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之用
前几天我最聪明的朋友问我,发声有什么用?全国人民觉醒了又如何?是集体移民还是革命呢?
一时语塞。好像真的没有卵用。
的确,肺炎危机事件发生以来也看到社交网络上的类似观点:
「救不了人的话,沉默是美德」;
「负能量只会让人心惶惶」;
「为什么不消停,天天抱怨又改不了,还殃及与世无争的池鱼」。
还有人觉得此刻应躲进小楼成一统。
「各位朋友…趁着假期读读书…都比每天陷于舆论战要有益健康。一两个社交网站上一时口头输赢,三分钟就消失了,事后都未必能找到;即便当上大号,删几次帖子炸个号,什么都没了。而只有知识和信仰才能够支撑精神、哺育定力。」
反应总是慢半拍的我,还是想好好回答这个问题。
发声是为了不被一种声音所统治,保证思辨的多元。只有单一观点的世界表面上避免了矛盾、提高了执行效率,却可能只是遮掩了问题。当其他声音都以不和谐的名义被当权者清理,就只能寄望当权者永远是正确的,但历史证明这绝对不可能。更可怕的是,当只有一种声音,便可以对失声的一方污名化。这在香港的民主运动事件中最为明显。
发声是因为,人阅读以获得知识、建立信仰,并不只是为了充实内在——自我必然与社会发生关系——还为了在关键时候做出有良知而不只是利己的行为,能用积累的才识去帮助他人厘清事实、看待问题,使不具有表达能力的人得到声援。读再多书看再多电影旅游再多的地方,都只是一种输入(input);努力去输出(output),在我看来,是解答「活着的意义」的钥匙之一。
发声是监督问责的基础。在理想的情况下,媒体是大众发声的代理。网络时代任何个体都可以成为媒体,声音被传播,就会形成压力。从结果来看,红十字会的信用倒台、官方不得不做出越来越多的澄清、一个求助换来八方支援,证明每个平凡人的「随手转发点赞」就是有用的。
发声可以塑造思辨的环境。观点总有对错优劣,重要的是交流带来的启发和互补,民智才能因此开启。这也许并非一朝一夕便能见效,但可以让「人口太多素质太低」的借口不再成立。今天的低,不应扼杀明天可能达到的高。
我常常想,我所崇敬的林肯以及那些具有前瞻眼光、带来历史性转变的人物的出现,又或一个国家由平民驱动了从蒸汽机到铁路到金融市场到科技源源不断的创新,是偶然还是某种土壤酝酿成熟后的必然。可能很难证明某一件小事对某些结果的作用,但一件件小事互相成就,就会形成一些因果链条。
也看到很多人开始反思「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也会来关心你」。然而,有几个中国人能回答政治到底是什么?「关心政治」具体要怎么做?看不到关心政治或参与公共讨论的结果或改变的话,沉默和冷漠都是可以理解的。
托克维尔早在19世纪就提出,政治冷感源于公民实际而具体的问题与中央权力产生了距离。
而极权政府的精明也正在于此。它一直以「稳定/发展/温饱」为借口,透过对出版、教育界的控制,阻止大众学习何为政治、何为公民社会、何为公共利益,混淆国家民族政党等基本概念,将其他制度粗暴地简化曲解(如,民主等于一人一票)。而思维模式(mindset)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接收的概念(construct),概念被如何叙述(narrative)。
话语和话术所能带来的影响力,往往被低估。当你所闻所见都局限于一个排他(exclusive)的话语体系、没有其他任何理论工具,你也就只能用那套话语体系来陈述观点。
以正面的例子来说,网友会去关注建设现场的女工人并得到极大共鸣,正是男女平等等所谓「ZZ正确」的概念被传播、被陈述的结果。
除了压制教育,体制也一再打压参与政治的机会。久而久之,公民自然对公共事务不感兴趣,给阿中哥哥打call加油点赞变成唯一被允许的公共事务。
事实上,这次事件,是所有人学习政治的好机会。
写到这里,我想我聪明的朋友还是觉得没有卵用。但交流并不在于说服。可能在这一来一回之中,我们都能发现彼此知识和思辨体系里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