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政治遺產與歷史寶藏
以往書寫八九民運是工作也是給自己的功課/儀式,發掘主流六四論述以外的故事與記憶,寫過六四辯論稿與支聯會愛國,在大台論述與排外本土之間另開一路,畢竟八九民運與香港本土主體意識無可分割,所謂民族主義進路二分根本無關宏旨,首先與香港形勢無關,其內容亦大幅改篇史實,旨在與所謂泛民作出陣營界分,與其說是六四論爭,稱之民粹政治(1)選舉操作或更貼切,大概只是食薄餅要唔要加菠蘿般水準,所謂爭議,根本無撚聊。
在雨傘運動後,民主派與學界都對日漸民粹化政治生態作出分析,其實我非常建議本土派同儕對八九民運論述與行動採取更積極態度,以連結地球華人圈子,在今日形勢,任何在抗中以外的排斥路線都有害無益。
寫下 "支聯會解散:愛國民主變為國家敵人,止損與堅守的時代選擇",首先是為立一個註腳,也是對排外本土的六四史觀作出回應,我無意為泛民護短,但我同時認為支聯會團體存在,其行動正當性與泛民政績及部份人政見無關。
真正值得關心的是,八九民運經歷如何塑造今日香港人,這個三十年歷程令香港人有何學習,這些經歷對往後香港主體有何意義,由此而進,一個比悼念更為廣闊多元的史觀,一個以香港人為主角的史觀,比起聚焦支聯會甚或檢討支聯會的史觀,找尋這些政治遺產與歷史寶藏更為重要。
意思可以是一些對當下有意思的公民德性。
八九民運令香港人發現自己由抱着"馬照跑,舞照跳"的心態,改 為鼓起勇氣擔起爭取民主自由的責任。這份豪情壯志催生了香港的民 主運動。我們明知道在一黨專政和"一國兩制"下,爭取民主是無比艱 難的,但我們堅持下去,就是由於八九民運讓我們知道,每一個人也 有他的角色。我們堅持平反六四,是因為我們是全國境內唯一的民主派,如果我們不去做,又有誰會去做呢?(2)
又例如那些在各區社區遊行聲援與悼念,我自己就很想訪問一下三十四年前在北區遊行過的人。
相比起對悼念的堅持與真誠,勇敢,捨己,疾惡如仇既香港亦教人動容,這樣的香港更需要被傳承與記得。
(1)https://www.ln.edu.hk/mcsln/archive/8th_issue/criticism_01.shtml
(2)自己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