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与朝鲜战争
许多人对台湾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持有以下看法:当年新中国成立,杜鲁门曾要放弃蒋介石,发表谈话称,解放军如果打台湾,美国视之为内战,不会介入。
不过隔年朝鲜战争爆发,使得美国重新重视起台湾这座不沉的航空母舰,又改变了策略,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了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至今两岸分治状态。
最近看了一位冷战史专家沈志华的讲解。他的观点与上述内容有出入。介绍给大家:
他说,杜鲁门之所以当时向解放军喊话,不阻拦解放军解放台湾,是为了让新中国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而给北京的筹码。可毛泽东随后去了苏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说明新中国还是在美国和苏联中选择了苏联,也就是一面倒政策。因此杜鲁门期望新中国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的愿望落空了,中苏结盟,意味着共产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亚洲,美国的策略随之改变:变成了在全世界范围内防止共产主义势力进一步扩张。所以其实从中苏结盟的那一刻起,台湾就又重回了美国的保护范围。即使没有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一样会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那大陆为什么还是选择了中苏结盟呢?一方面是内部意识形态的原因;另一方面,苏联也承诺大陆,要给大陆飞机和大炮,帮助解放军打台湾;先帮北京统一中国,然后再帮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
只是中苏条约中,中国要求苏联归还大连旅顺等港口,这是苏联之前没有想到的。苏联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可同意了其实是有代价的,斯大林签订了中苏条约后,苏联就需要在东北亚找新的港口——在南朝鲜。这时候苏联就把朝鲜的统一的重要性提升了。斯大林把原本要给北京的飞机和大炮转手给了金日成。开始积极支持金日成统一朝鲜。北京后来屡次催苏联给我们承诺过的飞机大炮,苏联就没回应……其实是苏联变卦了,把物资给朝鲜了。
当时解放军的实力,如果没有苏联给的飞机大炮,是没有渡海能力的,也就根本没有实力解放台湾了——即使美国不干预也没有能力。何况美国也变卦了,解放军就更没戏啦……
所以朝鲜战争先爆发,这与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之前商议的结果不同。就是因为中苏条约签订后,解放军等不到飞机大炮,没办法打台湾;苏联转而积极支持朝鲜南下,朝鲜战争就先爆发了。美国的战略在中苏条约签订那一刻已经变化,出兵朝鲜和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只是这个战略的具体表现而已。
维基百科上的介绍也佐证了这一点。
195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战略同盟关系及和美国在远东对立的战略格局由此而形成。与此同时,进攻台湾成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开始积极准备。3月~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海南岛战役攻占海南。5月16日,中华民国国军撤离舟山群岛。台湾形势日益紧张,中国大陆沿海岛屿纷纷被解放军夺取,使甫迁来台的中华民国政府局势更加不利。
美国对中国政局发展极为重视,5月18日,原共和党发言人、刚刚出任国务卿顾问的杜勒斯向国务院提交一份与国务卿艾奇逊观点相左的备忘录。他提出:“由于共产党已控制中国,而中国又与苏联结盟,世界力量均衡的局面已被打破,并且朝着有利于苏联而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的行为仍表现出允许那些未确定地区,即美洲和北大西洋条约国以外的地区存在落入苏联之手的倾向,那么在类似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这样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美国就将遇到一系列重大的灾难,甚至中东石油地区也将处于危机之中。为了防止这种灾难的发生,美国应该迅速采取一种能够显示信心和决心的全新与强硬的立场。”杜勒斯认为:“如果美国宣布要使台湾保持中立,既不容许它被共产党占领,也不容许它被用作对抗中国大陆的军事基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使这一决策坚持下去,除非苏联发动公开的战争”。
5月30日和6月9日,助理国务卿鲁斯克采纳杜勒斯的意见,并在向艾奇逊提交两份建议书,称“如为保证台湾军事中立化,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水域,宣称防止台湾海峡双方发生军事行动;照会英、苏及联合国,说明中国人之间在台湾即将发生的冲突将涉及国际和平问题,应由联合国及对日和约有关国家共同解决。”
虽然两种看法最后的结局是一样的,但期间的过程实际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参考。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搜一搜沈志华,他的讲课还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