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 02|原來自由的生活是這樣
第二天:
如果這個地方,哪怕只有千份之一的機會存在,是基於你在現實裡經歷過、體驗過什麼,而讓你渴望著這個理想之地?
比方說,現實世界中,是怎樣的事情讓你感到「信仰被充值了」,讓你相信著可以有這樣的地方、這些價值的存在?
最近兩次被問搬到歐洲生活後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都脫口而出「自由」。
第一位問我的是在中國生活多年的台灣大姐,她疑惑我所指的自由是什麼。我能理解她的疑惑,從小沒有經歷過強烈的「不自由」,就很難有從「不自由」到「自由」兩者參照下的衝擊體驗。在自由環境中長大的人,也更能以一種默認的狀態、甚至是無意識地去捍衛自身所需的自由,當面對「不自由」的要求,TA們有一種可以一笑置之的彈性。而長期被限制自由的人,即使到了自由地,也需要很長時間擺脫已不存在卻似老繭長在身體裡、仍囿於精神的枷鎖,而且常常處於一種應激狀態,俗稱創傷後遺症。
第二位問我的是前兩週從北京來這邊旅行的朋友,我只能用幾個生活案例去化解抽象:比如現在中國的很多餐廳都要微信掃碼點餐,微信綁定的是手機號,手機號又是實名制,只是吃頓飯而已都要提供私人信息,這就是限制自由。然而這對很多人來說,叫「便利」。
每個人對自由的理解和感受挺不一樣,個人的經歷和習慣也會塑造象徵「自由」的形態。我渴望的理想之地,對別人來說不一定是理想的。這樣一來,那就讓這個「理想之地」最大限度地保障個人自由:選擇的自由、來去的自由、做自己的自由、參與和不參與的自由、個人生命財產受保障的自由。當有法律保障這些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