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瑪力再說MariosBB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英國真的沒有給香港民主嗎?|香港民主之路簡史

瑪力再說MariosBB
·
·
「在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殖民统治当中,历任的港督都是由英国委任,香港没有民主,港人也从未享有真正的自由。英方应该做的是放下殖民心态,摒弃双重标准,切实尊重香港特区政府和司法部门依法履职办案,尊重广大香港市民享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正常生活的愿望。尊重香港是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的事实 ...」

Hello大家好,我是玛力,這段辞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在熟悉不过了。只要谈论到香港的民主问题,就可以搬出这段说辞,再配上激情澎湃的音乐,似乎已经成了目前中国大陆主流舆论的标准答案。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这群帝国主义的走狗,跪久了站不起来了,看看你亲妈是谁!

好,那我们今天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今天我们谈的话题是作为前殖民地的香港,英国人到底是有没有给过香港民主,又或者港人有没有争取过民主呢?

众所周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和大英帝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香港这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沦为英国殖民地,随即开启了150多年的殖民统治,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

那我们就简单的梳理下时间的脉络,带领大家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香港故事。

1841~1941年这100时间,香港作为大英帝国远东的重要贸易港,逐渐将香港建立成与东方自由贸易的枢纽。

自五口通商以后,香港成为列强与中国的主要转口港,广东、福建等地的商人很多移居香港。做起了货物到内地的转运生意。不管你承不承认,这一次被动的改革开放,也成就了中国这些东南沿海城市100多年相对内陆城市的繁盛时期。

除了商业和贸易的中转,香港也逐渐成为中国人口迁徙和移民的中转站。除了广东、福建等地很多人移居香港到做生意,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不少华南商人迁往香港逃避战乱,从1851年至1900年期间,又有超过200万广东及福建人经香港移居海外,下南洋打拼求生存。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满清,之后的军阀混战,北伐战争,中国局势一直动荡不安,使不少人逃难来香港。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又有众多难民涌入香港。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香港虽然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是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一直作为中国接触世界的窗口,以及内地人民躲避战乱的第一避风港。而这100年时间,我们看到香港的人口从刚开埠的时期的不到1W人,迅速增长到1941年的160W人。

由于西方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急速扩张,整个世界野心勃勃,遍地是黄金。虽然当时西方社会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民主政治体制,但也仅限于少数人的民主,即所谓精英政治。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种族主义,男女不平等等认知真空,在那个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世界,似乎没人关心。更何况对于殖民地这种海外领土来说,更不要谈民主自由了。即所谓,快上车就有肉吃,谁管你那么多呢。

然而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当时的英国联合守军寡不敌众,一周时间香港沦陷。日占时期的香港民生、经济遭受重创,物资和粮食紧缺,民不聊生,很多居民被驱离出境,到1945日本投降时,香港人口锐减至60W。

众所周知啊,二战后的全世界打的千疮百孔,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精疲力竭,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全世界殖民地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拥有殖民地最多英国也迫于对内和对外的压力,慢慢的放开殖民地的管辖权。1946年5月1日,时任总督杨慕琦回任,流离失所的人们陆续回到香港。为争取香港市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持,杨慕琦于同年8月28日发表一份政治制度改革方案,史称《杨慕琦计划》。计划内容主要是建立一个由多数民选议员组成的香港市议会,让香港人能更多的参与到公共事业中。这个可谓是由官方发起的一项「民主改良运动」,由于当时香港人对政治并不热衷,也没有经验,对于议会的职能没有达成一致,加上英国内部意见分歧,所以这个方案在杨慕琦离任后也变得不了了之。

1947年7月葛量洪接任香港总督,正在此刻,国共内战又全面爆发,大量的内地难民又集中涌入香港,到1947年底,香港人口又激增至180W,港英政府压力剧增。加上之前香港民众对《杨慕琦计划》的消极态度,所以葛量洪并没有太多政治改革的意愿。所以整个香港社会弥漫着维稳、安置难民和如何努力活下去的氛围。

我们前面谈到,由于战后全世界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大势所趋,像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传统殖民地也向自治领和完全独立上过渡。虽然香港内部没有明确的迹象要脱离英国,虽然《杨慕琦计划》也没有落地成功,但从1950年代开始,港英政府也潜移默化的在尝试香港内部自治和民主改革,除了大势所趋,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是考虑降低管理成本,淡化自己的帝国主义的色彩。但是这些改革都没有成功,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中共的强烈反对。

在已经揭秘的这份FCO 40/327的英国国家档案显示:1958年1月30日,中国总理周恩来会见访华的英国铁路专家肯尼斯·康德黎(Kenneth Cantlie)时,希望康德黎向时任英国首相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 )转达以下说话:

周恩来会见肯尼斯·康德黎(Kenneth Cantlie)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令香港成为如新加坡一样有自治权的自治领,中国将视为一种非常有敌意的行为。中国希望无论如何至少香港现有的殖民地状态。

英国档案馆FCO40/327文件关于周恩来的原话

对此,中国官媒曾解释到,这个只是中国当时为了防止英国假借「民主」为由,让香港走上独立的道路。我门不妨梳理下,那中国的逻辑就是自治=民主化,民主化=独立。所以为了防止独立,拜托英国姥爷在帮我继续帮我殖民香港。那你不是岂不是默认了广西、新疆、西藏,还有若干少数民族自治州都有「独立」的风险?

如果说周恩来总理的这番话只是一个友善的提醒的话,那同期揭秘的另一份文件可能就说的非常直白了。时任中央外事办公主任的廖承志,1960年10月29日接待访京香港工会代表时,批评当时美国人建议在新界建立「自治政府」,并警告英国人最好不要接受美国这个建议,如果英方提出,我们将毫不犹疑的解放香港、九龙和新界。中方从不承认香港、九龙、新界是英国领土,但因为英国继续管治香港,对中国有利,所以才不要求收回;中国希望收回的,是发展良好的香港,而不是一个如废墟般的地方。

英国档案馆FCO40/327文件关于廖承志的原话

我想对这句话应该非常清楚了,用现在的话就是说,英国佬,帮我种好韭菜,等可以收割的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

我想英国人也不是傻的,既然你不想让「港人治港」,那我与其选择强制民主,不如就保持现状,也总比让香港变成一个共产主义的殖民地好。于是香港的民主化和自治运动远没有其他殖民地那般的波涛汹涌。

前面说到啊,香港作为离中国大陆最近的一片避风港,从49年到70年代,又陆陆续续涌入了数百万的内地难民、国军残部、以及东南亚难民。人口几乎是每年百万的增长,到1980年代,香港的人口已经超过500W。

在这30多年间,除了56年的双十暴动和67年的六七暴动,香港完美的避开了中国大陆的各种天灾人祸,可以安心的发展经济和民生,也有了我们熟知的亚洲四小龙的奇迹。这三十年发展对比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你会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套用那句最常见的话,香港这三十三虽然没有民主,但人民有了健全的法制,加上上面谈到的中英政治角力,当然发展才是硬道理。

香港民主派学者梁启智说到:到了八十年代,面对香港前途问题谈判,培养香港人参与政治就变得更为重要。当时香港学界出现「民主回归」的说法,即一方面否定英殖管治在香港的地位,同时认为中国收回香港是有条件的,特别是要对香港的民主发展有贡献。近年有不少评论对这段历史作出反思,认为当时的学界错误接受了中共的统战,误信中共管治下的「港人治港」可以纠正英殖封闭管治的问题,脱离了当时香港普遍不接受中共管治的主流意见。

被中国主流舆论认为是英国在交接前的阴谋的,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展的基层民主化进程,也是由从港英政府发表《代议政制白皮书》之后,也是港人开始真正关心起民主政治的开端,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从1985年开始到1997之间的民主化改变。

香港立法機關民主趨勢

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八八直选」风波。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显示,八十年代以前,在港英政府统治之下,香港的政治领袖并非选举产生,当权者透过吸纳本地精英,把他们当作了解社会民情的桥梁。其后,政治制度经过不断改良变革,百姓在某程度上终于可以透过选票选出自己的代表,进入议会。但由于政府始终并非民选,当权者必须用各种方法积极回应市民诉求,以表现其为负责任的政府。几年之间,社会牵起一片讨论,市民纷纷表达对政改的意见,不少团体更要求政府加快政制改革的步伐。不过,中方始终保持其一贯的强硬立场,对政改抱怀疑态度。

香港八八直選維園集會
香港八八直選維園集會
香港八八直選維園集會

就1988年立法会选举引入直选的问题上,民意汇集处的报告谓有94,270人反对引入直选,而只有39,348人支持该项建议,反对与支持的比例为7:3。不过,此结论并非真相之全部,其实是基于港英政府为了讨好中方,「技巧地」整理市民意见后,所得出的结论。关于民意如何被操控,大家可以看下李永乐老师近期的一期关于有偏抽样的视频。后来来解密的英方档案和末代港督彭定康在其回忆录内所述,是次扭曲民意之举的背后是中方和英方的秘密协议。中方认为当时《基本法》尚在草拟阶段,如果英方在期间落实在立法局推行直选,等于制造既定事实限制《基本法》的草拟。结果英方决定拒绝八八直选,换来中方保证把直选写进《基本法》当中。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好了,关于英国到底有没有给香港民主的故事就先说到这里吧。严格意思上来说,这本是一个伪命题,民主从来不是别人施舍的,也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民主这个词已经沦为一个贬义词。我们回顾香港的民主化进程,不免有几多唏嘘,可能从香港被割让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个城市跌宕起伏的100多年。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生活在那个城市,也没有经历过哪些血泪史,但思想是你自己的,我们习惯了别人给你送的饭,也习惯了在《大秦赋》之类的宏大叙事中找寻存在感,而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滚滚汤锅中的一颗鱼丸而已。

祝香港好运吧!

这是玛力说的新频道「玛力再说」。本期视频也是准备时间最长,查阅最多资料的一期内容,其实很多内容都不是我原创,只要你能用心都能查到,我也会把相关资料放在屏幕下方,如果有遗漏,还请原作者见谅。如果你觉得这个视频还不错的话,麻烦订阅/点赞/转发支持一下,我是玛力,我们下次见,88咯。


参考资料:

为何英国不早给香港民主?英国档案提供的答案

https://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01/11/60039

《香港第一课》32. 为什么香港人在九七后才忽然热衷争取民主?

https://matters.news/@leungkaichihk/香港第一課-32-為什麼香港人在九七後才忽然熱衷爭取民主-zdpuAxP8yGGyPQS1jSFx8oBJY62yd37XaCHYoWobbNTDnGJiu

民意汇集的政治:论两次处理香港民意的缺失

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columns/columns34.html

The secret history of Hong Kong’s stillborn democracy

https://qz.com/279013/the-secret-history-of-hong-kongs-stillborn-democracy/

美国大选民调为啥总不靠谱?会骗人的数字(三)有偏抽样

https://youtu.be/aYu3YRjlEs4

维基百科关于香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香港歷史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香港民主運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