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蒼白的個人史詩

LemnBlackr
·
·
IPFS
·

突如其來的美夢

故事發生在一個美好的午後,草地微風吹徐,蝴蝶幾隻百無聊賴地閒晃,在法國邊境的小鎮,傳令兵史考非與布雷克奉命穿越德軍撤走後的無人區,傳遞信息給前線將要進攻的第二營友。

信息內容為要求第二營指揮官麥肯錫上校取消進攻計畫,因為德軍的撤退只是佯裝,為的是將我軍引誘深入然後一網打盡。 這項任務的成功與否直接攸關了二營上下1600人的性命,其中,也包括布雷克的大哥在內。

隨著兩人穿越過眾人生活的壕溝,戰爭的背景慢慢地在眼前鋪展開來;一戰時期最蔚為流行的戰術便是壕溝戰,交戰方的人員、物資、武器均存放在這綿延不絕、縱橫交錯的地表隧道裡,由於雙方都無法有效突破對方的防線,所以戰爭往往數月才有微小的進展,大多時候就是彼此僵持不下,誰也無法越雷池一步。

戰爭漸漸由衝鋒轉變為持久戰,考驗著雙方士兵的生理心理,與此同時,壕溝儼然已經發展得更遠更深,成為某種地下掩體,支應著官士兵們的生活起居以及戰鬥需要。

壕溝內的生活條間極為惡劣,所有人無時無刻都遭受砲火、泥濘、疾病、成群老鼠的摧殘,與其說這是打仗,到不如說是場曠日廢時的煎熬,對比開戰時雙方民眾的歡呼,誰也沒有想到在真實的戰況會是如此膠著與看不見盡頭吧。


真實的壕溝實況,士兵必須與積水、泥濘為伍。


戰爭初期,英國人認為壕溝只是暫時作為棲身之所,所以防禦工事顯得有些草率,大多是砂包堆疊而成的臨時結構。(下圖為英軍壕溝)

相比之下德國人就很認真看待這件事,不若英國人的粗糙結構;其所建造的壕溝大多有水泥覆蓋、排列整齊,而且內部空間極大,甚至可以容納數百名官兵一同生活。(下圖為德軍壕溝)

倆人被德軍的地下壕溝給震懾,驚訝它們的巨大以及結實,顯然德國人更懂得如何善待士兵,或者也可以說是對於戰爭有著更精確的見解。(下圖為德軍壕溝寢室)



所見之處皆荒蕪

隨著兩人穿越無人區,才發現,戰爭真正的煉獄便發生於此。

由於雙方不停砲擊,將地表炸出一個又一個大小不一的坑洞,再加上大雨不斷,終於在地表上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水窪。



堆積成山的屍體無人可清、任憑其腐爛,屍體被雨水沖刷後覆蓋於泥土之下,而後又被砲彈給炸出地表,如此反反覆覆,最終形成了一片有如地獄的末日沼澤地形、鐵絲網與屍塊四處可見,稍微不慎便有可能一腳踏入鬆軟的泥濘並且動彈不得。

這場戰爭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自己對於互相殘殺有著極高的天賦;新式機槍、遠程迫擊砲、手榴彈、地雷、毒氣,各種歸因於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新武器,殺傷力遠遠超過冷兵器時代所能想像,一眨眼,各國的陣亡人數便輕易地超越古今中外的所有戰爭。

如果要說這場戰爭最大的獲益者,那麼肯定是那些四處亂竄、以腐屍為食物的老鼠們了。

除了敵人的子彈與迫擊砲之外,戰爭中最惱人的事物莫過於那些沙也殺不完的老鼠了;老鼠繁殖力強,僅依靠少量的食物就能存活下來,再加上牠們啃咬裝備所造成的損害更是不計其數。

據說在戰爭中被捕獲的老鼠體型可以跟一隻家貓差不多。(下圖為一戰時法國士兵出動㹴犬來獵鼠)


只有死亡

戰爭裡最不值錢的便是死亡;它常見到彷彿伸手可觸,而且如影隨形,像冬天早晨的陽光、微風吹拂的樹影,隨處可見,而且往往尚未意識到它的前來,事件便已發生。

安全度過了德軍壕溝以及詭雷之後,倆人目擊了友軍擊落一架德國戰機,隨後布雷克救出了在著火的飛機中動彈不得的德軍飛行員;原本應該是善意之舉,但沒想到卻為自己帶來了災厄。

飛行員被救下後立馬向布雷克捅了一刀,雖然史考菲隨後將其擊斃,但也無法挽回失血過多而死的好友。

布雷克因為好心而被殺死;酒醉的德軍因為閒聊而被史考菲出奇不意勒死,而且一旁的同伴渾然未覺;戰爭總有本事讓所有的一切變得荒謬,讓生命中的美好、人與人之間的尊嚴變得不屑一顧。



凝視前方

廢墟的都市在暗夜的照明彈中是如此迷人,每一道閃現的光芒都勾勒出極其迷人的線條,隨著搖曳的陰影在鎗火與子彈中默默地綻放屬於自己的華麗,若不是戰爭,這裡絕對會是一處風景名勝吧,;我們建造了富麗堂皇的街道與建築,但是卻為了愚蠢至極的理由將它棄之不顧。

夜空與寂寥破敗的都市相映成灰,史考菲獨自一人踏上路途完成任務,此刻的他已經由片頭那位無故被扯進任務因而憤怒不已地士兵,轉變為為了摯友臨終託付的信念而活的男人;他不再想要逃了,戰爭依舊殘酷而且毫無道理,但是他毅然選擇了背對星空與黑暗,深入敵境只求在黎明前將那封可以挽救許多人性命的信交到上校手中。

而最終他辦到了,在二營全體官士兵正準備突進前線時,史考菲找到了麥肯錫上校並親手將信交到他手中。

雖然有千百個不願意,但軍令如山,麥肯錫上校仍然下令撤退。

而後他對著史考菲說道「現在下令撤退,下周又會傳來不同的命令。 在黎明進攻。 想結束這場戰爭只有一個辦法: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優秀的士兵可以贏得戰役,但是願意犧牲一切的人可以結束戰爭。」

戰爭的殘酷在於,到最後它會撕裂所有人的意志、身體、甚至是潛意識,無論多麼出色的戰術、多麼先進的武器,到頭來影響勝敗的變數只有一個,那就是犧牲;願意賭上一切的國家或是軍隊往往可以獲得最終的勝利,但是當所有的一切都被犧牲時,那麼這樣的勝利究竟還會有任何意義嗎?

史考菲最終挽救了二營的士兵倖免於難,不過或許也只是稍微推遲了死亡來臨罷了,當時距離一戰真正結束的日子還有一年多,而最終英國所屬的協約國陣營總陣亡人數為400萬,相比之下二營的1600人似乎又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幕後


本片的拍攝手法意圖接近一鏡到底,雖然受限於技術、地形而無法達到真正的"一顆鏡頭"到底的拍攝,但也已經為觀眾帶來強大的沉浸感與深刻的觀影體驗。

難能可貴的是除了少數的銜接鏡頭是在棚內進行以外(史考菲從橋上一躍而下),其他的影像均是在戶外真實搭景拍攝;包括影片中見到的壕溝、水窪、彈坑,無一不是劇組千辛萬苦考據後打造而成。

特別的是本片完全沒有使用任何人造光源,所有拍攝都是直接使用現場的戶外自然光,然後再進入後製調色;而且為了讓影片的光影從頭到尾保持一致,所以劇組只能趁陽光隱身於烏雲背後時抓緊時間拍攝,其中的艱辛與困難真的難以想像。

有興趣的人可以來這看看幕後花絮: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