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eo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从屏蔽的角度看微信的产品设计和用户消费心理

Leo
·

微信的产品设计和Messenger, Whatsapp等国外社交媒体有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用户发送出去的讯息不会提示对方是否已读,而Messenger和WhatsApp会在讯息的角落标记出√来提示用户对方已经收到或阅读该讯息。我在想会不会是因为微信需要对用户发送的讯息进行筛查和过滤,所以就不能对讯息是否已读做出标识,否则就相当于告诉用户你的消息没有发送成功:因为被屏蔽掉了。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不标记是否已读的做法在某些时刻确实会增加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比如我们可能在对方很久都没回复的时候考虑是否需要重发一遍、催促对方尽快回复或者直接打一个电话过去,而如果对方和你不是很熟悉,这无疑又会增加社交压力。所以我一直认为这种不提示对方是否已读的产品设计没有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

直到后来我有一次和朋友吃饭聊天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她说,她反而喜欢微信这种不提示对方是否已读的做法:因为这样发送消息的一方就不知道我是否看到了这条消息,我就可以有时间和余地来考虑怎么回复,甚至不想回复的时候也可以友善地“欺骗”对方,“啊不好意思,我没有看到”。相比之下,在messenger和WhatsApp上,如果你看到了对方发给你的消息,而对方也会知道你已经看过了,这同样会形成一种社交压力,因为你不及时回复或者干脆不回复的话,有可能造成对方的误解。

当然,我没有做过大范围的调查,只是身边的朋友会有这样的感受。但可以推测微信不提示对方是否已读的做法不仅是信息审查的需要,或许也是很多用户的敏感的社交心理的需要,双方是相辅相成的。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