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黄章晋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戈尔巴乔夫难题之四:压垮财政的粮食

黄章晋
·
因极大的浪费和低效,苏联农业部门提供的产品,真实成本远高于国际市场采购价,无论消费端的市民还是生产端的农民,都没得到好处。

【压垮财政的粮食】


五十年代苏共就曾提出要推广家庭承包制,六十年代甚至有过要在1980年完成家庭承包制的规划,或许是缺乏紧迫性,它们都成了「政令不出克里姆林宫」的文件。

二十七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不仅要在农村推广集体所有制,更要发展家庭承包,1988年,戈尔巴乔夫又提出推行「农业租赁经营承包责任制」。

莫斯科的号召缓缓地触动农业体制,1987年5月,俄罗斯普斯科夫州出现第一个私人经营农场,1991年达到9000个,但它们在苏联农业占比可以忽略不计。

农业改革不但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反,由于五十年代开发的中亚垦荒地肥力下降,再加上气候原因,苏联粮食产量一路下跌。

更糟糕的,几年后,地方分权和企业改革推进,很快对农业形成负面冲击:农机大幅提价,农药化肥大幅提价,农民种粮意愿低,交粮意愿更低,加上地方截留,食品平价供应体系难以为继。

苏联的粮食困境,会让人误以为只是片面发展军事和重工业,忽视农业的结果。

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六十年代起,苏联不断增大农业部门的投资比重,到勃列日涅夫时代末期,苏联农业投资占社会投资总额一度接近30%,远远高于一般工业国家。

到了八十年代初,苏联拥有最辽阔的耕地、最高的化肥产量,最大的农业机械产量(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终于从传统粮食的出口国变成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一般认为,苏联与东欧七十年代出现的粮食短缺和财政赤字,是因为价格补贴政策刺激了城市肉类消费,随之带动饲料粮需求,而农业产出增长缓慢,只能大量进口粮食,以补充饲料粮之不足。

真正的问题,是扭曲的价格体系让浪费和低效充斥于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不断追加农业激励投入,只是追高农业生产成本,造成财政恶性循环,大量进口粮食和肉类食品,其实是它们更便宜。

197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产量开始大幅领先美国,但到了八十年代初,保有量仅为美国一半。因为品质低劣加缺乏养护,拖拉机五年报废率为87%。联合收割机报废率92%。

由于拖拉机数量更能体现机械化率水平,分配给配套农具的生产资源严重不足,造成拖拉机被闲置浪费。而农机手的流失,造成有设备无人开,拖拉机利用率只有50-60%,农忙时,2/3的联合收割机停工等人。

除人口密度较高的欧洲地区,田间管理一概没有,中亚垦荒地带尤其严重,丰收时节,有些土豆田要拨开杂草才能见到土豆苗,麦田看上去麦浪滚滚,但因为杂草过多而呈乳黄色。

农业部门只对地里的农畜产品数量负责,从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到各城市的国营商店,中间要经过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销售等漫长的产业链条和环节。

按苏联经典学说,这部分不创造价值,故最不受重视。它导致苏联拥有巨大的账面食品产出,很大部分无法抵达消费端。对苏联农产品的损耗,各家说法不一,苏联农业权威尼科诺夫院士估计,苏联粮食损耗为40%。

1988年,苏联农业部门统计土豆产量8700万吨,但进入市场的只有1740万吨,期间又损耗了60%,达到消费终端时,只剩下700万吨。

1989年,苏联自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的粮食采购为6000万吨,未及收割而腐烂的谷物4000万吨,而进口粮食也是4000万吨。

因极大的浪费和低效,苏联农业部门提供的产品,真实成本远高于国际市场采购价,肉、蛋生产成本高出50%以上,无论消费端的市民还是生产端的农民,都没得到好处

让生产者直接对农业产出负责,无论是二十年不变的承包制还是干脆就私有化,在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为主的社会,会遭遇难以想象的困难。

很容易为它找到技术性原因:土地辽阔、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劳动力不足等等。不像生产协作程度极低的中国,土地可以迅速包下去。

其实,这只是反对承包制的借口,而不是真正的原因。事实上,苏联农业的这些特点,反而是家庭承包制或土地私有化,更具有长远优势和潜力的地方。

改革其实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有受益者就有受损者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经过几十年演化,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基层单位的管理、技术、服务、文化宣传等职位,往往占到编制的20%以上,他们在利益分配的金字塔结构中占据优先位置。

把土地分给家庭或个人,等于把利益严重受损的上百万人推到了对立面,它立即会形成到底姓资姓社的追问,赫鲁晓夫和柯西金的的改革,最后都止步于此。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一个例外的奇迹。

改革开放前,中国八成以上人口在「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基层社队干部数百万人,如果改革让他们利益强烈受损,改革就无法推行。但是,大队往下几乎没有阻力。

因为中国财政这口大锅的饭太少,轮不到基层社队干部吃国家饭,与治下的农民相比,他们唯一的福利是到公社开会时可以蹭点肉吃

这些人大都是本地能人,土地承包后,虽然不能白天指挥全村劳动力出工,晚上召集全村老少开会,心理落差大,但比起累死累活只是赚个吆喝,他们并不排斥勤劳致富。

其实,中国也未能找到农业大集体的解决办法——国营农场、林场、牧场、建设兵团等政经一体化组织,虽有国家的长期巨额投入,土地辽阔,机械化程度高,但改革开放后长期处于两难困境。只是其在中国所占比例较低,对全局不构成影响。

1988年,苏联的食品财政补贴上升到900亿卢布,比1985年高出170亿。1989年,财政赤字突破千亿卢布大关,占财政收入的21%。

1990年,经济恶化到老百姓也认为必须价格闯关了,各大城市刮起的抢购风,迫使迟迟不愿启动的政府必须拿出方案来,困扰几十年的难题竟然第一次有了朝野共识。

但是,莫斯科出现了戈尔巴乔夫(苏联)和叶利钦(俄罗斯)两个权力中心,各自拿出一个价格改革方案,方案之争变成了权力角逐的胜负手。

叶利钦的500天计划舆论上获得压倒支持,人们对苏共慢吞吞的改革失去了耐心,数万莫斯科市民冒雨上街施压。

虽然戈尔巴乔夫内心也倾向于它,但为了安抚保守派,他最后选择了一个把500天计划与雷日科夫保守版方案合二为一的折中版。

叶利钦决心带着俄罗斯甩开苏联单干,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它没能撑过价格这一关。

1992年1月1日,叶利钦意气风发地启动500天计划,它果然清空了居民存款。但用了将近1000天,通胀才回落到闯关前。

八九十年代苏东转型,是一次剧烈的经济震荡甚至社会震荡,仅仅是重组生产分工链条,就会带来巨大震荡,譬如根本不存在转型问题的芬兰,因为与经互会国家有较深的分工合作,就一度跌去1/4的GDP。

而俄罗斯是市场化和民主化转型最失败的国家,当苏东其他国家早已走出谷底时,它依然处于不断下探的过程中。

叶利钦的土地私有化并不顺利,由于俄共在立法上的狙击,他只能以临时颁布总统令和紧急法令方式强推私有化。

叶利钦时代的农业比以前更崩坏,1998年跌至谷底时,农业部门产值只及1991年的60%,但是,卢布大幅贬值虽让俄国人民雪上加霜,却刺激了农业恢复。

叶利钦告退后,土地私有化在普京手中终获成果,2002年俄罗斯《土地法典》和《农地流转法》颁布,宣告了土地私有制改革在俄国的胜利。

又过了十年,俄国农业从业者降到了苏联解体时的一半,耕地利用只有65%,拖拉机存量只及1991年的1/4,但俄国重新成为粮食出口大国。

2014年,俄国粮食出口追平苏联解体前的进口量,并超越美国成为最大小麦出口国,截至2021年,俄国粮食出口稳步增长,为能源之后第二大外汇来源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