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 | 晚间强行随笔
牛年的第一天,作为一个在社交网络上沉默许久的人,时隔多年终于在节日时分发送了些祝福语。这件事已经有多年未做,只选择被动的回复,甚至手机扔得远远的不去看。
年前的一周开始整理微信通讯录,几百人除去好友、同学、家人、同事、旅行中认识的人,一部分反复查看名字和朋友圈也想不起究竟来自何处,不太好意思用清理的程序试探自己是否还在好友列表中,所以这部分人倒是持续的被沉默,没有理。其实剩下的就算源头可知,也无法确定收到信息的人是否还是同一个个体。从记忆上,平行空间中生活的证据。在长久的远离之后,时间只是理论上向着一个方向,但是每个人的人生却沿着不同的轨迹,如果长河中没有产生交集、交错,那么如何去证明手机对面的那个人还是多年之前的那个人呢。记忆添加,记忆流失,记忆编辑,最后一团模糊。
“你最近怎么样”、“过得好不好”、“近况如何”,就算有诸多的问句可以提供简短的人生信息,但是错失的时光已经错失,扒开衣衫看看伤疤或痕迹,其中的痛感、乐感,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永不可知。当然也可反复扒看过往,强行熟悉,如果对方也正有此意,就算不可以感同身受,也可重新产生交集,于是开始在彼此的身上留下痕迹。
热闹的人群中,得到关注或者觉得舒畅的群体总是固定的,而非中心的人,也可能次次都是那一群。给自己找来厌倦的借口,实则是一种不擅长,不擅长注目、表达、宣泄、求索。当巨大的音量在周围一波波荡漾,只觉得社交场合给内心带来一种空荡,甚至产生生理上的影响。冷,耳鸣,困乏,昏睡。只有回到巢穴,拿出手机,应对无声。广阔天空中的星星带来巨大的慰籍。
也发现了中小型聚会的喜人之处,只几个人,不算嘈杂的环境中,就算是内向之人和可以倾听,在渐感放松后说出几句,像是猫的试探——凑近了狗的尾巴使劲的嗅闻,在狗转头时再迅速的逃窜,或若无其事的装扮。
食物总是好的,身体到心灵的依赖,甜味的快乐,辣味的刺激,酸味的诱人。成为边缘人之后是否更加喜欢食物?嘴的忙碌、咀嚼代替着语言,是一种对于餐桌、餐桌上的食物、制作事物的主人的倾吐,赞扬些厨艺、食材、搭配、心意。一场场完美的聚会,下次必定再会。
关于社交应当还有更多的感想,只是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