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的密語——關於親情與愛情
書籍版本
類型:長篇小說(虛構書信日記/傳記)
書名:《安妮日記》 (Het Achterhuis)
作者:安妮.法蘭克 (Annelies Marie Frank, 1929-1945)
國籍:荷蘭(德國猶太人)
譯者:呂玉嬋
出版社:臺北市:皇冠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一版十二刷(2013年初版)
ISBN:978-957-33-3009-7
前言
《安妮日記》的生成背景為二戰納粹入侵荷蘭,迫害猶太人時期,安妮一家為躲避迫害屠殺,1942年07月05日開始窩居在阿姆斯特丹一間辦公室的密室,其密室共生活八人,為期兩年多的時間,最終1944年08月04日遭人告發,全員八人分別送往集中營。
居住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猶太少女安妮出生於1929年06月12日,1945年03月病逝二戰卑爾根.伯森集中營,得年十五。德國出生的父親奧圖.法蘭克(Otto Frank)曾以德軍身分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密室八人中存活最久者,最終1980年逝世瑞士(九十一歲)。日記內容由安妮父親整理,並於1947年交由荷蘭出版社出版。日記記錄從1942年06月12日至1944年08月01日。
日記本是安妮在十三歲的生日時收到的禮物,開啟日後書寫日記的習慣。安妮表示書寫日記是因為孤獨,所以虛構一個人物——吉蒂——作為紓解內心壓力與情緒的對象。
對於正值青春好動年紀的少女而言,窩藏在密室的生活肯定很難受,除了擔心害怕戰爭帶來的死亡,更要在狹窄之地面對家人與陌生人的緊密關注與交流衝突,逼使安妮不得不在短時間內成熟長大,從日記中的種種記敘來看,安妮的心思細膩,有文采有思考,不僅見證無情戰火與歧視猶太人的處境,也透過文字捕捉自我身心成長的心路歷程。
閱讀之後,筆者發覺書中關於「親情」與「愛情」的描述是從中理解安妮的心思如何從青澀變成熟,並且得知安妮如何從自我意識的探索中獲得自由與自省的線索,故而從這兩個項目進行探析。
親情
生活在密室之中的安妮,年紀只有十三歲,正值活潑好動的青春時期,卻要被困鎖在狹窄空間內,過著擔心且憂傷的日子。密室裡同住者大多都是長輩,可想而知,安妮內心的孤獨與寂寞,難有機會向知心好友抒發。因此,只能藉由虛擬人物的想像作為傾訴的對象,靠著撰寫日記的方式,以書信文體作為交流,排解內心的喜怒哀樂等情緒。
由於空間壓縮每個人在密室裡生活的自由,故而人與人之間相處變得密實,在每個人生活習慣與性格大不相同的接觸中,難免產生口角摩擦。其中,安妮與母親之間的摩擦更是激烈,安妮的一舉一動都難逃母親的諷刺口吻與檢討,逼迫安妮時時刻刻覺得痛苦難受,卻也在當中學會自省。例如文中有一段話語,說明安妮在狹窄空間不斷受到母親審視的壓力而身心激動的表現:「我氣死了,卻不能表現出來。我想尖叫跺腳,用力搖一搖媽媽,大哭一場等等,因為她每天對我說難聽的話,露出嘲諷的表情,不停指責我,像拿一把張得緊緊的弓箭射穿我,我幾乎無法把弓箭從身上拔下來。」(P.80)這樣的家庭霸凌現象應是許多人幼時最難以抹滅也影響至深的記憶,無論哪個國家,都會出現如此「階級」不平等的對待,失去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用上對下的控制與檢討以獲得自身可能來自自卑或同為幼年陰影下潛意識傳承的社會無意識文化慣性。尤其身處密室之中,因言語行為產生的壓抑情緒將更為明顯的積累,致使「恨意」成為安妮短時間內意識成長的動力。不過,因為書寫日記的習慣,讓安妮在日後可從過往記錄中獲得冷靜的反省,好比文中一段話語:「我繼續坐在那裡,拿著翻開的日記本,不解自己怎麼會一肚子的怒氣與恨意。必須找妳傾吐不可。……那段哭著批評媽媽的日子已經結束了,我變得更懂事,媽媽也不再那樣精神緊繃了。……」(節錄P.155-156,參見下圖(原書)引用部分可了解完整)由此可見,安妮的心智成長透過日記抒發成為自省的觀察,根源於親情中的衝突與體諒,在此催化安妮以更加熟成的態度面對問題與增強抗壓性,開闊心胸轉往正向的一面解放內心的種種壓抑與掙扎情緒。
愛情
十三歲的年紀正是探索世界的慾望漸盛的時期,安妮雖然身處密室之中,卻也免不了對於愛情和性的相關知識產生好奇。安妮不僅身體產生變化,內心也隨之萌生改變。就像安妮自己說的話語:「一個人唯有變了以後,才會發現自己變了多少。我變了,劇烈地改變了,我的一切都不同了。我的看法、觀念、批判角度都不一樣了。內在,外在,都截然不同了,而且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說,我變得更好,因為這是真的。」(P.224-235)這樣的變化可能來自「性成熟」的引導,對於外在環境與人際關係的相處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與反應,漸記從陌生到熟悉,在探索生活與意識自覺的期間,有了超越以往的心性,慢慢體會出「轉大人」的情感與思維。文中有安妮對於自己性器官的細膩描寫,也渴望透過親吻以獲取某種依賴或可靠的陪伴。如此思維與行動,對於身處在密室空間中的安妮非常重要,宛如這份「性」與「愛情」的探索能夠賦予自我意識突破牢困的處境,獲得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密室之中的安妮難有「同伴」的相陪,在這間見不得光的暗室之中,年紀相差不多的彼得就成為安妮必然親近的對象,兩人相互傾心,在沒有另一選擇的條件之下,兩人關係得以昇華友情為愛情。在這樣的感情催化之下,安妮對於未來有了更深的期待與期望,也在日記中表達自己對於寫作與歷史的喜愛,雖然戰火時時刻刻侵擾密室生活的一切,卻也無減安妮在想像世界的豐富可能。無奈,在那樣戰亂的時代,偷拐搶騙隨處可見,就連密室都曾經差點遭到小偷闖入,最後,仍是不敵人心的懦弱與衰敗,密室終究被人告發而失去保護,安妮短短十五年的生命之火,就此熄滅在集中營惡劣的環境中,只留下日記見證哀傷。
結語
從本書得知,安妮一直有創作的習慣,也曾經表示將來重回自由之時,志向要做一名「記者」。從日記內容來看,安妮的確擁有細膩的心思,也將一名青春少女的心態如何從青澀到漸漸成熟的過程,在字裡行間表露無遺。安妮無疑是勇敢的,是善良的,是懂得事理的,是心思纖細的,是積極大方的。但也在日記中察覺安妮內心孤獨與寂寞是多麼折磨人的武器,比密室外的戰火更具殺傷力。
當我看完《安妮日記》時,內心難掩激動之情,因為自己就如同生活在密室之中的處境,包括與家人的相處(對我而言,每個家人都是安妮母親的分身再現),我的恨意與悲痛竟與安妮在日記中書寫的心境相疊合,一時之間,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我比安妮幸運也不幸,幸運的是我沒有經歷戰火的侵擾與迫害,不幸的是我無法像年輕的安妮最終成長釋懷母親的種種言行,至今,我只能選擇「沉默」,並且將自己封閉在自我打造的現實與意識之牢籠中,保護自己,就怕與家人再多一次接觸,身心又要多一處窟窿,疼到無法自己。在密室內,我也透過書寫抒發壓力,如同安妮,我也渴望有個陪伴,在愛情的滋潤中,重新對於生活燃起期待與幸福感。只是,傷痕累累的我,離開密室之後,還能像個正常人嗎?
2022.01.31@初稿-讀雨居書房-早晨發寒
2022.01.31@首發-方格子
2022.02.05@分享-Matters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