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9
初見這個徵文題目,我就在想,我2019年做了什麼呢?好像什麼也沒做,但努力從一月回顧到十二月,又覺得自己似乎做了許多以前從未想過會做的事——以我自己的性格不會做的事。
2019年,大學生涯走了一半,在期初期末的家族聚餐(大學裡抽直屬的家族)大家閒聊著老師的八卦、哪堂課的老師很廢、研究所甄試的壓力時,以及在為畢業門檻而去修習的服務課程內容忙碌時,總能感受到現實的壓力——畢業即失業,大學畢業之後我要做什麼、我能做什麼。然而,一轉頭,課業依舊焦頭爛額,社團依舊充斥著開會、作美宣、求著「學長姐」來幫忙表演以及偶爾傳到耳中的刺耳批評與謾罵,似乎沒有做對未來不失業有幫助的事。
每天像螞蟻那般忙活——沒有任何意義的瞎忙,如今回首,真不知道我2019的前四、五個月都在幹嘛。
最後,在五月中,最後一根稻草落下,經過一個上午的猶豫,我可以說是很衝動地在同一天,在下禮拜社團就要成果發表於大禮堂對全校演出時,辭去了幹部的職位並退出社團。
如今回想,依舊覺得自己很是衝動,九個月都忍過了,都這麼走下來了,原本想說就再忍一個禮拜,結果最終在五個小時內推翻了以往的規劃,如此行為——甚至可以說是很不負責任——真的很不像我自己。
但無論是當時或是現在,我從沒後悔那時的衝動,反而有些感謝那一刻的自己,不僅僅是那之後特別快活,少了一個特別令人窒息的壓力來源,感覺空氣都清晰了不少,世界也顯得美麗許多,更因為在按下送出文章(辭去幹部和退出社團的聲明文)的剎那,原本害怕著改變、恐懼著與人不同、畏畏縮縮的不敢當出頭鳥的自己逐漸消失。
這是2019做的第一件「大事」,倘若在2019前跟我說我未來會做這樣的事,我一定會覺得你認錯人的一件事。
第二件要數我在跟德文不熟稔,沒有認識的朋友在德國,家裡也沒有一個親戚待在德國的情況下決定到德國交換一年。
不是沒有想過退縮,想著乾脆就算了,還省一筆錢,而且我跟德國不熟、不會德文、英文也不怎麼樣(高三那年多益也才700,大學那幾年根本沒接觸英文),放棄的理由是如此的多。但又覺得沒來這一趟,未來的我一定會後悔,畢竟到德國交換這件事,是我從高中確定要唸法律系時,就想做的一件事,如此想著,心底湧起一絲勇氣,趁著這股氣,我寫信給教授拜託教授寫推薦信,算是直接斬斷自己膽怯的退路吧,畢竟教授都很熱心的幫忙並表示希望得知後續,要是沒有遞出申請,豈不是很尷尬?
就這樣抱著在算了吧與我要做之間反覆的心情,我在申請截止的前一天送出了所有資料,再然後就是在公告錄取之後跑程序,最後飛來德國。
到德國交換也像是一個開關,在這件事之後,來到德國之後,現實逼迫著你一次次地踏出舒適圈、一次次地做以往不會去做的事——因為你若不做,那你就無法解決問題,也不會有人幫你解決。就這樣跌跌撞撞的在德國渡過了2019的下半年,每天都像是一場冒險,用著破破的英文和德國人都聽不懂的德文,活到了現在,還過得很不錯,想想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回首2019年,是個充滿勇氣的一年,是個冒險的一年,是個我終於不再害怕出頭、表達自己、挑戰自己的一年。
願2020年,一切都向著美好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