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面對假新聞,除了罵媒體之外你還能做什麼?

日冕
·
(修改过)
·
IPFS
·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假新聞氾濫成災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收資訊,無論是親朋好友轉發的各種訊息、或是在社群媒體看到的新聞。但其中摻雜了大量真假難辨的訊息,在疫情過後這種情況變本加厲,社群媒體成了有心人士散播假新聞的平台。「某地疫情嚴重時,一天燒掉100多具屍體」這類假新聞層出不窮,靠著聳動的標題,放出點擊誘餌,試圖在網路上散播恐懼。

Photo by Pixabay


那是否主流媒體就值得信任呢?這裡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除了日前柯文哲點名痛批某報為「惡毒的媒體」引起軒然大波外,20號華視晨間新聞快訊字幕居然出現「新北市遭導彈擊中」,這種會引起恐慌的訊息。事後相關人等一再強調此誤植為「作業疏失」,很難想像一個營運數十年的媒體居然會出現如此錯誤,這次事件讓華視公信力嚴重受重挫。

關於俄烏戰爭的新聞也是真假難辨,之前有一則是關於李奧納多捐款1000萬美元給烏克蘭政府的報導,裡面還提到他的外婆就是來自烏克蘭。此新聞一經流出就有很多媒體轉發。但經過事實查核後發現是個假消息,雖然他確實有捐款,但卻不是捐給烏克蘭政府,而捐給了是國際關懷協會、國際難民組織、救助兒童會,以及聯合國難民署等國際人道組織,他的「烏克蘭血統」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2018年《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成為日後討論社群媒體新聞傳播必然引用的文章,該論文指出,假新聞傳播的比真相更遠、更快、更廣,且被轉發的機率比真相高出七成。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謊言繞過半個地球時,真相還在穿鞋子。」

我們到底還能相信誰?

宣傳機器

權力不存在於機構中,也不存在國家和大型企業中。而是存在於建構社會的網路裡。-曼紐.卡斯提爾。

相較於電視,現在我們平均每天在社群媒體的時間更長,也更習慣在此吸收各種資訊。划手機早已成為一種慣性,在和朋友互動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吸收各種資訊,資訊爆炸的時代名副其實。

Photo by Pixabay


這讓我想到一本書關於社群媒體的書《宣傳機器》,宣傳機器顧名思義指的是FB和Twitter為首的這些社群媒體。它被設計來刺激我們的神經衝動,吸引並說服我們改變購物、投票、運動方式。接著又從我們的選擇中學習,反覆優化它所提供的選擇。同時可以追蹤我們的偏好、興趣、在世界各地留下的時間戳記,使分析更加完美。機器的動機是金錢,與我們互動就能把金錢最大化。

社群媒體不同於其他媒體的地方,是因為我們不僅受到廣告直接說服力的影響,還不斷受到社交訊號所左右,這些來自同儕和群眾的訊號,放大、強化、散播這部宣傳機器的影響。

這幾年開始有人注意到社群媒體所產生的問題,它一直在深處以非常幽微的方式影響我們的生活。想想那些躲藏在貼文中的廣告、IG上朋友昨晚吃了什麼、假日去哪裡玩、哪個大學同學換了工作等。我們的行為也因為這部宣傳機器而越來越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

在資訊戰中所扮演的角色

俄烏戰爭早在2014年就打響了第一槍,當俄羅斯入侵克里米雅時,俄國當局的俄國網路研究署就開始佈局,該機構是克林姆林宮針對社群媒體成立的幽靈組織,一旦有任何親烏克蘭的言論出現,各種檢舉就會鋪天蓋地而來。

有些人猜測他們是用設定好的軟體機器人,任何親烏言論出現就會自動檢舉。面對數千個檢舉,臉書就會下架「引起問題」的貼文並暫停貼文作者的權利。如此一來就自然把親烏克蘭的聲音排除在臉書之外,這種手段足以把任何反對的聲音隔絕在外。

形成公衛危機

美國有個名為「停止強制接種疫苗」的反疫苗組織,透過社群媒體上的反疫苗假新聞賺錢,也從亞馬遜上的反疫苗書籍銷售獲取介紹費。廣告活動鎖定25歲以上女性,在其公司所有的帳戶推廣下,觸及方式有立即的效果。

這導致你在臉書上搜尋疫苗相關訊息時,會出現一面倒的反疫苗宣傳。原本美國就有不少反疫苗人士,在這些假新聞的推波助瀾下,越來越多人相信「疫苗會改變基因」或「疫苗裡有超微細晶片可以控制人體」這種荒謬假訊息。

2個破解謠言小工具

在這邊提供幾個Line上面的工具,如有發現疑似假新聞可供查證:

■LINE「訊息查證」:

只要加入LINE「訊息查證」的官方帳號,不但能查證可疑訊息,還有舉報機制讓查核單位第一時間接觸到假訊息。針對想查證的可疑訊息或網址連結進行長壓,即可選擇複製或轉傳,再將其複製貼上或轉傳至「LINE訊息查證」,即可對該訊息進行查證。


■Gogolook美玉姨

同樣也是Line上的事實查核APP,但同時還具有快速識別陌生電話號碼、遠離高風險陌生 LINE 帳號及安全防護個資帳號。只能說美玉姨真是全能ACE!

Photo: Gogolook


在此也不是要完全否定社群媒體的價值,作為一種社交工具,它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在疫情期間這種好處顯得格外重要,它能使我們和遠方的朋友連結在一起。但享受這種便利的同時也要有所警覺,對所有的資訊不要照單全收。

在社會層面,當我們嘗試將社群媒體帶往正確的方向時,需要藉由理論和實驗驗證來測試不同的方法。社群媒體平台、政策制定者以及大眾都需要一起努力。



參考文章

《宣傳機器》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58998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0387?from=search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1499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1618-gogolook-aut-mei-yu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日冕在獵奇與現實中穿梭,關注社會議題/推理小說重度成癮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生活|治癒系食物

歷史趣聞|《古埃及24小時現場》(下)

隨筆|無理?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