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又快累積福報的方法

lfe1572
·
·
IPFS
·
從小當班級和社團幹部,讓我善於團體生活,因此也發現環境對我的影響很大,選擇好的環境對我相當重要。但我小時候也是個沉靜於閱讀世界的人,紓壓方式就是看小說、看雜誌,這讓我習慣思考。  但是真正讓我覺察到自己持續進步的,是大學當社團幹部那四年,常常在社群網站貼心得文的那段日子。一群熱血青年,認真為同學們服務,辦活動、辦營隊、辦展覽,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經常在活動辦完之後.............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從小當班級和社團幹部,讓我善於團體生活,因此也發現環境對我的影響很大,選擇好的環境對我相當重要。但我小時候也是個沉靜於閱讀世界的人,紓壓方式就是看小說、看雜誌,這讓我習慣思考。

  但是真正讓我覺察到自己持續進步的,是大學當社團幹部那四年,常常在社群網站貼心得文的那段日子。一群熱血青年,認真為同學們服務,辦活動、辦營隊、辦展覽,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經常在活動辦完之後,我會在社團版發文,省思社團夥伴間的人際相處。

  當時常常辦活動開檢討會,檢討都是對事不對人,但年輕的心,總是有很多小劇場。所以我會在事後,試圖從事相的表面,去感受人際背後的情緒流動,省思怎樣的人際互動、怎樣的做事心態,可以讓事情更圓滿一點。我常常透過心得文梳理自己的情緒、思緒,重整自己對事情的看法,目的是引導自己和社團夥伴們有更好的提升。這讓我自己獲益良多,也讓社團蓬勃發展。

  出社會後,很少有機會寫心得了。雖然還是活躍於各種團體中,但不像大學那時候,一個社團版、一夜真心話、一群溫暖的人。直到多年後,來到精舍的修行群組,每月兩次的心得文,又讓我開始練習看透事物的表象背後,關於自己和他人的真心。

  修行群組中,大家彼此在生活上不會往來,也沒有利益關係,但是透過每個人的分享,就像在閱讀一篇篇人生的故事,故事的背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故事要對人心有所啟發,需要在樸實的日常描述當中,看到生活智慧的韻味。就像讀書報告,有重點摘要、增廣見聞,更需和生活有連結,理論才有實務來支撐。有的故事記錄了生活的片刻畫面,但讀者期待看到畫面背後的心情札記與靈性思索。每個人的人生都很精采,但寫修行心得的目的,是將人生的精采與佛菩薩的指引交融,擦出智慧火花,點亮自己與他人。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譯文:「寂照不二,真俗圓融。什麼叫做『寂』呢?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心體,有生滅是不能叫『寂』的。什麼叫『照』呢?就是我們常常清楚自己的心相,不能完全制動自己的心相,就不能叫做『照』。什麼叫做『真』呢?就是我們常寂常照的心體,原是真空無相,無有一物。什麼叫做『俗』呢?『俗』就是假。雖然心體原本是一法不立的,卻又能萬法俱備,萬德圓彰。(萬法萬德就是事相,叫做俗。)」

  我們都是凡夫,「寂照不二,真俗圓融」的功夫還不夠圓滿,生活中常常磕磕絆絆、貪戀順境、抱怨不如意。此時就是「於薄地凡夫,依我法二執之染心,顯現於六根門頭則烏天暗地,自私自利,眾生日用而不知。」(引自《達摩大師血脈論述記》)。待人接物中總是有不夠圓滿的地方,我們都是還在塵世掙扎翻滾的凡人。

  但是,透過日日誦經、真誠懺悔,常常在靜心的時候,認真返照自心,練習用佛菩薩的智慧,省思自己的言行舉止,照見自身的無明。在寫心得的時候,連結自己「寂」靜的本心,回顧「照」見自己的言行。練習用本「真」的智慧,省思如何圓滿世「俗」的事物相。

  運用每月兩次寫修行心得的機會,鍛鍊「寂照不二,真俗圓融」的功夫,一次次將智慧的省思,帶入生活當中去實踐。就能漸漸做到「此心於諸聖賢,顯現於六根門頭則放光動地,三輪妙用,廣度有情,日用而常明。」(引自《達摩大師血脈論述記》)

  認真寫心得,不是為了交功課,不是為了求認同,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抱怨。而是,利用這難能可貴的機會,提升自己與他人,自心眾生自己超度,心性得靠自己提升。感謝佛菩薩,設立這樣的修行功課,讓大家都能返聞聞自性,念念心圓明。(分享結束)

  心得分享,是精舍的修行功課之一,也是繼日常的誦經、靜坐後,每個月的自我反省文。誦經,給予我們修行的指引;靜坐,藉由觀察自心,進而了知自己的身心;寫心得,則是從念頭的觸動裡抽絲剝繭,對應經文裡佛陀的教誨、高僧大德的叮嚀,提醒自己應學習自制,保持平靜。透過寫心得自我沉澱,彷彿,佛陀、高僧大德們正陪伴著我們行走過人生的陰暗泥濘,不曾遠去。

  人都是要被逼的,有了「要寫心得」的壓力,會迫使我們更用心去省思周遭發生的人事物。您的心得或感應文,是精舍部落格每日兩篇的文章來源,除了對眾生有所啟發,也能幫助自己反省日常生活跟人的互動,更可從觀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中,反思生命的困境與突破的智慧,還能從日日讀誦的經文中,尋思自己修到了什麼。讀經是內化咀嚼,寫心得則是內化後與內心的對話。經典與內心自然相應的過程,透過文字表達,成為生命中深刻的記憶,從中讓心識更澄淨,掘發世間煩惱的超越方法、生命實相的覺照之心,以及清涼彼岸的抵達之道。

  不管在人界或靈界,心性要向上提升是目標,也是佛菩薩考核每個人的重點。許多人會在認真思考寫心得時,看見自己的盲點,進而激勵自己要多多加油突破。所以心得不只是分享給其他師兄姐看,佛菩薩也趁此機會,了解您是否有在認真修行。考核您是逐步修掉累世的惡習,還是依舊在原地踏步,重複抱怨、攀緣或討拍。

  當然,我們都還在修,難免會有負面情緒或一堆哀怨,但藉著寫心得,剛好能反省自己出了什麼問題。寫心得倒垃圾的當下,省察自己是否最近經唸得少了,所以負能量增生,所以心隨境轉,以致無法克制不跟人計較。

  心性提升需要時間,也需要周遭善知識的多方提點,把自己的情況藉由寫心得如實反映出來,其他修行的師兄姐才有機會告知您的盲點,給您建議和鼓勵。很多時候旁觀者清,自己想破了頭也未必知道的盲點,經旁人一點撥,反而更容易讓自己認清問題所在。

  除了修行群組師兄姐的心得分享,精舍也非常歡迎有修行感想或消業感應者的來文,您的人生經歷或許正是指引別人看見希望的明燈。大部分的人忙於工作和生活,未必有額外的時間做善事累積福報,用心寫心得文,是累積福報很好又很快的方法。一經精舍錄取刊載於部落格,度眾的威力無窮,幫助更多仍在茫茫業海中迷失方向的眾生,回歸正道,走向修行的正確道路。雖說寫心得不是為了貪取功德,但功不唐捐,該有的、該給的,上天一絲一毫都不會少。所以,用心寫心得吧!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本文來自牟尼精舍

牟尼精舍網站連結: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

【牟尼精舍簡介】:

  我們不接受供養、不收錢、不推銷、也不強迫修行,單純義務只求能結善緣解決您的問題;我們專解因果事件、因果問題、治因果病、…,無論婚姻、家庭、事業、家族、痼疾、學業、…等人生不順遂的問題均能請示!歡迎有醫生看到沒醫生、有神問到沒神者,人生遇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仍不得其解的有緣人,不妨一試。

  目前已開放網路和現場問事:

1.請點選(網路請示)  2.請點選(現場請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