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你心中的大師
你曾體驗過「心流」(flow;或者本書所稱的大師境界)的感覺嗎?
我們往往只淺嘗過這生氣勃發的滋味,一旦截止壓力一過或事情一完成,那感覺就迅速消退,又回歸心不在焉、做事效率差的自己,不再覺得自己能掌控大局。
如果能複製、掌握心流,那該有多好,這樣每次做事就都能事半功倍了。
然而,對各領域的大師而言,心流的感受卻是日常。難道只有天才才能掌握這個神秘力量?
當然不!在那些大師中,有些也並非生來就是天才,就如同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所說:「別再提天賦異稟、天資才華了!我們都說得出一些資質極低的各界傑出人士!」
那大師到底何以成為大師?
《喚醒你心中的大師》的作者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從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白隱慧鶴禪師(Hakuin Ekaku;1686-1769)、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1947-)等48位大師的崛起歷程中,歸納出四個階段:發掘內在召喚的起點、拜師學藝的學徒訓練階段、揮灑創意的積極創造階段、駕馭全局的大師境界階段。
天才所做的事不過就是先學會砌磚再學會蓋房屋,持續尋找建材並持續據以建構自己。人類的所有活動都複雜到極點,不只是天才的專利:一切都不是「奇蹟」。—Friedrich Nietzsche(德國哲學家)
一、召喚
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的「星星」、歌德(Johann von Goethe)的「精靈」……這些大師們都有股內在力量引導著他們前進,但其實每個人都有這份獨特的內在力量,只是對大師而言,這份力量更為明顯。
作者整理出發現生命召喚的五個途徑:
1.兒時的共鳴:愛因斯坦五歲時收到父親送的指南針,立刻被肉眼無法看見的磁力所吸引,是不是世界上還有其他肉眼看不到卻很強大的力量?之後,他畢生都心心念念繫於這類隱形的力量。
2.跨領域啟蒙:神經科學家拉馬錢德蘭(Vilayanur Ramachandran)從小喜愛收集稀奇古怪的貝類,他父親擔心他越走越偏,於是說服他就讀醫學院。但過段時日後,他便對死背感到不耐煩。接著,他開始對視覺心理學感興趣,且動手做實驗、發表成果,更因此進入劍橋大學繼續鑽研視神經學。
3.挺身對抗:雖然莫札特(Wolfgang Mozart)的父親是他的啟蒙老師,但父親不僅妒忌他的才華,也要求他只能創作宮廷樂以取悅王室,而讓他愈來愈苦悶。直到25歲,他終於決定留在維也納,開展輝煌的、無拘無束的10年創作時光。
4.順應時勢:拳擊教練佛雷迪·羅奇(Freddie Roach)從拳壇退休後,仍跑到好友的拳擊館幫忙指導學員,且不支薪幫忙。一天,佛雷迪跟好友嘗試用古巴拳擊手的餵招模式練習,讓他眼睛為之一亮,因為他知道怎麼善用這個模式,發展出全套對戰策略。因此,他自立門戶,迅速打亮招牌,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拳擊教練之一。
5.反其道而行:常人可以輕鬆應付的事,對有自閉症和學習障礙的動物學家天寶·葛蘭汀而言,卻是做得零零落落。難道她這一輩子就只能這樣了?每當她陷入焦慮時,便會不由自主地跑去跟動物玩,從而讓她發現,她可以敏銳地感知到動物的感受與意圖,尤其是牛。而為了滿足更多的好奇,她開始研究生物學、心理學,之後更去攻讀畜牧學碩士。
除了這五個方法,我認為透過《黑馬思維》的「評判遊戲」來了解藏在潛意識裡的「微動力」更為好用。
我們的命運一樣都是由相同的驅動力所推動。不凡的人不是另一種人,只是普世的驅動力在他們身上的運作更一目瞭然。— James Hillman(美國心理學家)
二、學徒
有人以為一些歷史上著名的天才,像是莫札特、愛因斯坦,不曾經歷學徒階段,或學徒時期非常短暫。其實不然,莫札特是在作曲十年後才寫出有模有樣的創作,而愛因斯坦亦是在認真做實驗的十年後,提出相對論。
省略掉學徒階段的捷徑並不存在,因為人腦需要長年浸淫在同一個領域,才能將複雜的技能深深銘刻上去,才能解放心靈去揮灑創意。
在學徒階段會經歷三個步驟:
1.深入觀察:每個領域都自有一套習性、規矩,所以一開始該做的是,觀察這圈子的文化、權力關係、上級的性格、出人頭地的方法,以及提升自己的社交智商(so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SQ)。
2.技能習得:如同中世紀的學徒,透過一萬小時(約7-10年)的練習來學習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這過程的枯燥無可避免,但正好可以鍛鍊心智、養成紀律。此外,建議從自己可以精通的單一技能開始學習,不要同時學習多項技能。
3.積極實驗:發起專案、實驗創新點子,透過同儕、師長的回應,評估自己的程度,並檢視自己能否承受批評,從中壯大自己。
作者還整理出七個策略以幫助我們圓滿完成學徒訓練:選擇能成長最大的位置而非賺最多錢的位置、持續拓展眼界、保持開放的認知框架、相信自己的能耐、朝痛苦與阻力前進、以失敗為師、了解事物運作的原理。
這就像砍伐一棵極粗壯的大樹。掄起斧頭砍那麼一下是砍不倒的,但如果你繼續砍,不要放棄,不論樹願不願意倒下,它遲早都會突然傾倒。— 白隱慧鶴禪師(日本禪師)
三、創造
透過在漫長的學徒時期所累積的知識與規則,讓我們能夠專注於更高層次、更具創意的活動上。然而,學徒時期建立的思維模式,卻也可能將我們定型,使我們擁有守舊的傳統心智(conventional mind)。
所以我們要透過三個步驟來喚醒抱持開放的多重心智(dimensional mind):
1.找尋具有創造性的任務:選擇能讓自己著迷其中且稍有挑戰性的任務,但不可超出太多,否則都在耗費心力學習新東西,根本無法發揮創造力。
2.實踐創造力的策略:透過培養容受力(忍受不確定與反面意見)、進行發散思考、關注異常情況、運用圖像或立體模型來思考,讓自己能容納各種觀點,拓展創造力。
3.為任務設定期限:當我們認為自己有無窮盡的時間可以完成一件任務,就會因為長期疲乏而削弱了心力。所以必須為自己設下期限,給自己壓力,以敦促自己的心智。
作者還整理出八個策略以幫助我們展開創造:挑戰主流觀點、探索矛盾與對立、探索自己的風格、親自測試、忍受不耐煩、謹記初衷、創造新用途、不過於簡化事情。
我希望他們能發現自己是藝術家;每個人都是藝術家、創作者與感受敏銳的人,只是自己完全不知道。— Yves Klein(法國藝術家)
四、大師
經由數年的磨練,我們已把學問專精、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並在積極創造階段尋找自己的道路,而部分與整體的界線也開始消融。
直到大師階段,我們再也看不見細節,而是回歸到整體,出現對整體的直觀感受,輕易地掌握時機、掌握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甚至讓各式各樣的連結形成「生態系」。
所以,只需一剎那,就可以透過直覺、手感,做出判斷,就像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憑直覺就可以理解黑猩猩的行為、鋼琴大師格連·古爾德(Glenn Gould)在演奏時彷彿能「看見」樂曲完整的結構、德國陸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可以精準地感覺到敵軍準備出擊。
我們的自負、激情、模仿精神、抽象智能、習慣都經年累月地影響我們,而藝術的任務就是將之全面瓦解,讓我們回歸正途,邁向內心深處那些真實存在而我們卻一無所知的事物。— Marcel Proust(法國作家)
看完了成為大師的四個階段,或許你會認為大師是個過時的概念,不適用於現代社會,那麼就來看看動物學家天寶·葛蘭汀的故事吧。
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
當動物學家天寶·葛蘭汀回顧1950年代的幼年時期,她只記得一團黑歷史,自閉症、學習障礙、不擅長與其他人互動……,直到她和父母拜訪姨媽經營的牧場,發現自己對動物的情感連結。
她發現自己可以盯著牛好幾個小時,尤其是看牛在打疫苗時使用擠壓槽放鬆的樣子。因為在她心裡,其實也想要體驗被擁抱、擠壓的感覺,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擁抱對自閉症孩童來說,卻又太過刺激,反而導致焦慮。所以當她看見牛在擠壓槽中的模樣,頓時覺得這正是她渴望的。
於是她拜託姨媽讓她到槽中像牛一樣被擠壓,姨媽答應了。那是夢寐以求的三十分鐘,之後,她感到心曠神怡。與此同時,她明白自己與牛有奇特的相似之處。
由於對這份關聯性的好奇,她開始研究牛這種動物,牠的情緒、行為、眼中的世界,但找到的資料少得可憐。不過,自閉症的資料相對豐富許多,於是她狼吞虎嚥地吸收相關書籍。就這樣,她一頭栽入科學的世界,開始脫胎換骨,變成一位深具潛力的學生。
之後,在富蘭克林·皮爾斯大學(Franklin Pierce University)主修心理學,讓她對自閉症有更深切的認識。接著,由於她又回去拜訪姨媽時,重溫童年時期對牛的興趣,於是決定到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攻讀動物學碩士,再到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攻讀動物學博士。
在造訪牛隻圈養場期間,她錯愕地看著牛被趕進滑溜的斜坡,再跌進藥浴池,以去除身上的蜱和寄生蟲。過程中,有的牛滑倒撞成一團,有的牛栽進池子中溺斃。種種的慘況,難道都沒有人想改善?也沒人想過這些設計的不合理之處?
因此,天寶決定仔細研究這些圈養場的效率及如何改善的方法。慢慢地,她已經能解讀牛的行為、感受牛的情緒、理解牛的想法,並完成了博士論文。
畢業後,她到圈養場工作,解決各種設計上的瑕疵,並改良得更為人道,讓整個效率大幅提升,而牛的傷亡率降到零。然而,即便她成果絕佳,不久後機器頻頻故障,彷彿是肇因於她的設計不佳。進一步調查後,發現只有當某位員工在場時,機器才會出狀況。唯一合理的推論是那名員工刻意搞破壞,想讓她難堪。天寶不知所措,只好辭職換工作。不幸的是,下一份工作仍然遇到類似的問題。
幾次之後,她發現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其實,她很早就知道自己的言行容易惹怒別人,只是她一直不願去正視這問題,看來不得不做出改變了。
雖然她不善於用同理心觀察別人,但她容易以客觀的角度檢討、修正,就像設計機器一樣。因此,她開始練習和工程師討論想法,而且絕不會直言批評別人,直到習慣成自然。漸漸地,她以自己的方式培養起社交智慧,以往應對進退時的彆扭幾乎消失無影無蹤,甚至能上TED發表引人入勝的演講。
一點一滴地,她建立起自己的聲譽,成為農場和動物園界的搶手顧問,以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動物學教授。
天寶回顧過往,她對動物內心世界的好奇引導她走出自閉症,並開啟對科學的熱忱,而這份熱忱則啟迪了她,讓她開始研究自閉症。後來她重回動物科學界建立事業、開啟新的研究領域,這些科學發現轉而又促使她重拾自閉症研究,將動物科學與自閉症做連結。冥冥中,似乎有股力量引導她探索這些領域,發揮特長。
成為你心中的大師
從前,我們總認為大師、天才遙不可及,而對於天寶·葛蘭汀這類人來說更無異於癡人說夢,畢竟自閉症患者要克服的障礙多到難以想像。但她卻憑著努力、毅力成為了大師,那為何我們要畫地自限,認為自己做不到?
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機會,雖然不至於要像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一樣抱持著「成為天才是每個人的責任」,但至少要像尼采一樣「不再認為天才是上帝的恩賜」,那麼就有機會遵循內心的指引,運用羅伯·葛林歸納出的方法,走出自己的道路!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Steve Jobs(Apple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