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哲學開箱文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教學活動的真正主角?

哲學開箱文
·
·

我曾在書上看到有人說:誰才是演講當中的真正主角?a.演講者,或b.演講內容?

結果答案是以上皆非。作者認為,演講活動當中的真正主角是聽眾,因為聽眾若絲毫不感興趣,或聽完就統統忘記,代表這次演講沒有創造任何正面效果。

我認為這一點在教學上更為重要,因為教學本來就是為了替學生帶來正向轉變。如果在課程結束後,學生覺得講師實在超迷人、超有魅力,卻說不出自己學到了什麼東西,課程實在很難算是成功。

當然,實作上並不會如此極端,因為有魅力的講師,必然能給聽眾帶來正向體驗,而正向體驗常常能夠觸發新認知。然而,這多大程度上對應到預先設定的學習效果?有沒有可能,講師有魅力、聽眾很滿意,但卻完全沒有達到原先設定的教學目的?很難確認,卻值得討論。

現階段我認為,類似「講者、內容或聽眾,誰才是主角」之類的問題,不見得適用於評價課程(因為評價標準實在很難訂),但可以應用於設計課程,知性成分越高越是如此。

這主要是因為,當今的知性或知識型課程,越來越強調思考過程的具體呈現,這就產生了怎麼呈現、誰來呈現的問題。而社會大眾已經越來越意識到,不能只是講者思考而學生看戲,就算講者能夠簡明、扼要且生動地呈現思考過程,若學生沒有同時動腦,這些內容就很難進入他們的長期記憶。有點像是,某人讀了再多的偵探推理小說,也不會自動變成福爾摩斯,除非他自覺地開始運用推理眼光,去看待生活週遭的各種事件。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類課程都必定要有討論時間,有些營隊或講座還會希望討論佔50%以上,畢竟那是最容易檢驗學生思考程度的方式。

必須注意的是,上述說法似乎認定了學生才是主角,若教學目的在於喚起知識感,或說知識運用的效能感,這的確沒錯。然而在實作上,常常是學生自己不想當主角,或說缺乏當主角的心理準備,只好講師自己挑大樑,或是盡量優化內容。

說來有點殘酷,但學生常常不會一開始就有學習企圖,而如果缺乏動力,又怎麼可能把主角給當好?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創新教學法要強調活動設計的原因,說穿了就是一句話: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主角。事實上,許多影劇、小說或動漫裡的人物,一開始只想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必得要受到特殊事件的影響、啟發甚至逼迫,才開始邁向自己的主角之路。

我認為這種「主角意識」很值得進一步研究。在知識型的課程裡,我們往往希望學生不是聽聽就算了,而是課後能夠應用在具體生活中,以造成實質的正向轉變,這就需要他們自己很有意識地去實踐。而就興趣理論的說法,對某事物的初期興趣往往受情境所驅動,亦即身處友善情境中就會投入更多心力,但脫離情境的話就很容易中斷。據此,如果能夠塑造利於主角意識的情境,並盡量強化或延長它,原則上課程就能更有成效。

我的初步想法是,在課程當中融入角色扮演的元素,但這還需要經過許多測試。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