悟,你的确永远永远也看不见我所看见的笔!这代表你的所见所感仅只是你自己的经验。基本上,我们无法分享任何事!这听起来很恐怖,不是吗?
于是,你生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动机:出于孤单寂寞而寻求上师。我并没有对此作任何评断,也没有说这样是好或不好;我们都不知道。如果刚好你身体里的贺尔蒙改变,其中一个原子突然产生分裂,促使你被某位上师强烈地吸引,而他正巧是一位伟大的上师,你怀抱着热情走向他或她,于是,这位上师给予你教导,而你也感到受用,可能你便因此证悟了;这一切多亏了那个贺尔蒙原子。事实上,我们都不知道真相,我们也无从判断。我所要说明的是,这些都会发生。对我们而言,知道有这样的状况是挺重要的。
谈到灵性上的友伴,当我谈及灵性道路,我指的是像佛教这一类的修道,所以我不知道犹太教或基督教会如何阐释。当我们谈到灵性道路,我们不会谈太多关于此生的得与失。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是一位严谨的大乘佛教修行者,我们甚至也不讨论来生,我们讨论的是开悟。所以对于寻求上师的人来说,最理想的动机是祈愿证悟!寻求证悟应该是这个动机的驱策力量!
关注、影响力、同伴、友谊或有个人来跟自己分享等等,这些事情都不重要。有人能够引导你走向寻求证悟的道路,这才应该是你的动机的驱策力量。如果你有这样的动机,那么就极少会出错。
所以,寻求证悟的心愿才是主要的。但说比做容易,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对于证悟并没有兴趣,证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过我们之间也许有人很认真地看待证悟这件事,所以我们可能会比较强调它,但我们仍会把其它面向视为一种红利,像是财富、成功、关注、友谊、同伴或是有一个能和自己分享披萨的人。基本上,如果你有机会得到上述这些,你会把握机会,你会趁别人还没拿走的时候捷足先登!你们了解我的意思吗?你们不会放弃这些机会!但如果这样的机会发生在真真正正只在乎证悟的人身上,则不会有问题。对他们而言,没有这些机会也没关系。
当然,要这么做很难,因为我们有强烈的八风积习。我们喜欢被赞美不喜欢被批评,喜欢被关注不喜欢被忽视。当我们有着这样的动机,当我们希求的是赞美而非批评,是关注而非忽视,这就很难遇到善知识了。你关上了你的门,不让真正的上师进来;他们也很难对你说实话,因为一旦他们对你说实话,你不会喜欢听。可是,一个寻求证悟的人就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在这条修道上,你必须听真话,尤其是非常严肃的、令人痛苦的真话。
寻求证悟应该是你寻求上师的主要动机,当然这包含了许多事。如果你在寻求一位上师,至少智识上你必须明白轮回的或世间的生活没有价值。基本上,你必须改变你整个价值观系统。当你从世间的生活中还看见些许价值,你就不是在寻求证悟,至少不是真正的证悟。也许你只是在寻求一种虚假或暂时性的证悟,但那并非真正的证悟,因为你依旧被俗世的生活所吸引。
所以我们现在谈到出离。这里的出离指的并不是舍弃雪梨而去选择尼滨(Nimbin)〈注2〉;这不是真正的出离,虽然许多人认为这样是。或者有人以为过着资本主义者的生活、从事社会主义者的工作,这就是出离;也不见得如此。这样做只是懒惰,基本上是欺骗自己,让自己从这个轮回转移到另一个轮回。
我们现在谈的不是这种出离,而是真正看清楚这种无止境的世间生活并无任何实质意义。这个认知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沮丧,但我认为这是好的。我开始了解到沮丧是好的,尤其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我想这就是蒋贡康楚仁波切所说的:悲伤之心。
看清楚世间生活的徒然无益,会使你渴望证悟与解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其原因是,当寻求证悟成为你主要的动机,迟早会有一条路引领你到一位真的能够向你指出证悟之道的上师,因为你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你心中有数,你追求的是证悟,
所以当你寻求上师时,迟早会找到能够带给你证悟的上师。
有这样动机的修行者就像蜜蜂一样,飞来飞去寻找花朵,终究一定会找到。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像是苍蝇,如果有好东西,我们当然会吸吮;但途中找到的若是粪便,我们也还是照吸不误,我们不会想到花朵,因为苍蝇觉得粪便有价值。但蜜蜂觉得粪便很臭,所以自然而然只会飞向花朵。所以开展出离心真的很重要,其根本是渴望证悟,这应该是你心之所系、心之所愿。如此一来,上师的容貌、身高、体魄、学历、影响力、领导魅力或嗜好都不再重要了,他是否能够提供你证悟之道才是你最主要的考虑,其它都变得次要。现在,这些东西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都很重要,因为我们不是真正在寻求证悟,我们寻觅的是同伴、是朋友,而非善知识。
关于善知识的讨论把我们带到这个问题:要寻求怎样的上师?我们显然已经明白,理想的上师必须解悟知见。我们讨论的是证悟者,他或她是一位证悟者、一位持明尊者〈vidhyadhara〉〈注3〉。
持明者〈Vidyadhara〉和金刚持〈Vajradhara〉是最高的层次〈藏文称为rigpadzinpa〉,基本上,他们是解悟空性或至少是瞥见空性的人。如果你可以遇见并且亲近这样的上师,事情就不太会出错。
当然,道路总不时会出现一些隆起,但不完全是因为这些隆起,而是因为我们的轮胎有肿块,所以我们感到路的颠簸不平。
上师了悟空性是很重要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了悟空性者具有最真诚的慈悲心。举例来说,知道某种疾病并了解如何治愈它的人,最具有真正的慈悲心。但是,如果某人仅是在智识上了解某种疾病的症状,仅能在智识的层面谈论如何治愈它,那么他的慈悲心也就只停留在智识的层面上。
了悟空性的人,即使只是一丁点的了悟,都会明白痛苦的根源。不仅只是被公司开除或账单未缴的那种痛苦,还有真正的痛苦根源、所有问题的根源,这个人都了解。因此,证得空性的人拥有真正的慈悲心,这是很重要的。
此外,证得空性者的另一个长处是无所畏惧,关于这点,我将多作一些解释。无惧是很重要的,上师需要无所畏惧。你们读过吉美林巴的祈祷文吗?祈祷文中说:「愿我永不堕入传统世俗的期待里」,上师应该永远不要被世俗期待所俘。这真的是很困难,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平凡的喇嘛!我代表所有具染的喇嘛作此发言,我自己本身甚至不去想了悟空性这件事。但有的时候,虽然并非总是如此,当我读着伟大的吉美林巴的祈祷文时,我感受到冲击。尤其是身为喇嘛,我们不应该成为世俗期待的受害者。
无惧来自于了悟空性。不知道你们当中是不是有人知道恰查仁波切(ChadralRinpoche)或多竹千仁波切(DodrupchenRinpoche),我认为他们与卓扬创巴仁波切(ChogyamTrungpaRinpoche)这样的导师,都是无惧大师的最佳典范。这些导师从世俗面上检视有时并不太成功,许多学生很难真的被他们所吸引,因为他们不会投其所好。现在的学生只对那些知道如何协商的人感兴趣,而证悟空性、无所畏惧和真正慈悲的上师是没得商量的。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谈判桌,这就是标准。
如果你接受这点,并且以「我不谈判」的心态去接触他们,你会获得许多益处;但如果你以「我给你这个,你可以给我那个吗?」的心态去接触他们,那是不会有用的。
了悟空性是上师最主要的特质,了悟空性同时代表他们具有慈悲心和无所畏惧。除此之外,如果他们博学多闻、持守戒律、很仁慈,若刚好又是你的金刚上师,那么他还必须领受来自不间断传承的所有必要教导并且据此修行。这些特质都非常重要。另外,容易亲近、使用你了解的语言、有时间…这些特质都能具备,当然更好,但如果没有也没关系。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已经证得空性呢?因为只有证得空性的人才知道对方是否真的了悟空性;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只得相信一本制作精美的手册,「嗯…某某人今天要给个开示,我们一块去听听看」,或者依赖那些极度想要改变我们信仰的友人的话语等等。
但你们不要忘记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业力;业力在此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寻找一位上师有点像是寻觅一位爱人,我无法确实具体地对你描述什么样的爱人是你应该寻求的,我只能模糊地叙述。但在你寻觅的过程中,你很有可能碰见其它人。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如果你恰巧是一只蜜蜂,那你很幸运;如果你恰巧是一只苍蝇,那可就没这么幸运了。这是你必须考虑到的,业力在此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回到如何寻找一位已经证悟的人这个主题。我们怎么知道某个人究竟是否证悟了?身为凡夫,我们不可能由直接的认知得知某人是否证悟,所以我们唯一能判断的方法,是使用推理的逻辑、各种参考点与经验。
但我們的逻辑系統非常有限,這个有限的系統即所谓的理性经验。而这些所谓理性的、符合逻辑的判断并不真的可靠,因為我们大部分判断上师的方式混杂了许多自己的感觉。你也許不是对证悟真的有兴趣,甚至一点兴趣也没有,你只是非常非常希望获得同伴。
你寻觅的是一位mitra,一个一般的朋友,而非Kalyanamitra,一位灵性上的友伴。诸如此类的情况都使得理智地去寻找一位具格的上师变得很困难。
也许某种出离心(或许是希望过资本主义者的生活、从事社会主义者工作的那种出离心),使得你前往加德满都或西藏。在那里,你走进一间僧院,香炉很风雅地燃烧着,面貌纯真的年轻僧侣上下来回地走动。你推开主殿的门,里面的僧侣穿戴精致的僧袍与帽子、拿着铙钹与鼓器,正唱诵着颇具异国风情的调子。上方那个由八只雕刻的狮子所支撑的高大法座上,坐着一位上师,他戴着一顶肯定比棒球帽好很多的法帽!种种这些都让你以为:「哇!他就是我的上师!」
或者我之前提到的制作精美的手册,它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在压力繁重的工作中,你刚与同事起了争执,或正处于被开除的边缘。你晃进了一家健康食品店,在布告栏上看见一幅日本书法写着:想放轻松吗?请来这家或那家禅修中心。这种情况也会奏效。感觉是变幻无常的,或许你正以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身分积极鼓吹女性的解放。
「哇!有一位西藏的女喇嘛来了!」瞬间,证悟等等这些议题被抛往九霄云外,只因为要来的喇嘛是女的,而你是一位女性主义者!
对于那些刚接触佛法的人,如果你因为我说的这些看似严苛的话而感到沮丧,你必须要习惯。真的,学习佛法就是像这样,它是一个非常严苛的道路──你必须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地检视,直到没什么东西可留下来被批判!直到每一层皮都被剥光!这很痛苦,但我认为这是很有价值的精神保险。
现在我们正讨论如何知道某人是否具备上师的资格,我们只能依自己的逻辑、使用非常有限的分析方法。除此之外,我们别无他法,而上述的逻辑系统又常常沾染了各式各样的期待与感觉。感觉,这是我们一直在谈论的。「趋势」是什么?是「时尚流行」。我认为这些也都是由感觉所驱动。
纵使如此,我们还是有好消息:佛教中四项基本的正见,即我们所称的「四法印」,它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一、流行会改变,趋势会改变,感觉会改变,但绝不会有一天,某人发现和合的现象其实是永恒的;这永远不会发生。所有和合而成的现象一直都是无常的,过去如此,未来也将如此,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这是佛陀教法中最基础的部分。
二、所有源于自我的情绪,终将带来痛苦。绝不会有一天,有人发现源于自我的情绪其实带来永恒的喜乐;这肯定不会发生。
三、绝不会有一天,有人发现一种或两种现象是实有的、是真实存在的、是佛陀所错失的;这绝不会发生。
四、并且,也不可能有人会发现涅盘具有真实存在的属性;涅盘超越二元极端。
上述「四法印」永远不会改变,这是你的保险。它们不会改变,会改变的是我们挑剔的心。
所以我们需要听闻与思惟。你应该要研读与听闻教法,实际上佛陀给过一个忠告叫做「法四依」:不要只依赖人而要依赖教诲〈依法不依人〉;不要只依赖教诲而要依赖它的意义〈依义不依语〉;不要只依赖暂时的意义而要依赖它究竟的意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而且不要只依赖你的判断力而要依赖你的智慧〈依智不依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不要依赖任何人而要依赖教法。这些是有关寻找上师的话题,因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人,也许你会觉得有点矛盾。事实上,这看似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有关连性的。你将逐渐发现,在佛教里,上师这个议题不单单是就人而言,它指的是道路;上师应该被视为修道。
所以想要寻求上师的学生必须闻、思、修,这一定会有帮助。这会延展我们这狭小、受限、讲究逻辑的心,使它开阔与更加成熟。此刻,我们多疑的脑袋是受情绪主宰的、是趋势及时尚导向的,如果我们开始闻、思、修,这些倾向就会渐渐消褪。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甚至进行一些禅坐也会有所帮助。
之后,也许经过一年的听闻与思惟,当你寻找上师时,先寻找第一个特质。如果他学识渊博,如果他精通各种善巧方便,尤其最重要的是精通使你富裕──得到证悟这种财富──的善巧,那会很有帮助!
比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持守戒律。许多喇嘛不遵守戒律。戒律有三种层次。第一是别解脱戒,指的是有没有伤害其它众生,这点很重要。如果一个喇嘛伤害了其它人,他即是破了这个戒,尤其这个喇嘛又是比丘或比丘尼的话。他们必须要尊重这个戒,戒律很重要。
比别解脱戒更重要的戒律是菩萨戒。一位上师可以离弃他的学生吗?其实学生丝毫不需要担心被上师拒绝,因为上师是不被允许拒绝学生的,上师不能够拒绝学生!如果这位上师真的是一位持戒严谨的上师,即使只是离弃一个有情都算是破了菩萨戒!所以我们要问:这位喇嘛遵守戒律吗,不只是遵守别解脱戒也包含了菩萨戒?
除此之外,如果你的上师是金刚乘的老师,金刚乘的戒律绝对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位学问渊博的上师,更重要的是寻找一位遵守戒律的上师。而最重要的是,你可以有一位愚笨的老师,他学识不怎么渊博,或者一位不驯的老师,持戒也不是很严谨,但有一项,上师必定要具备的第三项特质,那就是慈悲。
上师必须要有慈悲心或具足美德。事实上,这些特质都息息相关,一位真正慈悲的上师肯定会持守戒律并且学识渊博。基本上,如果我们要为上述三项特质的重要性排序,根据帕楚仁波切,慈悲被认为是上师最重要的特质。
关于弟子的动机,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他们希求的应该是证悟。老师则必须具有让弟子证悟的证量,这应该是依止上师的主要目标。如果还有任何别的,你可以将它视为额外的好处。
在藏传佛教里,弟子们常有许多困惑,日本佛教当中可能也有。乔达摩的话语当然具有吸引力,然而东方文化——绚丽的印度文化、混沌的西藏文化、简约的日本文化、重条理的中国儒家文化——亦有其魅力。文化的魅力与佛陀的话语可能会混在一起,多数时候就像巴楚仁波切说的,任何一方文化魅力取得主导地位,人们就会远离了法的途径——佛陀的话语。
你们都持诵过《般若经》或《心经》,这些是大乘经典的精华,其中说道:“无眼、耳、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这里面没有仪轨的东西,与仪轨最相近的是般若波罗蜜咒。这当中没有文化的介面,然而,即使你存心以没有文化的方式来做,也找不到方法,而且也不是明智之举,除非你已达圆满(意指你已接受某个传统的完整训练),否则你无法在不依靠一位老师、一个传统、一种文化或教授的情况下阅读《心经》并且思维其中的文字,不依靠某种方式而想从中受益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重点在于不要将方式当成“法”。
我们更是无法做非黑即白如此分明的判断。如果你的西藏上师嘱咐你每天禅修前喝一杯酥油茶作为来自上师悲智的某种善巧方便,这就是一种为你开立的善巧手段,是你必须做的;当然,并非每个遵循藏传佛教的人都得学习如何做酥油茶。
总之,寻求证悟应该是弟子依止老师的首要目标。之后,对老师该生起的相应法,比如信任、虔诚、出离心、菩提心,应该就会较无困难地在我们内心生起。
我们先就虔诚心来谈论。大成就者萨惹哈(Saraha)(注4)将虔诚心定义为信任因、缘、果。比方说,如果你正在煮蛋,某些前行是你必须具备的,像是水、锅子、火。当然,蛋本身是最重要的元素,对吧?(而且蛋是代表我们自己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看起来很完美,却是全然封闭的。)接着,或许有个厨房会更方便些。你可以在大街上煮蛋,不过那样很不舒服,很混乱,而且可能无法把蛋煮得很好,除非这位厨师很老练。
我们如今都不情愿依靠厨师,对吧?然而如你所见,厨师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很重要,这是我认为上师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当所有因缘聚合时,即使你祈求蛋不要煮熟,这个祈请也不会实现;这个蛋会熟,没得选择。当我们煮蛋时,我们有什么?有“虔诚心”。当厨师、水、锅子以及其他缘分聚合时,我们得到一种特殊的信心。
为了发展这种虔诚心,你必须听从指示:你需要水来煮蛋。接着你可以为之思考,并且身体力行,这就是禅修。煮蛋时,主要目标是把蛋煮熟。修行的途径就是,禅修时或在一般的修道上,主要目标应该是证悟。
这一点意义重大,因此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它。当你体验到贪、嗔、嫉、慢等负面情绪时,你必须认识到——至少刚开始透过听闻——它们全都可以消除。如何能认识到这点?通过反复提醒自己:“这些情绪来自因和缘,它们并非俱生的本质或是恒常不变的;它们是和合的现象。它们可以被改变,端视我投入多大的努力。”接着发展一种信任感,无论情况多糟糕,出于因、缘、果的法则,它是可以被引导的。虔诚心如此重要,噶举传承说:“虔诚心为禅修之首”,这话非常有道理。
我之所以强调这点,因为虔诚心似乎带有某种负面的意涵,好像是不论老师在说什么你都要相信,而不去质疑或分析。但它应该存在于你最终说服自己蛋可以煮熟、情绪可以消除之主因。一旦你拥有那份信心,至少在智识上有那份信心,那么信任上师通常是比较好的,因为你没有太多时间,要觉悟之路是处在时钟滴答向前走,片刻不停留。
再比方说,如果你想学开车,首先必须打从内心相信自己能开车。你确认自己有两只手、两只脚、两个眼睛、一个心识,精神正常并且具语言能力,然后你要求某人教你开车,而且他也愿意。但随着你的能力而来的还有其他情绪,像是紧张、瞌睡或分心。假如你的善业将你领向一位认为你不够警醒的教练,他或许会告诉你开车前先喝一杯咖啡。那么你就不必回家去翻汽车使用手册,寻找哪里提到过咖啡。那对你不会有帮助,只会无必要地浪费你的时间。
其次,相信他有能力教你如何开车。现在只要照他的话去做,如果他说:“喝咖啡”,就去喝。如果他说什么别的,譬如:“用你的手操作刹车板,不要用脚”,你就去做。或许会有某些难以理解的指示,那是因为学生的缘故,而不是老师的缘故。驾驶学校的其他学生也许会怀疑你们两个在搞什么,他们也可能以为他在占你的便宜;然而你对他要有专一的、坚定不移的虔诚心。
我认为第二种虔诚心是浅易的虔诚心,事实上它令第一种虔诚心大为失色。我谈到两种虔诚心,第一种是了解你能开车,因为你拥有学习开车的一切特质,而且有位老师可以教你。第二种是真正遵从老师的指示,即使这些指示并非来自课本。第二种虔诚心似乎强大地超越了第一种虔诚心,那并不是好现象。
虔诚心是重要的,尤其是第一种,但那种你可能称为“盲信”的虔诚心也很重要,不过我宁愿称它“省时”的虔诚心——只管去做。为何要问那么多问题?一直以来,生生世世,你不断在问问题,而未曾有任何结果。因此只管去做就对了!如果你拥有第一种虔诚心,省时虔诚心自然而然会出现。让我再次提醒你,这一切都必须奠基于一件事:寻求证悟的愿心;它的确是根本的地基。
此外,我们还有别的,像是出离心。我注意到有些修行人缺乏第一种虔诚心,但他们具有某种出离心,这有可能导致变成虚无主义般的消沉。因此假如你经验到那种情况,想想第一种虔诚心:以寻求证悟为前提,信任你自己,信任某人。每当你遇到出离心太强烈却缺乏对自己的信任这种问题时,记得蛋的例子。
当然,存在主义的学生有另一种问题。他们也会消沉,但不是“无意义”的消沉,而是“无止尽”的消沉。我有许多学生堕入爱河,步入礼堂,他们来到我面前请求加持,我对他们致上我最深的祝福。但由于他们较为世间法取向,我会解释“三颗草莓”的概念向他们启发。起初你有一颗草莓,当然,它自己端坐着。接着你尝试把第二颗草莓摆在第一颗上面。不用胶水或牙签,这么做有一点儿困难,但有可能成功。然而,第三颗草莓不会轻易坐在第二颗上头。当你试图安置第三颗草莓时,连第二颗都倒下来。可是常见者就是相信:总有一天,第三颗草莓会坐在第二颗上面。试了好几百万次,经历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之后,当他们醒悟时已是五、六十岁,而第三颗草莓仍然不在第二颗上头。这就是我所谓无止尽的沉溺。真的很悲哀,因为人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庆祝了。
我想,我们在生活中努力经营着,像是跟家人朋友的关系、修行、影响力、金钱等等。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点,计划即使只达到百分之十,我们也应该庆祝,但常见者喜欢在第三颗草莓立于第二颗顶上时才庆祝。悲哀的是,许多电影、书籍描述第三颗草莓坐在第二颗草莓上的假象,而这些让某些常见者相信它总有一天会发生。
我不断告诉你们,证悟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尽管证悟应该是根本的地基,身为学生,你还得学着不去希求结果;那很难。郭仓巴尊者(masterGotsangpa)(注5)说过:“一旦你希求结果,对结果的那份渴望就是魔鬼的敲门声。”这里的“魔鬼”当然不是外在的什么,而是一种障碍。在禅修或任何你所做的事情上渴望结果就是目标取向。记住《心经》所说:无所得、无所失……不增、不减……
这其实意味着证悟不是一种结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倘若将证悟标示成一种“结果”,它将会妨碍你;相反地,证悟基本上是彻底解开所有纠结。到达二地无非就是解开初地的结,接着你拆解二地并到达三地。当你打开十地的结,我想那就可称为“证悟”。它不是一种结果,它是你的本质的一部分。事实上,结果取向是主要的障碍之一;它不仅是一种障碍,而且会引发障碍。事实上,寻求结果就如同一块会吸引障碍的磁铁,它让你的道路骚动发酵,产生极为强烈、经久、非常细微难以察觉的障碍,就如同酒的效应一样。
让我们再来谈一谈净观和金刚乘。首先,我想告诉你们,净观不应该理解成一种行为准则,这点很重要;净观不是一种规则。不幸的是,在传授金刚乘时,有时会提到行者应该对金刚上师具有净观,因而这听来像是金刚乘的戒律。
你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探讨净观。它应该被当成一种修持,意即你必须习惯它。身为初学者,你有时候会忘失它。你不要期望从一开始就有完整的净观,这并不可能存在。如果你有那样的期待,它将使你内疚;净观会造成许多内心罪恶感。把净观认为是一项你应该发愿达成的事而去修持之。
当你对空性有兴趣时,就会产生净观;当你像个法器般的能够接受空性概念时,净观就比较容易修持。了解空性基本上就是了解到,不管看到什么或感受到什么,都是你自己的诠释。那只是你的认知而已,在实相上它并不是那样存在。当你可以接受这个观念,不只在智识上同时也在实修上接受,你对空性的了解就会越来越接近。每当你作判断时,特别要告诉自己:“这只是我的认知,这是我有限的概念。”如果你能从最细微的事情做起,譬如一杯茶的好坏,一直到金刚上师的外表,你就能逐渐习惯净观。
我们不是在谈视金刚上师为佛,不是谈他身体金色,有多出的手脚和第三只眼睛。我们不需要假装,我们不需要创造新的现象然后把它认为是净观;这都是错误的。净观是,当你知道不论你想什么,尤其是与上师有关的,都是你的认知。归咎、责难和抱怨将会慢慢减少,当这些停止时,你的认知就会比较纯净。
在金刚乘佛法里,上师不只是个人,而且也是道,其目的是要认出究竟的上师就是我们自己的智慧心。如何显现出这个内在的智慧上师呢?透过突破“自我”的茧。外在上师是你在许多分析及深思之后所雇用的人,他的工作就是要破除你的自我;这是你的主要目标。你与上师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你与上师的互动对于这个茧造成多大的破坏。请记住,上师关心的事也必须是要摧毁学生的无明。基于这样的目标,上师可能叫你做各种狂慧的事。对什么来说是狂慧的呢?是对破除自我来说是颠破,是平时不能接受的。你应该做做这类事情,因为这是最好的治疗。
除了上述之外,当然还要以礼貌、尊敬和谦卑来对待老师;这些都是一种庄严。如果没有这些,礼拜及类似的事情就只是这个茧另外一层越来越厚的包覆,厚到需要另一种破坏。每件事都要回到想要达到证悟的动机上,每件事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有关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存在着许多误解,特别是,当金刚上师告诉学生去做任何他所说的事情时。这不代表有神论或独裁,这是一个相互的协议。作为一个学生,你想让智慧显现,老师同样也想这么做;这就是你和老师之间的协议。基于这个协议,你们一起同心协力。如果你们没有这样的协议,那就很难办了。
“金刚上师”和“近根本上师”这些名词是非常金刚乘的语言。当然,大乘确实也有亲教师或教授师这样的观念,但是大乘的老师主要是向导、家教、教练;而在金刚乘里,他(她)可以化现为教练,但更多时候他显现为“道”本身。在实修上,这一点更明显。在大乘的传统里,从来没有“融入”相应的法门,就是将自己融入上师的心,或上师融入于你。
不论如何,在所有的教乘里,尤其是大乘和金刚乘,主要的上师——如果没有错误——是指我们心的智慧面向。大乘比较强调心,而金刚乘还谈到“脉”、“气”、“明点”,这可粗略解释为脉、风息、心识。脉、在脉中流动的风息、以及对它们有很大影响的心识,这三者是不可分的。
这样想:“脉”有点像是笛子,“气”是在笛子里面流动的风息,吹笛子的人则是“明点”。现在笛子生锈了,而且里面长了很多菌类。一些气孔被太多的汉堡、太多的负面情绪、太多的熬夜给塞住了;各式各样的障蔽塞住了我们身体的整个结构。
所以,外表上我们透过瑜伽试图改变它。瑜伽的精要就是坐直,采取一个良好的姿势。通过这么做,我们尝试去练习吹笛。接着我们试着调整风息,不过风息非常不纯净,而我们的认知很有限——好的、坏的、高的、矮的——因为笛子的气孔被塞住,里面又有那么多的菌类滋长,因此,气息在内部的流动非常不稳定。借着清理笛子,我们的串习慢慢开始改变。
根据金刚乘的教法,通过福德,上师示现在你面前。基本上,你自己的智慧心反映出外在上师,所以就有更多的理由要听从他;毕竟,你是听从你的真实本性。上师,那个吹笛子的人,无异于你的智慧心。
我们说“服从”是什么意思?我们真的不需要害怕某个外在实存的吸血鬼。基本上,那是你自心的认知所投射出来的,它由一位称为“福德”的译者进行诠释。如果福德不具,你的心将会把这个人诠释为某个阔谈正义的自大混蛋,而且相信你也不会把美好的周末浪费在他身上。
那么在金刚乘里“向上师祈请”是什么意思?它真正的意义是与你的真实本性保持联系,没有别的。但我们总还是会回到一个问题:“外在上师是必要的吗?”那么让我们把上师看成一面镜子。搽口红的时候,为了看见我们的相貌,为了可以好好地把口红涂在嘴唇上,我们使用镜子。同样,为了真正见到这个内在智慧,也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我们用外在上师作为镜子。
技术上来说,金刚上师是某个给你金刚乘灌顶的人,尤其是四灌顶:宝瓶灌顶、密秘灌顶、智慧灌顶、句义(文字)灌顶。如果某人给你这些,那么他就是你的金刚上师。但有些学者不同意这说法,他们主张上师是将心的本性介绍给你的人,然后你因此而认识了本性。近来有很多人介绍心的本性,但不是每一位的介绍都发生作用,有时甚至没有听进(听者的)脑袋里。金刚上师或许会说些什么或什么也没说,但他应该会让(你的)整个系统暂时停止运作。甚至整个系统可能只停止半秒钟,然后你有些纳闷了,如:“昨天、今天、明天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有昨天?为什么有明天?工作日是什么?周末又是什么?”这几乎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每件事都停止,但它不像是酒醉或服药过量的感受。而是你会非常清楚地觉察每一件事,意识到每一件事,鲜明又活跃,但正常的系统停止了。当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或许,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家伙就是你自我的刺客了。
062 心灵自由 2013-05-30 08:29
心灵的运动家
作者/ 丹‧米尔曼
第一篇 了解游戏的规则
训练,是所有运动的主要步骤,我们可以用登山来比喻它。山顶代表你的潜能。不管你选择什麼样的道路,手边最好都能带著一幅完整的地图—一幅能看清楚目标所在位置的图,他会告诉你一路上会有什麼样的障碍,以及如何才能到达你的目标。实际的观点,以及对努力激发潜能的深刻体认,能让你在选择课程及训练上做出最明智的决定。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章 自然的法则
大自然的行事方法是最单纯、最简单的,但是人类却喜欢复杂及虚假。—老子
十五年来,我全力投注於体操的训练。即使它让我非常辛苦,而且进步似乎非常缓慢,永无止境,所以我為自己设定学习的步骤。一开始先站在心理学的观点,阅读有关动机、形像、催眠、条件及态度等训练理论。虽然我的认知有所成长,但只是零碎、片断。在广泛的阅读有关东方禪学、忍术,开拓我的眼界之后,仍旧缺乏一些我所寻求的知识。最后转而依靠我的直觉,来感受我所寻求的解答。与成人比较起来,小孩的学习速度是比较快的。在我看著我的女儿荷莉在玩耍时,我试著去发现她是否拥有一些大人所欠缺的优势。
有一个星期天,当我看著她和猫在厨房玩时,在她们俩之间来来回回的观察,思绪突然清晰,一个有关潜能激发的理念就在我的心中慢慢形成——不仅仅是有关生理方面,就连情感及心理方面也一併解决。我注意到荷莉玩的方式,轻鬆、不经心,就像猫一样,我领悟到,每个人在本资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大人却比他们多承受心理、生理、情绪上的干扰。之后,我去散步,观察风、水、树、动物的力量及它们与大地的关联性。首先我注意到的是,植物一直努力的朝太阳生长茁壮,随风摇摆,河水却顺势流下。
在走了许久之后,大自然的神秘面纱也随之掀开,我的思绪也愈来愈清楚。看到树随风摇曳,让我明白不要一味的反抗的道理。滴水穿石,显示出应该顺应时势,随遇而安。我看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瞭解平衡的真义。四季的变换,让我知道生活中自有其秩序存在。这时,我才知道社会已经让我们逐渐远离自然,远离自由的感受,本能的表达方式;我的小女儿,虽然她年纪还小,却知道事情该怎麼样就怎麼样。 这些想法看起来似乎颇富诗意,不切实际,但在我独处(洗热水澡,享受著水波冲刷在身上)的时刻,所有的事实像拼图般一片片拼凑起来。我的心非常平静,处在一个虚无的世界,然后,一个明显的事实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脑中:「自然法则同样适用於我们的心灵及情感。」这对你来说可能不算什麼,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顿悟。
瞭解到自然法则同样适用於我们的身体,这让我觉得所有的事都完全的改变。我的世界开始步上轨道,我不再视训练的目的只為了锻鍊身体,而是一个身心合一的挑战。我领悟到原来那个我将身体视為纯生理的世界已经改变了,他们现在以一种更具活力的方式活动著,并且富有一种更细緻的力量。这个崭新的方式更加确定我与自然法则之间的连繫,我的心灵训练就此开始。 剩下的工作,就是将此一认知落实在训练过程中,如此一来,不但能唤醒潜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亦即可享受到训练的成果。训练成為生活方式的一种,运动的游戏规则已经成為生活游戏的完美典范。
第二篇
中国先哲所谈论的有关生命之河,朝生暮死的脆弱蝴蝶,随风摇摆的树,都显示出大自然的法则及人类的智慧。所有杰出的大师都有共识:一个成长的生命意谓著其人生经验、智慧与大自然的法则,和内蕴的赤子之心合而為一。
為了以自然的方式进行训练,我开始实践下面所提及的课程及大自然法则。
目标一:不要一味的反抗,以下四点教你如何看待生命中的事物:
‧顺其自然。地上的石头看起来虽然毫无生气,没有什麼选择餘地,但其实它也是被动的顺著大自然的法则运行。
‧忽视及无知容易造成意外的发生。缺乏人类观点的人,对其无知并无任何助益,他们只能凭直觉行事。
‧反抗将造成骚动。我们常常试图反抗或是挣扎於生活的运行轨跡。反抗会浪费太多精力,造成不安。
‧善用自然界的万物,并且与自然合而為一。就像鸟儿乘风而行,鱼儿顺水而游,竹子因為承受著雪的重量而弯曲,我们可以善用自然界的各种力量,这些才是不要反抗的真义。自然法则可以用各种的形式表现:「勿逆水行舟」、「 顺其自然」、「物尽其用」、「化危机為转机,化阻力為助力」。 随著体力的日趋转弱,藉著心灵运动却可以提高心理与情感的层次。不反抗要比消极的保持沉默来得正面许多。顺势而為,善用周遭的资源,便能够提升灵敏度及智慧的需求。大家要知道,内心的转换与大自然的结合,会比外在修鍊成果来得重要。在高尔夫球员的心裡,自然而然便会考虑到风吹的方向、草皮的生长方向、空气的湿度以及地上的坑坑洞洞。他们会利用地心引力的原理,以轻鬆的节奏,做出自然的挥桿。体操选手则会将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加以融合。网球选手则学著善用球场的结构,製造出最有利的机会。「征服」是不反抗的反义词,好斗的心理会使世界上的混乱更加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抗拒改变,反而会抑止我们的成长。
巴布‧狄伦(Bob Dylan)曾经说:「人如果不是忙於新生,即是忙於死亡。」
毛毛虫总有变成蝴蝶的一天。 ——Richard Bach
在心灵运动家的心中,已经不存有一丝一毫的对立想法。他们视其敌手為老师或是竞赛的伙伴,因為他们会激发自己最佳的能力,他们对敌手来说亦是如此。 在没有对立意识的情况下,对手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对自己非常有益。这个原则在柔道、太极拳及合气道中是眾所皆知的。借力使力、以柔克刚,能够吸收、抵销、化解所面对的强大力量。就让我们将这项法则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吧!
融合—武术中的不衝突原则
试验一 站在你朋友的前方,全身绷紧。在反抗的情况下,让朋友推你一把。你会有什麼感觉?会有什麼反应?当朋友从后方推你时,你会有抵抗、失去平衡及控制的感觉吗?第二次他推你的时候,将一隻脚放鬆的放在后面,让你的身体随著你同伴推你的速度移动,不要有任何的反抗。你有什麼感觉?你有没有感觉到协调与一致性?只要你专心、自我控制,你便可以顺著你的同伴要你去的方向而移动。
试验二 将你的右手、右脚朝向你的朋友,双脚触摸地面,腹部慢慢的呼吸,逐渐放鬆。保持平静及祥和的感觉。当你保持著这种情绪,请你的朋友从离你十英迟远的地方向你衝过来,抓住他伸向你臀部的右手。 在你的朋友要抓住你的手时,快速的移动到他的背后,这样子他往前衝时就会扑空。这样一来,在你轻轻的转到他身后时,你不但保持自身的平衡与控制,还能让你的朋友因此失去平衡。
试验三 这种合气道的方式同样适用於潜在的言词对立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与其逞口舌之快,不如以合理的方式来说服别人,赢得这场争论,同时也可以避免正面衝突。仔细聆听对方的想法,瞭解他们的价值观。然后礼貌的与其沟通歧异之处。如此一来,你可以学会在遭受攻击、或是在生活中面临问题与困难时,能以四两拨千金的方式解决问题。记得,只有你才能够在你的生活中製造纷争与衝突。你是可以透过非对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
勿一味的反抗 在柔道中,有时想得太多的人反而是被摔出去的人。胜利是属於那些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很平静的人。——Robert Linssen
当心中愈是存在著反抗的心理,就愈容易有挫折感。我们大多数的人都会试著对生命中所发生的事挣扎一番,或是和环境对抗,而不会顺著事情原来的样子走。反抗所造成的骚动,将使我们在身心及情绪上感受到莫大的压力。压力是一种痛苦的微妙感受,它意谓著事情有了差错。如果事情没有照著它原来应要走的路子而行,就仔细倾听身体所要说的话吧!如此一来,你会比较容易平抚生活中的困境,不至於怨天尤人。
运动家常常藉著尝试来改变自然的运行。但是「尝试」这个字,面对挑战来说稍嫌势弱了一些。在尝试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很紧张,某些尝试有时本身就是造成错误的主因。大多数依本能而行的行动中,我们会忘了所谓的尝试。有些事,例如:走到冰箱前打开冰箱、写信或浇花,根本不需要一再尝试才能做到,它是很简单、很自然的行為。但当我们面临到一些比较大的挑战时,自我怀疑的程度提高,就会开始產生那些试验。 当选手们处於压力之下,就会开始尝试,但是同时也会因此而开始失势。庄子即发现到,一个射手在為兴趣而射时,表现得很完美,但是如果要他瞄準扣环,他会开始紧张,如果要他為了金牌而射,还可能因此将目标看成两个。
如果你还是觉得很难想像,就想像自己正走在离地几英吋高的四英吋木板上。这对你来说并不困难吧!但是现在,把高度加高到十英迟,底下是鱷鱼池,尝试开始变得困难许多,此时你便会开始紧张。在我们的心中同样也有一个类似的难关。当我们想开始尝试某件事时,潜意识中总会有一些反抗意念的存在。你可以站在生理学的观点来做一个试验,当你试著伸直你的手臂时,你会发现你的二头肌和三头肌都会绷得紧紧的,这就是你自身所產生的反作用力。运动家在做训练之时,肌肉会维持在紧张的状态。食疗者以控制饮食的方法来加速健身的进行或是增加所流失的养份。高尔夫球选手如果试图用力击球,反而很可能将球击至沙坑中。一个内外兼修的运动家一定要懂得事半功倍的道理。在一场竞争激烈的比赛中,他们瞭解一切顺势而為的道理,这听起来似乎很抽象,但是在生活及武术竞赛中却有许多的例子,能够验证这种压力下所產生的美感。
赌注愈大愈冷静,心思愈清澄,身体也就愈放鬆,而变得无懈可击,合气道的始祖——Morehei 及Uyeshiba
即是如此;即便是八十岁的高龄,亦能面带笑容,轻轻鬆鬆的化解对手锐利的剑势,并且用扇子轻轻拍他们的鼻子。John Douillard博士在他的《Invincible Athletics》(无敌运动员)一书中解释如何使用一种无压力的方式,来应付复原过程中所需面对的週期性挫折及疲惫感。身体和心灵的修鍊是採取一种简单、轻鬆、自然渐进的方法,让我们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也能处之泰然。在这种方式下,让训练充满乐趣,并且使训练中的每一刻都能感受到那股兴奋的感觉。他们知道如何避免心中那股反抗意念,以及伴随训练而生的挫折感。如果你想让孩子跟著你的脚步,轻轻拉著他们的手,柔柔的推。如果你突然用力拉,孩子反而会脱离轨道。我们的潜意识也是如此运行。在诱使马儿跑时,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红萝卜引诱牠,胜过用棍子逼牠,在潜能激发上也是如此。在打高尔夫球时,不要一味的只是击球,而是让球桿自然的挥出去。如果你是一个体操选手,集中注意力,让身体自然的旋转。如果是打篮球,就将球擦板投入。在生命中,设立明确的目标,做万全的準备,事情自然水到渠成。竹子知道顺风生长,心灵运动家却有能力推动风车。秉持「不过度坚持」的原则,将有助於人际关系的自然发展,同时也踏出内修的第一步。
063 心灵自由 2013-05-31 13:45
世界因你而改变
陈寿文
《明日之神》是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系列著作中的第七部,它宣告人类即将在地球上创造一种新灵性(New Spirituality)。新灵性让人类表达那种追寻与体验神圣的自然冲动,同时不必相互指责对方误入歧途,不必以神的名义相互仇杀。在未来三十年中,人类的基本理念将发生积极向上、催人奋进、重塑一切、由内而外的巨大转变,人类的历史进程将由此改变。
该书不是讲述什么新的智慧,而是要重复我们未能认真倾听的智慧。同时邀请读者肩负起改变人类历史的使命,内化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智慧;不只是再次听到它,而且要接收消化它。
明日之神不是“新神”,而是对当前之神的全新理解。一个扩展的概念,一种更深的觉悟。老道理需要换种新的说法,老智慧需要以新的方式分享,以便道理能被听到,智慧能被领悟。
该书描述了当新灵性覆盖人类社会的体验与架构之时,它将产生怎样的结果,特别是在宗教、政治、经济、商业、教育、人际关系、性等领域。在新灵性时代,社会成员将明白什么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将知道如何达成那种决心——同时不必争吵、反目成仇或争斗不休,更不必诉诸暴力冲突。自由的信息将激发自由的体验。企业和商业的目的将被改变,从创造利润变成创造财富;财富不再被定义为占有和权力,而是享用和快乐。不成比例地把持财富和资源的情形将消失,赤贫的现象将不复存在。每个人拥有基本生活条件和生存能力的权利将得到认可。
失败是一种幻觉
当今社会,许许多多的父母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工作事务中,孩子被放任自流,只能沉湎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面前的屏幕上——电视屏幕、电脑屏幕、电影屏幕。屏幕屏蔽了孩子们生命。这种屏蔽的过程使得孩子们远离现实,将他们放入一个想象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存在于电视制片人、电脑程序设计者、电子游戏创作者、电影工作者的想象中,是这些人在教导孩子们。
而在新灵性时代,明白之神将教导孩子们,恐惧与内疚是人类仅有的敌人、爱是真正存在的一切。永远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在神的王国里并没有失败,只有努力。努力是真正重要的、真正有价值的,每一分努力都使生命向前推进,而前进是生命的渴望。
明日之神将教导孩子们,没有不足,只有充足。孩子们不必力争成为最好、最聪明的人,不必为了在生活中成为胜利者和免做失败者而残酷竞争。没有失败者,只有迷失者。没有人会永远陷入迷途,每个人都将在某一天找到回家的路、回归爱的路,而且对那些迷路者,不是嘲笑、评判、谴责,而是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指出一条回家的路。
在人类转化的过程中,教育是需要使用的最重要工具。掌握权力及依附权力的人对此心知肚明,故而他们千方百计削弱或控制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控制人们的方法就是控制人们的思想,而这样做的最佳方式是从年轻人开始。把他们送进同类的学校,教给他们同样的东西,让他们对其他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告诉他们,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东西的愿望是不可取的。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资料,是对他们进行连续不断、潜移默化的文化灌输。
旧教育的重点是劳动。劳动本身除了生命过程和维持生计外,什么也不关心,以致到了出世的地步“。阿伦特用“劳动的动物”(animal laborans)来形容人数众多如汪洋大海般的自我隔离和被隔离的人,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是处于社会的边缘,而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和中坚。他们埋头从事保证生活必需品的活动上,专注于维持生计,把最多的时间放在与身体有着直接关系的活动上,乃至形成这样一种风气:谋生赚钱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最为通行的真理,除此而外的其他活动比如艺术被看作是缺少正当的理由,是游手好闲。由“劳动-消费”构成的链条,和一个人新陈代谢的生物循环(biological cycle)是互相生发的。在消费的活动中,人的其他方面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发挥,占上风的仍然是人的本能意志。消费到来的快乐只是一种酒足饭饱的满足且很快就会过去。
而新教育的重点是创造。 教育的方式不是创造学校,而是创造学习环境,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比如读书会,学习小组,让“老师”像“学习”一样进行研究探讨。你不必懂了所有的一切才去教授它,你只需去了解更多,而且将你的成长过程与他人共享。在学习小组里,你的工作是引导出他人的智慧,而非将你的智慧灌输给他人。要引导出他人的智慧,你需要一无所知。
《与神对话》到了第七部,开始从除旧到立新了,成了未来学著作。阅读中,脑海中不是会出现另一本书。
宝瓶同谋
在占星学看来,人类正从双鱼进入宝瓶时代(The Age of Aquarius),人类的心智在宝瓶时代将得到真正的解放。人心开始朝多元化开放,对于别国的文化、原住民的文化也开始有学习的热情,尤其重要的是个人内心的成长和灵性的擢升。人们开始能活在当下,真的去参与生活,而不只做过客就满足了。此外人们也逐渐觉醒到对生态环境的短视所造成的后果。
《宝瓶同谋》就是对这种集体意识变革的全盘勾勒。作者玛丽琳•弗格森(Marilyn Feguson)被誉为意识研究领域的大祭司。在1990年的某篇杂志访问稿中,记者曾经问玛丽琳为什么要替此书取名为《宝瓶同谋》?她表示采用“宝瓶同谋”是要形容她所亲眼目睹的现象——从1976年开始,她观察到很多人的价值观都在产生剧变。这个现象是积极的、正面的。她发现许多人共同在谋划一个更人道的社会,建立一个更和谐的世界。
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充满了诡谲。又实际又超越。重视启蒙、权力、依赖,也重视神秘、谦卑、个人主义。既是政治而又非政治。现代历史里面,医学、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乃至于政府,都感染了这种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特性是,凡是运作流畅的组织,都不再制造阶层结构,也反对教条。对于变革,我们只能助一臂之力,不能抑制——此乃这种精神运作的原则。
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认为:“很少有别的书像这本书一样,将我们私底下想的事情这么清楚地形诸文字,表达出来。真正的天才能说出你心里的话,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些话。《宝瓶同谋》的“才华”也就在这一点。《大趋势》讲的是社会的变革,《宝瓶同谋》讲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灵魂的变革。”
而胡因梦说:“这绝对是一本重量级的好书。凡是想从理性和科学的角度去了解意识变革的人,此书绝对是不可不读的“新时代手册”。玛丽琳•弗格森的研究精神是正在觉醒的台湾最需要的,这份精神能帮助我们打破普遍存在的迷信、权威崇拜、教条主义、传统的包袱和各种扭曲的观念。作为一名新时代人,我们必须经历这场理性的洗礼,才能带来“清醒”的慈悲和人道精神。”
Conspire(同谋、共谋),就其原本的意义而言,意指“在一起呼吸”。这是一种紧密的结合。
“宝瓶”这个古代黄道带上的水瓶象征的是盈满,是亘古饥渴的解除,所以“宝瓶同谋”是一个很贴切的象征。宝瓶同谋者遍及各等收入及教育阶层,从最卑微的人到最高阶层的人都有。当然,他们大部分并非一开始就说要改变社会的。可是他们后来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种革命。他们一旦渴切地开始个人的转变,便开始重新思考一切事物。 这个运动看起来大胆而浪漫,可却是一连串历史事件发展的结果。它是非常理性的。不分男女共有一个密谋,他们的新展望推动了一种重大的变革风气。
宝瓶同谋采取的是一种宽广的历史观,一种深刻的自然手段。宝瓶同谋是另一种革命,有另一种革命党。这个革命党想做的是转化很多人的意识。等到这些人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造成社会的更新。 “我们不能坐着等世界转,”哲学家布鲁托说,“等变革发生时才跟着变,等革命来带我们到新方向。我们自己就是未来。我们就是革命。”
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15:30,野兽爱智慧
064 心灵自由 2013-06-03 10:26
来源:《超越自我之道》
第三十二章 濒死经验
肯尼斯·兰恩
肯尼斯·兰恩(Kenneth Ring)博士是康乃迪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国际濒死研究学会的前任理事长,著有《死后的生命》和《欧米茄计划》。
当某个人说自己幸存下来并有濒死经验时,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经验呢?要透过文字来了解这种经验的最好方法,可能是让你想象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是,必须先了解两个重要的前提,首先虽然这些经验倾向于遵循一个共通的模式,可是在界定原型模式时,就经验的种种内容而论,是由各式各样非常不同的濒死经验所产生的。简单的说,就是有些人的经验比别人更为完整。第二,当一个人进入较深层的濒死经验时,在经历基本的“主干”经验后,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分支”。我们的目的是让你想象一个沿着最常见分支之一的方向进行,经历大致完整的濒死经验。
一开始的感觉可能是极度平安和非常幸福的感觉,你不会感到疼痛,也不会有任何真正的身体感觉。你可能会意识到一种透明、清晰、纯粹的寂静,完全不像以前经历过的任何经验。你可能会直接体认到,不管那是什么,在这种全然弥漫平和的气氛中,你是绝对安全稳妥的。
然后你开始对环境有一种视觉上的觉察,你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你(真正的你)是从上方往下看每一件事物,你的身体在“下面那里”,周围环绕着一群关心你的人。事实上,你一生中不曾有过那么好的感觉,你的知觉极度生动清晰,你的心智好像以极为清明的方式来运作,你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充沛活力。
突然间,你的注意力被一个如天鹅绒般柔软光滑的诱人黑暗所吸引,你发现自己通过这个黑暗,虽然你没有身体,却毫无疑问地有移动的感觉,随着你的移动,你意识到这个黑暗是一条通道的结构。
随着你接近通道的终点,开始看见一个光点,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明亮,有如璀璨的光辉,它是非常耀眼的亮光,金黄白色,却完全不会伤害你的眼睛,你从来没有经验到这样的光亮,好像看不出光的来源,却可以涵盖你面前的全部景象。随着越来越接近光亮,你开始被最强大的浪潮淹没,只能将之描述为纯粹的爱,好像可以穿透你存在的最核心一样。这时心中完全没有任何念头,只是完全沉浸在这道光中。所有时间都停止了,这是永恒,这时完美,你在光中再度回到家中。
可是,在永恒的完美当中,你开始或多或少把这道光联想成一种明确的灵体,它不是一个人,却是某种存在,你无法看见它的形体,可是你的心灵却能联结到它的意识。这个灵体告诉你必须做出要留下来还是要回去的决定,虽然这个思想在与你沟通,可是你突然看见好像有数百万个同时发生却又清晰鲜明的影像,那是你一生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并没有批判的感觉,可是当一生的织锦在面前展开时,你领会了一生的重要意义,你完全清楚自己必须回去,因为你的家庭,特别是你的子女,还需要你。
这是你超越性觉知的最后片刻,下一件事就是你发现自己躺在加护病房中,承受极端的痛苦,无法说话,可是能忆起刚才发生的每一个细节。
你很清楚这并不是梦境或幻觉,也不是单纯出于你的想象。这段经验完全真实,而且绝对客观:比生活本身更真实。你希望能和某个人讨论这段经验,却找不到恰当的字眼来描述它,你所知道的,只是这个经验是你所遇过最深邃的事情,你的一生与你对一生的认识,与以前再也不同了。
这是一般常见的深度濒死经验及其后续经过的情形,不管怎么样,许多人会说:“就好像死了一样。”当然了,仅仅是详细叙述这种经验,只会引发许多关于实证和诠释的疑问,并不能提供任何关于死亡的确切答案(可能除了那些经验过的人),更不能解答在身体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不过,最近已对这些经验进行了许多研究。
濒死经验的变数与诠释
这种经验到底有多常见呢?以一百个临床判定死亡又幸存过来的病例而言,有几个人会有濒死经验呢?
早年的研究认为答案大约是40%,而这个估计也得到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的支持。大多数人在濒临死亡的危机后,什么也记不得,可是在那些有清醒记忆的人所报告的经验中,有非常高的比例符合(至少是部分符合)上述濒死经验的原型。少数人才有的独特经验则通常像是幻觉,同样的,只有极少比例的人是负面的经验。
还有一个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造成一个人濒临死亡的原因,会不是影响其经验?整体来说,这个模式似乎非常明确:不论一个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接近死亡,一旦开始展开濒死经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变化,会显示出前述的形式。除此之外,关于自杀所造成的濒死经验,也同样符合原型模式。
如果不同的情境对濒死经验并没有显著的影响,那个人的特征呢?某些较容易有这类经验的人,是不是因为社会背景、人格特质、先前的信仰,甚至原先就有关于濒死经验的知识,所造成的呢?到目前为止的研究仍然显示个人和社会因素并没有什么影响。统计学上的变数,比如性别、种族、社会阶层或教育程度,也都与濒死经验的形式和发生率没有关联。同样的,也没有具备哪一类心理特质特别容易有濒死经验。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发生原型濒死经验的比例,并不比有信仰的人少,只是他们倾向于对濒死经验做出不同的诠释。最后,原先具备濒死经验知识的人,并不会因此增加濒死经验的发生几率。
按着我们要面对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濒死经验的普同性,我们必须承认这一方面的研究仍然做得不够,这一点非常可惜。不过,虽然有某些程度的文化差异,还是有某些普遍性的固定现象,比如离体经验,通过黑暗达到极为明亮的地方,以及与“神圣”的存在相会。
最后,我们要讨论一般对濒死经验的解释。有许多互不相容的理论,这些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生物学的、心理学的,和超越性的,不过有很多解释并不一定局限在某个单一的观点里。生物学的理论倾向于简化的解释,可是通常会违反幸存者的看法;而超越性的理论则倾向于无法以实证检验的解释,但符合幸存者自己的诠释。大部分心理学理论的解释则落于前两者之间。
十年来关于濒死经验的研究,完全无法得到任何普遍被人接受的解释,除此之外,我最近试图证明,环绕着解释而有的议题,可能比许多理论家所以为的还有复杂许多。
濒死经验较重要的意义既不在现象学,也不在经验的变数,而在于其转化的作用,正是这些作用向我们提供一种方法,将之与某种广大的进化趋势结合起来,这种趋势似乎正把人性推向集体发展的下个阶段。要了解这种联结的基础,现在就必须探索从濒死经验存活下来的人在生活、行为和个性上的改变。
濒死经验的转化作用
最近关于濒死经验的研究,越来越着重于濒死经验的后续效应,显示出一整套一致而令人感到兴奋的发现。首先,濒死经验本身似乎遵循超越要素的共通模式,而后续的转化效应似乎也有一致的模式。其次,这种改变模式的作用非常正面而有效,或许可以将之诠释为人类高等潜能整体性觉醒的指标。要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诠释,并提出其可能的进化意义的基础,就需要回顾我在1984年研究所得的发现。
这项研究检视了三种主要的后续效应:一、自我概念和个人价值观的改变;二、宗教或灵性倾向的改变;三、心灵觉察的改变。从这项研究可以描述出什么心理图像呢?
首先,在个人价值观的范畴里,濒死经验会使人对生活产生高度的欣赏,不但会对生活的自然之美产生较大的反应,也会明显倾向于热切地看重当下,而对过往的不满和对未来问题的担心,都会趋于减少。结果这些人就能更完全地投入现在的生活,投入当下的瞬间,以至于自然提高对四周环境的注意,并产生更新的知觉,他们也更欣赏自己,一般说来会觉得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在大部分例子中,他们并不是出现自我膨胀的迹象,而是能接纳自己的原貌,有时他们会归功于“从光中”接受到巨大的肯定感。
濒死经验之后最明显的改变,可能就是更加关怀他人的福祉,这是非常广泛而重要的范畴,包含了许多不同的面向,在此我只能简单扼要地摘录其表现的主要形式:更为宽容、有耐心、对他人慈悲感,特别是增强了表达爱的能力。事实上,在濒死经验之后,会倾向于强调分享爱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人生的基本价值。除此之外,他们还会觉得强烈地想要帮助别人,对人类的问题有更深的洞识,并且对其他人有更深的了解。最后,他们还表现出对别人无条件的接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能以这种方式接纳自己。就某种意义来说,或许可以把这些改变的特性,描绘成更能欣赏别人,就此而论,它可能代表一个普遍受到肯定的要素的不同面向,而这个要素会因为濒死经验而得到强化。
其他价值观会因此而明显持续地减轻,例如,物质的重要性、为成功而成功、让别人有好印象的需要,全部都会消减。整体说来,以人为导向的价值观会增加,而对物质成功的关切则直线下降。
这些人倾向于寻求对生命的更深认识,特别是在灵性或宗教的面向,也会开始寻求自我认识的提升,更趋于加入团体组织、阅读、或其他能达到这些目标的活动。
这些人所产生的行为改变,会因为密友和亲人的话而得到支持。
在了解深远的后续效应后,就不会对他们转向宗教和灵性领域的变化感到奇怪了。可是,整体说来,这种变化倾向于遵循一种特别的形式,对这种形式最恰当的描述可能是普遍性,要说明这种普遍性导向的特征,就需要对经历过濒死经验者的灵性世界观模式的各种不同组成要素有所认识。
首先,有一种倾向是把自己描述成更为属灵,而不必然是更笃信宗教。由此来看,他们似乎是表明自己在灵性觉察上上经历深度的内心变化,而不是使他们有更多外在的宗教行为。例如,他们觉得比以前更亲近上帝,可是形式化、较外在的宗教礼拜常常变得较不重要。他们也更可能表达出对每一个人“死后生命”的无条件相信,并且确信不只有某种形式的死后存在,更相信“那光”会在每一个人死时出现,而不论一个人对死后情形的信仰是什么(或没有信仰)。
对轮回转世的观念会表现出更开放的态度。
最后,濒死经验驱使人相信比较宗教学者所说的“宗教的超越性合一”,认为在所有世界伟大宗教传统的背后,有个单一而共享的超越性神圣。
不只有我的发现,还有其他人的研究也支持这个假说:濒死经验会引发超自然敏感度与超自然发展的强化。例如,许多人说有更多心电感应和灵视的经验,更多的预知经验(特别是在梦中),对事件的同步性有更大的觉察,更多离体经验,对超心理所谓“传导psi的意识状态”的敏感性有普遍增加的情形。(所谓“传导psi的意识状态”是指可以促进超自然现象发生的心理状态。)(译注九)
在回顾了一些濒死经验的主要后续效应后,我们必须为这些效应找出一个条理清楚的架构。我认为濒死经验在个人发展中扮演关键性的催化角色,是合理而可信的。具体说来,濒死经验催化并促进了灵性觉醒与个人成长,因为它的力量把人推入超越的意识状态,这种冲击诱使人类高等潜能的普遍“内建程式”得以表现出来。我们每一个人里面可能都有潜在的灵性核心,要被够强大的刺激活化,才能以特殊方式表现出来。濒死经验确实容易在个人生命中引发彻底的灵性转化,影响自我概念、与他人的关系、对世界的看法与世界观,以及心理和心灵的作用模式。可是,这些改变不论多么深刻,它们又是怎么影响人类进化和全球转化的重量级议题呢?
濒死经验对人类进化与全球转化的意涵
我相信从严谨的心理学角度来看,对濒死经验的意义只能得到非常有限的认识,也就是说,只专注于个体的经验和对个人的效应。可是,如果我们把分析的层次从个人面转到社会面的话,就会得到更完整的评估。
首先,要记得根据推断可能已有多达八百万美国人经历过这个现象,在美国孩童身上也报告过这种经验。虽然我们还无法大略估计全世界有多少人可能有过这种经验,可是假设在美国以外还有其他数百万人也有这些经验,显然并不离谱。然而重点不只在于有几百万人亲身经历过这种经验,也在于濒死经验在事后如何转化这些人。
濒死经验之后常常有彻底的灵性转化,但这绝不是濒死经验独有的结果,就如葛洛夫最近表示,不论是以什么方式产生超越经验,都对当事人有引发类似形态灵性变化的倾向。总之,濒死经验只是催化灵性转化的方法之一。
随着急救技术的进步,并普及到全球各地,必然会有更多人经历濒死经验并活过来,然后根据这种原型模式转化。
这种高比例的超越经验,在集体层面可能代表全体人类朝向更高意识进化的推进吗?濒死经验本身有没有可能是一种进化的机制,藉着开启原先蛰伏的灵性潜能,使人跃入下一阶段的发展呢?事实上,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人看成从原来的人格突变成更为慈悲有情的人,是人类努力要成为的全新、更属灵的高级族类的原型呢?这些人是否代表人类在现代出现的新品种的“初期突变者”,是我们当中进化到下一个阶段的桥梁,就好像人猿进化成人类时的过度族类呢?这些问题不但令人感到兴奋刺激,也不是纯属推测而已。
从我发现的这种在意识上的进化突变,并不能预见必然产生崭新而乐意合作的全球文化。我认为这种转变表示人类开始展现的一种潜力,但是否能生根而转化全球,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还要看我们愿意配合这种趋势并寻求觉醒的程度。显然的,从大量产生的超越经验而浮现的集体人类潜能,还完全不能防止我们在地球上自我毁灭的可能性。
然而,近来出现的濒死经验这种奇怪现象,似乎给了我们充满希望的重大讯息,就是即使在这最黑暗的时刻(可能是特别在这个时刻),神圣之光向我们显示出前面的道路,就看每一个人是否有勇气和智慧来追随那光的召唤。
译注九:psi发音如“赛”,是希腊文“psyche”(灵魂)的第一个字母,以此代表超心理学研究的能力。
2008年12月23日星期二,22:47书录完毕,野兽爱智慧居
065 心灵自由 2013-06-05 00:17
张望,男,1962年出生于浙江天台。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研修摄影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现定居杭州,独立艺术家,国际摄影评委,浙江省高级职称评委。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摄影赛事金牌。张望的佛门摄影作品别具一格,具有迥异于他人的精神境界。
日本著名摄影家高桥亚弥子评价其作品曰:“张望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空间、距离、对比感,因为他站得很高。”
台湾《摄影天地》主编评价曰:“……张望大师他已将禅学造诣融入了摄影技巧之中,举凡主题、美学、光影、人性的表现,已超越出神入化的境界。”
《佛的足迹》是一组表现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像艺术作品。作者历时九年深入佛门,与僧侣同吃住,与法师共悟禅,将深奥的佛境教义通过影像艺术的形式得以传达,以期带给观众一种空灵恬静之禅美享受。
2007年,他的系列摄影专题《佛的足迹》获得中国最高政府奖——中国摄影金像奖,填补了金像奖佛教题材的空白。业界评价:张望独创一种用空灵虚幻来表现佛教教义的风格,他的作品充分传达佛教文化的内涵,用视觉艺术传达一种哲学思想,传达了佛门特有的禅意美感。
066 心灵自由 2013-06-06 06:38
6月15日-6月22日南传止观禅修营
6月5日野兽按:6月13日(下周四)19点,觉照师父在国子监街40号(东方国际戏剧文化艺术中心) 有一次公开的讲座,欢迎书友们报名参加。
5月13日野兽按:一位去缅甸禅修归来的友人邀请了觉照尊者来北京带领大家做一次内观禅修营。日期已定。6月15日晚集合,6月22日晚饭回。
禅修营名额限定15人,费用AA.(觉照师父不收费,主要费用是场地费和大家的食宿费。)
有兴趣的兄弟姐妹,请尽快向我报名。发短信或打电话给我都行。
如实在抽不出时间,也请告知。我好把名额留给准备好的友人。
以下是我的这位友人给我写的信及他在缅甸帕奥禅林的体悟。
寿文好,
觉照尊者的个人简介,他发给我的原文如下:
出生于1969年,1994年开始学习佛教密宗,2001年出家,同年到(江西)宝峰寺,2003年在宝峰寺佛学院授课,内容为《童蒙止观》,2005年前往缅甸帕奥学习至今。
我觉得如果可以补充一些信息的话,就是尊者现在完全按照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戒律及修行方式进行禅修,其学习所在的帕奥禅修中心,其修行次第是依照《清净道论》而行的。
另外附件中的文件,是我写了一段简略的介绍,基本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深入说明,但对于帕奥以及尊者所修行的背景有一些个人的观感,也许对感兴趣的人有些帮助。
另外,http://dhamma.sutta.org/这个网站有最齐全的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介绍以及相关资料。
帕奥禅林位于缅甸中南部的毛淡棉。虽然毛淡棉也算是缅甸的“大城市”,但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县城的规模。从仰光到毛淡棉需要坐一个通宵的长途汽车,然后再搭半个多小时的摩托车,才能到帕奥的山口,然后再是步行半小时,才算到帕奥禅林。其实在仰光的市区,就有非常多的开放式的禅修中心,所以相对而言,这里真的非常荒僻。不过对于禅修来说是个好选项,想主动去找点干扰都很难啊。
禅修、灵修、或者瑜伽,这些词这些年都多少有些流行时尚的味道,也会让很多赶时髦的人容易给人“器材控”的感觉,比如这个方法好,那个方法不好,一定要去某某深山老林才能找到最高级的东西。这种高低好坏的结论对于绝大多数门外汉来说,真的很难做出。如果依照这个道理来说,帕奥算是光明顶了。而且帕奥禅修中心的大长老帕奥禅师,在整个缅甸乃至整个南传佛教体系中,地位都非常高,比如每隔几年他亲自办的禅修营,去参加的人本身都是各处寺院或者禅修中心的大长老级别的人物了。不过我还是想说,帕奥的修行体系并非神话,至少在缅甸是和很多其他的体系共存的,他们之间有很多差异,但更多的是共同点。而帕奥的修行体系在其中,是基本没有什么争议的。在禅修中心,你可以看到所有的出家人,都严格地遵守着戒律,而这些戒律是从释迦摩尼在世时就制定下来的,每个人除了身上的几块布,一个吃饭的大钵,就再无其他个人财物了,不能存钱,甚至不能碰钱,更没有满身的珠宝。当然更细致的戒律就更多了。寺院里有间普通小屋子,出家人违犯了任何一条小小的戒律,就得自觉地去重新领戒,“戒腊”——通俗来说就是工龄,就得重新计算。所以见到一个戒腊有几十年的出家人,且不说如何灵通,光是戒律的功夫,就让人服气的。
不过去禅修不是培养机器人,禅修的指导老师,尊者们,总会说,要让心柔软。遵守戒律,其实是个准备工作,让心灵放松的热身。少说话、少费心、少算计,时间长了,心自然容易放松下来。
不过禅修禅修,核心的还是得坐下来实操的。越来越多人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禅修的基本方式方法,比如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但是一旦坐下来注意呼吸了,就会发现,哪有那么容易,撇开走神的问题不说,但是呼吸,进进出出的气息,鼻子的里里外外感觉感觉灵敏的地方多了,而经书上偏偏让人关注的是人中这个最不敏感的地方,挺难的。这还只是入门的入门。所以禅修虽然是自己操作,但还是需要有经验的执导老师来告诉你如何解决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不是看基本书就能瞎指导的。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古代的禅修指导书,叫做《清净道论》,所有的方法和修行的顺序讲得清清楚楚,但是有太多细节还是文字无法表达的。帕奥的修行体系,就是严格地遵照这部经典而来的,也是当年帕奥禅师自己修行过程中遍访大师一点点在细节上摸索完善的。当然有好的指导老师,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心实在太强大了,比如大家都很容易自己看书,然后多少会自我暗示和积极想象,也许就迅速地“大功炼成”或者“见证奇迹”了。有经验的指导老师,一下就能判断出你是奇才呢还是臆想呢。
我在帕奥待了二十天,没有办法,旅行签证一共只有三十天的时间。要说所得,其实非常简单,神清气爽。没压力,没有神需要去敬畏,尊重学有所成的长老,向他们请教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会面对伪“大师”们似是而非的说教。还有,人是很懒的,一个人宅家禅修,其实还挺不容易坚持的,在学校里,有好老师,有好同学,有好气氛,效果就不同了。
所以请一个在修行上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准的禅修指导师直接来到家门口,自然是件好事了。
5月26日野兽按:经过多日的寻觅,找到了我们觉得相对最合适的场地。
北京东方文化培训中心。网址:http://bjdfjh.com/ 北京东方文化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东方君合培训中心)是东城区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权属企业,是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北京市政府会议定点采购基地。培训中心坐落在素有“中国温泉之乡”美誉的京北昌平小汤山境内,是集住宿、餐饮、娱乐、会议等项目为一体的庭院式酒店。培训中心交通便利,距离北京市内仅需25分钟的车程。
因有朋友的关系,东方文化培训中心给了优惠价,每人每天270元,包食宿。共七晚。270*7=1890元。因我们同时还要分担觉照师父来回机票和食宿费用,加上租用中巴的费用,故决定每人预收2500元,22日晚公布费用明细,多退少补。(应该只有退,不需要补)
15日晚我们会在合适的上车地点,一起坐中巴过去。22日晚坐中巴回城。(会选择一个地铁口,方便大家集合。)
15日前,我们会安排觉照师父先给大家做场开示,了解内观
禅的一些流程和注意事项。
野兽我个人建议这几天大家可以先读读阿姜查和杰克·康菲尔德的著作,做些知识上的准备。
请有意参加此次内观禅修营的兄弟姐妹,发短信和我确认。我的手机:**********
6月5日野兽按:因为有三位友人有急事参与不了此次禅修,我们决定将三个名额开放给关注【心灵自由】微信公众账号的书友们。
有意愿有时间参加禅修营的书友请填写以下信息:
请在下面符合您情况的选项后划“√”,并在____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2.健康状况:
a)您目前的身体状况:A.很健康 B.一般 C.体弱 D.患病中
b)有无传染病史:A.无 B.有 :若有,曾患何病
c) 您在生活上是否需要特殊照顾: A.否 B.是 :若需要,请简述中说明情况。
3. 学佛经历:
a) 您最早接触佛教的时间是
b) 请用一句话概括您接触佛教的因缘
c) 您是否受过皈依: A.否 B.是 皈依时间是
d) 您受持何种戒律:A.未受戒 B.五戒 C.菩萨戒
e) 请列举几部对您影响较大的佛教经典或书籍
f) 您是否参加过生活禅夏令营:A.否 B.是 如果参加过,是第几届:
g) 您参加过何种集体修行活动(包括气功等)
h) 您学佛以后最大的收获是
i) 您目前最大的困惑和障碍是
j) 您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指导
k) 如果夏令营期间需要您作义工,您擅长做何种工作
4. 请简述您的生活背景、学佛过程或对佛教的印象。(要求300-4000字)
067 心灵自由 2013-06-07 00:25
禅心:清醒觉察的心力
作者:郑石岩
禅是一种内在学习,经由净化自己的过程,进行心的训练。从冥思、静坐开始,到心灵的开悟;不只带来身心的健康、喜悦的态度,更从中看出生命的意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它的价值,透过这项心的效能训练,我们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
禅是一种生命的智能、生活的指南、心灵生活的艺术。透过禅的训练,心的效能就会提升。我们是历经心识的不断提升,才有成功的人生、喜悦的生活,从而找到生命的归宿。心的效能决定个人的思考、情绪和回应能力。禅即是心的效能训练。
心如果紊乱、不安,就无法专注、清醒地思考和工作;心情浮荡、低落,忧郁、烦恼和痛苦紧跟着出现。禅的修持就是要我们从这些无明和尘劳中解脱出来,展现自己亮丽的本性。
禅就是内在学习
现代人生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价值是多元的,所以呈现在眼前的事物和现象,林林总总,千奇百怪,如果没有做好心的效能训练,面对繁复的声光世界和无穷的信息丛林,就会迷失其中,找不到自我;随波逐流,厘不清方向;摸索不出人生正确的道路。
我们的生活情境是竞争,社会现实是功利和快速变迁。于是心灵生活很难逃脱紧张、焦虑和忧郁。紧张久了,心会变得焦虑;长期的焦虑,人就会觉得忧郁和倦怠。要克服这些困境,人们必须提升心的效能。
禅是一种心的效能训练。它能帮助现代人找到清醒、安定和自在感,同时也是克服紧张、焦虑和忧郁的自然药方。在过去50年之中,科学对禅作了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它是一种内在的学习,透过它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提升生活效能,打开心灵生活的视野。
大家都在追求幸福,却只一味往外追寻,于是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环视周边的人,彼此比较、互相嫉妒,于是陷入争夺战的心态之中。我们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内涵,大抵倾向于“向外追求”的学习,而疏忽内在学习的部分。人的内在学习,指的是对心灵生活的提升,保持生活的平衡、悦乐和丰足感;内在学习就是心的训练,一种净化自己的过程。
人的生活既需重视事功的追求,物质的创造,乃至财富、权力和生活现实的维持,同时需要注意内在心灵的成长,内在效能的提升。
禅就是内在学习。透过心的效能训练,我们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如果你能多了解禅学、冥思、静坐方面的好处,就会加深对内在学习的兴趣,并从其中受益。
禅坐对身心的影响
首先来了解禅坐对身心的影响。日本的笠松明(Akira Kasamatsu)和肥田富雄(Tomio Hirai)研究记录了45位禅者坐禅30分钟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坐妥后一两分钟,α脑波就开始出现;而且随着禅定的加深,渐渐变强、变慢。最热烈的人,还会出现θ脑波。α脑波是一种清醒、放松的脑波,若长时间出现α脑波,往往代表入睡的前奏,但θ脑波则是清醒、放松而又保持觉察的脑波。
坐禅的人,对于外界轻微干扰的反应与瑜伽静坐的结果略有不同。若以每15秒响一声“咔嚓”来干扰他们,禅坐组的α脑波会阻滞几秒,继又恢复原来状况,他们开始保持警觉状态。瑜伽静坐组则在第二、三声后,α脑波减少阻滞,到第四声之后已不再受干扰。他们已经习惯那声音的干扰。禅者的报告是:
在禅坐冥思时,对外界每一个刺激,感觉比平常更敏锐。但心灵一点也不受外在或内在刺激的影响。他感觉到什么就作出反应,接受每一个刺激的本来面目,而且任它流过脑际。此时,心灵状态就像走在街上,注意人潮中的每一个人,走过就走过,从来没有回看一眼的想法。
外离相,内不乱
禅是一种内在效能的训练,从脑波的证据可看出,它是一种清醒的心理状态。禅是透过坐禅的训练,培养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清醒、放松和随时待动的态度。《六祖坛经》解释禅定时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当外界的种种刺激呈现在自己眼前时,只是觉察看得清楚,但不会被它给欺蒙或系缚,而内心仍保持清醒、明白而不紊乱,这就是禅定。
从禅坐的内在训练,迁移到日常生活动静的响应,是禅所谓向内学习的要领。于是,坐禅成为习禅的重要训练,不只安定其心,而且包含了清醒的觉照。
坐禅使人安定下来,不过它比一般的静坐更进一步达到觉察和清醒的效果。现在,进一步讨论静坐冥思对生理机能的变化。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罗伯特·华里斯(Robert K. Wallace)和赫伯特·班逊(Herbert Benson)两人,研究36位学习超觉静坐(TM)三年的人。他们学习想着一个单纯的念头或一个令他安静的声音,舒适的静坐,把注意力集中于思想的精微部分,直到心灵超越了它,而归于此意念的本源。这个冥思方法与禅宗参话头的法门,有异曲同工之妙。研究这些受试者静坐30分钟,结果是:
一开始,他们的耗氧量快速下降,身心舒缓下来。
皮肤电阻升高,表示放松、不紧张。
心跳缓慢下来,身心感到舒适。
出现α脑波,身心安定、放松。
血液中乳酸盐的浓度下降,焦虑得到缓解。
这些受试者静坐30分钟,耗氧量减少16%;相对于睡眠6小时,才减少8%,催眠时则没有什么改变,静坐的休息效果可见。血乳酸与焦虑息息相关:焦虑症的人,每逢紧张,乳酸盐浓度立刻上升;如果将乳酸注入人体,不但会引起病人发病,也会使正常人出现焦虑症状。低浓度乳酸盐显然与心神宁静有关。研究发现,静坐对于降低乳酸盐,比睡眠要快四倍。至于皮肤电阻,是松弛的指标,静坐对于皮肤电阻的提升,要比一般睡眠快四倍。
研究还发现,超觉静坐能使自主神经系统平息,产生清醒和代谢的效果,使心跳跟着缓和。如果我们经常紧张、焦虑,心跳加快,氧的消耗增加,全身进入备战状态,生理平衡容易受到干扰,则会导致慢性高血压,心脏功能失常。研究指出,静坐不失为舒缓身心的良方。
此外,泰瑞·拉斯(Terry V. Lesh)曾经对心理辅导人员作过每天一小时坐禅的训练,为期四周,主要的发现是:
同理心(empathy)增加。
产生开放的经验(open to experience)之态度。
提高生活中的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ation)。
同理心增加
同理心是觉察人我关系的心力。同理心强,比较能清楚了解别人的感受、立场和想法,容易和别人沟通。对自己的角色和立场也清楚,不会把自己的感受、意识硬加于别人身上。同理心就是慈悲心,是生命世界相互了解、互助互爱,从而发展民胞物与的襟怀。真正的爱建立在同理,珍贵的情感来自同理,它是精神成长的关键因素。
透过同理,个人才可能从自我中心和执著中解脱出来。透过同理,才有真正的信仰,因为它让我们与“他”有了真正的默契和会心的互动。
宗教的情操来自同理。同理心一旦开发出来,你将会仰望着他,但也明白自己的存在。彼此交流着,形成清醒和觉察,从而看清生命的真实。
同理心使人在精神生活上找到自己。因为它是内在纯净自性萌发出来的力量。
透过禅定的修持,我们看到自我,认清了“无相”的慧命。
开放的经验
其次是开放的经验。人的心很容易被自己所产生的感情、经验、知识和成见所障。心在面对生活情境时,必然产生感受、思考和反应,这是维系生命的本质。我们当然要记取前次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作为以后前车之鉴的参考。正因如此,这些过去的经验和感受,都回过来阻碍我们清醒的思考和回应的智慧。
经验包括所有经历过的感觉、情绪、思考、知识和能力,它既是一套心灵生活的工具,同时又可能成为我们认清真实的障碍。所谓开放的经验,是指一个人不会被过去的经验、成见和情结所困,但又能清楚地活用这些工具;心灵的自由和智慧就建立在这个关键上。
有了开放的经验,在生活与工作中能看真实,就能领会其中动人的喜悦。看得真实,让我们有真正的见解,去解决问题,提出创意,才有新的研究发现。许多大学或研究机构,设立所谓SCI(Science of Creative Intelligence)的课程,就是着眼于开放经验的训练;主要的课题,仍然建立在静坐、禅坐的心灵放松等课题上。
人在努力工作和学习之后,保持悠闲自在的心情,放下干扰你的种种想法和意识,让自己清醒、自由、放松下来,便容易产生创意和正确的思考。
在生活之中,留给自己悠闲的心境,将会是生活上的丰收,带来许多妙悦和欢喜之情。禅的训练对忙碌的现代人尤其价值不凡。现代人脱离不了工作和忙碌,但如果懂得打开心境,就能在生活与工作中,保持欣赏和悦乐的态度,而使生活变得活泼、有生机。
“放下”你的尘劳,在下班的途中,触目遇缘,竟然都是兴味。如果你带着不满、挑剔和敌意,任你看到什么,都令你冒火不悦。工作时拿起,休息时放下,让休息时的心保持经验的开放,你会看到生活情境中,也有许多雀跃和丰收。禅家指出:
雨过竹风清,
云开山顶露。
用封闭的心去看你的家人和朋友,不免处处拿着心中的标准丈量他、批评他,这时就会陷入封闭经验的死胡同。如果保持开放的经验,就能看出量尺之外,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欣赏的优点、天赋和能力,你就不会陷入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开放的心,能开发生活的兴致;阳台上一株小花开了,能令你愉悦;天边的白云,带给你松弛、神往;周边的朋友,令你觉得温馨和有安全感。
开放的心让你有机会看到造化之美,在平常的生活中领会它的神奇。由于禅的训练,很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超越出来。禅定的训练,有时会令你从自我意识中解脱,去当一个“局外人”看自己,去看生活和眼前的情境。“局外人”能看到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于是有了惜福和感恩。局外人能看到生活中的奇迹及许多美妙的事物,所以会珍惜人生。
以“局外人”来看自己,使你从主观和自卑中解脱出来,走出窠穴。这时,你猛然有“大死一番,再活现成”之感,而“再活现成”又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啊!
生活中的自我实现
其三是生活中的自我实现。禅的生活态度,是一切现成的。每一个人都注定要依自己的现实过生活。我们不可能用自己没有的东西去生活。因此要回到当下,把自己看清楚,用它来生活。生活的任务是依据现有的,活出它的价值和意义,从中也得到喜悦。
禅把快乐分成三个阶段。透过五蕴受身所感觉的快乐,那是快乐,是依赖感觉和接触,是五蕴受身的乐。它是身心的需要,人当然要保持这方面的基本快乐。但如果快乐的来源是靠它,而依赖着它,就会如饥似渴,把快感当快乐,一味追求声色之娱,甚至陷入更多酒色、毒品和荒淫的生活,这会使生活溃败,失去健康和快乐。
第二个阶段的快乐是主动的、创造的和肯承担的生活态度。透过爱、慈悲、责任和智慧,去创造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行菩萨道之中,领受到快乐。这种快乐是先苦后乐的,是经过创造和责任之后所带来的快乐。
第三个阶段的快乐是禅喜。超越了创造快乐的意识,从真正的悠闲中得到快乐,那是禅喜。
禅喜代表着对生命的接纳,没有丝毫的挑剔,而欢喜地承担它,并领受它带来的喜悦。虽然工作是辛苦的,但找不到受苦的人。生活虽然需要负责和承担,却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是一种生活的实现、悦乐和满足。他们领会到工作就是工作,休息就是休息;心情安适,触目遇缘,显得自在、恬淡和欢喜。
禅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启发个人能过实现的生活。实现者已摆脱了我执,能放旷自在;在起居中如实地领受生命的赏赐;在生活中如实地迎接它、回应它,却也明白它的无常。把生活看成有趣的事;对于能看、能听、能工作、能穿衣吃饭的自己,抱着更多珍惜和感恩
永恒的自性与慧命
禅的功课就是透过这个无常的生命世界,看到永恒的真理,发现慧命的“存在”。它不属于知性的部分,但也不属不知的世界。它是一项生命的大突破;他开悟了,最后积小悟成为大悟,他顿悟了。顿悟到原来自己在戏台子上,戏演完了,就要拍拍手,高兴地“回家”。家的门是开着的,随时可以进去歇息。他也领悟到,这现实世界的林林总总,如戏如梦,真正的自己是永恒的自性或慧命。
人生活在现实的世界,却也从中找到永恒的归宿。明明知道它如梦,但要努力做个好梦;明明知道它如戏,但要当一个成功的演员。这时他找到一个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不常不断的“自性”或慧命。
禅是一种生命的智能、生活的指南、心灵生活的艺术。透过禅的训练,心的效能就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