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有沒有 XXX 的八卦》
反對炒房的人都是眼紅?
「有沒有 XXX 的八卦」是台灣 BBS 論壇中八卦版的起手語,而 PTT 的使用者又自稱為鄉民,鄉民則取自港片《九品芝麻官》中方唐鏡的台詞。
本書作者鄭立是香港人,曾有過很多不同的身分像是小說家、專欄作家、中學老師、政論家跟遊戲開發者等等,本書集結了一些他曾在 PTT 的發文還有其他文章,主題大致分成文化跟經濟兩大項。
因為他是香港人也是政論家,所以對於先前的香港雨傘革命也有深入的探討。看完之後給我的感覺很像過去曾分享的顏擇雅《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對於許多社會議題皆有其獨到的觀點。
本次節錄書中關於炒房地產的議題。
炒房有助於帶動整體經濟?
社會上對於炒房的想法眾多,我們或多或少都曾聽過一種說法,有些人認為會抱怨炒房的人就是仇富,要嘛不是因為他真的太窮完全沒有翻身機會、要嘛就是眼光差,投資到不好的項目沒有賺到錢。
反觀炒房的人本身也要做很多功課,像是研究法令還有投資標的等等,這種論點完全認為炒房本身沒有問題,會抱怨的人都只是眼紅而已。
但是這種論點其實可以套用在任何違法亂紀的商業行為上面。
比方說販毒,而本書所舉的例子就是近代清末的鴉片,清末的時候從事鴉片相關買賣的人一樣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假設今天有人跳出來說販賣鴉片本身是不對的,前述那群人一樣可以說批評者一定是買不起鴉片,或是販賣鴉片者也是投資了相關設備才能獲利,甚至整個鴉片產業鏈也養活了很多物流跟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甚至帶動了整體經濟。接著說批評的人只是眼紅跟仇富。
但事實明顯不然。
地主與實業家的差異
根據台灣經濟部統計,創業一年內倒閉的機率是 90 %、在接下來的 5 年內又會有 90 % 倒閉,也就是說經過五年之後、只會剩下 1 % 的企業存活;但是相對於投資房地產,成功率會比 1 % 高非常多。
而每年富比士公布的富豪榜,台灣前幾大富豪全部都是地主而不是實業家,就是算他是實業家,也是有很多土地的實業家。
以台北為例,西門町的大地主林世昌在該地就有23個店面,每個月收租 3000 萬元,一年就賺 3.6 億元。乍聽之下只覺得是筆不小的數目,所以我們拉個對照組:上市櫃公司來比對。
台灣目前的上市櫃公司大約是 1,700 家左右,而每年可以賺 3.6 億元的公司大約在台灣排名 516 位,也就是說談比較極端的情況,一個地主可以打趴 70 % 的上市櫃公司。
而這些上市櫃公司又是由上千人焚膏繼晷得奮鬥、才有機會達到這種成績,但是大地主的生活我們不用多說,更不用提台灣還有 140 萬家左右的中小企業。
那麼這種少數地主壟斷大多數財富的現象真的公平嗎?在回答問題前讓我們先把鏡頭拉遠。
現實中靠土地收租的人是沒有任何產出的,而且土地本身如果不去利用,本身也不具任何價值,舉凡社會上許多做科學研究、探險創新、提供服務、保存文化等等,還有本書一再提到的實業家,他們兢兢業業、對社會做出貢獻,但是他們的收入有一大半都必須交給實際上沒有產出的地主,而且風險還極高。
久而久之社會上就知道走哪條路會比較輕鬆,接著社會上務實的人就會變少,文明的發展就會逐漸停滯。
而靠收租過活的人承擔的風險極低,他也不用去吸收最新的知識或是創新冒險,因為沒有必要,日子久了他對於現實就會感到麻木,自私自利,甚至認為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是靠自身努力而來的,這個就不好舉例。
小結
簡單來說,掌握資源的人不創造,創造的人沒資源,社會上實業家越來越少,國家邁入這種惡性循環之後就只會慢慢沉淪,像是我們的鄰國菲律賓,土地掌握在少數大地主手上,造成國內經濟疲乏,就算國民很多人都有大學學歷,但是還是得出國幫傭。相信我們並不樂見台灣也變成這種情況。
上面提到的是比較負面的例子,世界上還是有國家主動把房地產這塊泡沫戳破,也就是日本跟德國,他們意識到房地產本身的泡沫增長對於經濟會有不良的影響,雖然戳破泡沫會有一段陣痛期,但這兩個國家的共同點便在於有非常多具有競爭力的實業,科研發展也很先進。
那難道台灣沒有人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嗎?的確有,但是困難度非常高,因為我們有非常多立法委員跟政要都是大地主,比方說連戰、王金平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加上政商關係錯綜複雜,各自皆算計著自己的利益,要他們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難如登天。
談到這似乎感覺前途茫茫。但是近幾年來港台公民參與政治的風氣漸盛,或許能讓我們加速走完這漫長的改革路。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