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心得】《揚名立萬》套路但不流於俗套,嘻笑怒罵中看見一群人的真心

段小姐
·
·
IPFS
·
一部黑色幽默的懸疑電影,溫柔地用喜劇包裹現實。一群人一樁命案一部電影,撲朔迷離的局中局,到底是誰在操控這一切?細節環環相扣,劇情峰迴路轉。猜著的是真相,猜不透的是真心。
《揚名立萬》電影海報

簡介:一群落魄的電影工作者齊聚一堂,要以轟動上海的真實命案拍一部大電影。他們不僅握有調查資料,連兇手本人也邀請到現場。隨著討論越來越深入,他們逐步逼近真相,伴隨真相而來的是危機還是轉機?


以下為個人觀影心得,各種爆雷,請謹慎評估後再行閱讀。謝謝!

《揚名立萬》(以下簡稱《揚》)用電影講述電影誕生之前的故事。
 電影的開頭是電影的結束,電影的結束是電影的完成。

剛看了一部爛片的前記者現編劇兼影評人李家輝(尹正飾)走出放映會,被陸老闆邀請到某處參加劇本會議,討論拍電影。

會議上有資深但很久沒拍片的男星關靜年(楊皓宇飾)、曾經賣座但現在只賣噱頭的導演鄭千里(喻恩泰飾)、美麗卻演技不好的過氣女星蘇夢蝶(鄧家佳飾)、號稱龍的傳人卻混不下去的武打演員陳小達(柯達飾)以及兩位神秘嘉賓。直到眾人口中的召集人陸老闆陸子野(陳明昊飾)出現,拍電影的陣容已經齊全。

野心勃勃的陸老闆要以真實命案拍電影,邀請兇手齊樂山(張本煜飾)、警察海兆豐(秦霄賢飾)一起與會。會議逐漸失控,隨著眾人踏進命案現場,劇本會議成了推理大會,已經不只是拍電影而已。在李家輝的追查下,案子越來越明朗,他們也越陷越深,這群意外闖入的電影工作者最終決定逃亡海外,用電影將真相拍出來……

作為一齣黑色幽默的懸疑電影,《揚》依劇情重點分配喜劇和懸疑的比重。前半聚焦在劇本討論,眾人嘻笑怒罵,各式無厘頭的提案,大量而密集的笑點,致敬與嘲諷融為一體,「市場考量」從電影工作者口中說出來更為諷刺。

後半踏進命案現場開始,這群人已經沒有退路,被迫將真相抽絲剝繭。極權時代人命如草芥,權力與良知是天秤的兩端,多少人能誓死捍衛?這是一場選擇,背後的代價高昂。


尋找線索、發現真相是劇情推進的主要動力,而導演也不遺餘力的埋下許多線索,只是在必要性以及普遍性上稍顯可惜。但作為首部電影作品,劉循子墨確實展現了獨特的風格優勢。

以法國醫生分屍案為例,在片中主要出現三次,分別在劇本會議、舞廳和映後訪問。劇本會議上僅是一樁案件,並未受到重視。為什麼突然被齊樂山注意利用呢?細節。

舞廳內大海警官詳細敘述了在法國醫生後車廂發現女性屍體的過程,包括時間、案發地、屍體樣態以及嫌疑者,這些細節讓兩案可以被刻意產生連結。於是齊樂山製造破綻,吸引李家輝上鉤,順著李的推論編造夜鶯的故事。眾人相信:為了守護遭遇不幸的夜鶯,將她置放在車輛後車廂,才陰錯陽差造成分屍案。直到映後訪問,證實法國醫生確實是兇手。李家輝才恍然大悟,後車箱的屍體並非夜鶯,他的推論是齊樂山刻意誘導他的假真相。夜鶯,還活著。

法國醫生分屍案本該是毫不相干的案件,卻成為劇情峰迴路轉的關鍵,是齊樂山留給李家輝的麵包屑,也是是導演留給觀眾的,貫穿全劇。


《揚名立萬》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最為醒目的是占據半面篇幅的畫作《薩達那帕拉之死》(La Mort de Sardanapale)及夜鶯(剪影)。電影中前者僅作為兇案輔助工具,後者出場不多且未曾講過一句話,為什麼被選擇為海報主視覺?

La Mort de Sardanapale (出處:Louvre Museum)

薩達那帕拉之死1》為Eugène Delacroix的油畫作品,依狄奧多羅斯《歷史叢書》亞述君王亞述巴尼拔的故事繪製。亞述巴尼拔因戰爭失敗被困於宮中,為了不讓敵人獲取他的財富,下令處死妻妾、殺死馬匹、燒毀宮殿,畫面充滿慾望、暴力與殘酷。

三老案發生的這棟房子,匯聚所謂的上流人士,在此交換權力和慾望,骯髒的、上不了檯面的事情,最後被一把火全部燒光。《薩達那帕拉之死》預言了權力場的結局

夜鶯,是舞廳的花魁、是長官託付的女兒,是一切的開始。齊樂山順著李家輝引用安徒生《夜鶯》的話,半真半假地杜撰小小歌鳥要遠行的故事。不論她的真實身份,守護夜鶯成為齊樂山和這群人共同努力的目標,是他們的真心


角色海報藏著每個人心中的願望:海兆豐期望成為優秀的警察、關靜年渴望獲得影帝殊榮、蘇夢蝶努力擺脫花瓶為自己而戰、鄭千里希望電影賣座名利雙收、陸子野想要操控一切拿回失去的、陳小達純純的武打明星夢。相較其他人,齊樂山與李家輝的剪影特別耐人尋味。

齊樂山最重要的事就是守護夜鶯。若想表達齊樂山放走夜鶯,影子應該在左上角,而非右下角。回想電影情節,左上是他編造的「機械夜鶯」,右下角是「真正的夜鶯」,齊樂山用機械夜鶯混淆眾人,守護真正的夜鶯。

剪影取自畫作《自由領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ople)的自由女神。李家輝因揭露軍政部弊案被打壓改行,屢次被勸水太深盡快收手打住,但他仍堅持追查。他評價夢蝶演技浮誇,但在別人潑髒水時也會站出來為她仗義執言。李家輝的內心是正義的,不畏強權欺壓、揭露真相,帶領人民反抗極權者。


電影中部分線索(畫面、台詞、意象)看似有意義,卻又無法延伸解釋。如齊樂山唬爛故事的「馬」和「刀仙」,在夜鶯故事中再度提起。物件/事件重複出現代表說謊者難以忘懷,馬和刀仙對齊樂山而言應該是重要的記憶,後續卻沒有說明。記錄會議的攝影機,被小達辛苦地搬來搬去,出境高效益低。另外,可以發現《揚》致敬許多經典電影,有趣之外難以看出脈絡依循。是少數人的感動,還是多數人的笑點?致敬,可能是一步險棋。

素材選擇、畫面保留要迎合市場還是個人風格?思考普遍性和必要性對導演而言是艱難的抉擇。上述的例子,或許是導演刻意隱去,給予觀眾想像空間;也可能是個人學識不足,片中提及的歷史、事件、人物皆不熟悉,因此不做評判。但整體而言,電影節奏不拖泥帶水,笑點和線索緊密相連,不笑的時候都很認真在查案,戲內戲外都非常敬業。


《揚名立萬》每位演員表現都非常優秀,語言和肢體表現皆貼合角色形象。角色反差與豐沛情感都被恰當的掌握,營造出立體化角色、強化劇情張力。

電影中強調賣座電影要有激烈刺激的打鬥場面以及艷麗動人的纏綿感情,《揚》創作團隊顯然是叛逆的,電影的飽滿豐富主要來自於劇本和演員本身。包辦全劇笑點的小達、人情練達的關老師、油膩又有良心的鄭導、因外表被抹煞所有努力的夢蝶、拿默劇劇本的夜鶯,這些演員老師的演技讓角色立體化,有笑有淚。

譬如李家輝逼問齊樂山殺人動機時,一句接著一句,不留片刻喘息,將對方繞進圈子迫使露出馬腳,尋找語言的縫隙直指動機。尹正和張本煜在情緒轉折、台詞節奏緊湊到位,產生逼供的窒息感。

當眾人指責陸子野設局欺騙,陸子野沒有氣憤、沒有說教,冷靜陳述每個人風光表面下的現況。直言這是他最後的船票,也是大家的,上不上船隨他們!陳明昊將陸子野的豪氣、瘋癲、諷刺、現實完美掌握。

黑衣人(餘皚磊飾)出場時間不長,溫文儒雅中透露著狠勁。這樣位置的人,看到的不是幾條人命,而是命令,而這只是工作


關於《揚名立萬》的荒誕與溫柔

讓整部片瀰漫濃濃的荒誕感。為了拍一部片買下命案現場、請來兇手、將所有人關在現場,這是拍電影還是玩命?荒誕減弱高漲的情緒,讓真相變得可接受,個人認為這是創作團隊的溫柔。這份溫柔也體現在每個角色身上,譬如鄭千里選擇還關靜年巴掌的時刻、夢蝶對夜鶯的同理心。李家輝作為一個追查真相的記者,竟然兩次選擇放棄揭露機會:一次是燒毀筆記本的證據,一次是在距離夜鶯一步之遙的地方收手。在真心面前,或許真相已經不那麼重要。

《揚名立萬》原名《一部電影的誕生》,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呢?電影中,李家輝問關靜年今天劇本會議聊什麼?關回「不知道阿,但是陸老闆說了,這電影要是成了,咱們揚名立萬」。揚名立萬是眾人拍電影的動機,一部電影的誕生是拍電影的過程。

兩個名稱其實都適合這部電影,個人以為《揚名立萬》的詮釋更多層次。揚名立萬的標準是什麼?電影叫好叫座是一種,選擇拍下真相讓世人知道是另一種,這群電影工作者選擇了後者,比較沒有錢又困難還可能被弄死的那種。

電影沒細說的是選擇背後的代價,片中陸子野多次提到的船票可能是答案。成語「破釜沉舟」指立下沒有退路的決心,但運氣不好時會變成代價。

但這是一個溫柔的創作團隊,「越南兩船相撞,失蹤百名船客」,他們或許又沒搭上船,或許漂流到另一塊大陸,或許,或許……謝謝他們的選擇,捍衛真相、守護真心。

《揚名立萬》是一封情書獻給所有不得不屈服現實卻又有良心的電影工作者


1:有趣的是狄奧多羅斯《歷史叢書》中的薩達那帕拉(Sardanapale)與史實不符。換句話說,狄奧多羅斯用薩達那帕拉說了另一個故事,而齊樂山也為夜鶯編了一個故事。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段小姐生活被數字分裂成細瑣的片段,想記下每個動容的瞬間。 我並非最好的,但我相信我選擇的是最棒的,都應該被真心對待。
  • 来自作者

【觀劇心得】強制綁定x循環拯救《救了一萬次的你》之你自己玩別帶著我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