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羅波尼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筆記] 完成: 開始率100%,但完成率僅8%,要怎麼克服呢?

羅波尼
·
·
你有沒有發現,每年都信心滿滿的立下目標,一開始動力滿滿,然後漸漸沒勁,拖延病纏身,開始做了很多事,卻沒有一樣做完,到底是為甚麼呢?因為完美主義作祟,接受你的不完美與進展不順,才能穩健朝目標前進。把總是不了了之的待辦項目,變成一項項實現的承諾,這便是此書的核心價值。
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年也要訂定新年目標,迎接更好的自己。

那麼新的一年打算每周讀一本書,每周去健身運動三次,每個月速食吃不超過三次,以達到瘦身的目標,計畫家族旅行至少一次,研究投資工具,收入要成長30%。

於是開始按照計畫,第一週不錯都有完成,第一個月除了幾次沒去健身房外,都有閱讀或慢跑,第二個月開始只做了一半,第三個月後,已經不按照計畫了,最後漸漸忘了新年計畫,又回到了過往的自己,咦?我為甚麼說又呢?

你有沒有發現,每年都信心滿滿的立下目標,一開始動力滿滿,然後漸漸沒勁,拖延病纏身,開始做了很多事,卻沒有一樣做完,到底是為甚麼呢?

因為完美主義作祟,接受你的不完美與進展不順,才能穩健朝目標前進。把總是不了了之的待辦項目,變成一項項實現的承諾,這便是此書的核心價值。

數據統計有92%新年新希望沒有完成,雖然開始率是100%,但完成率僅8%,有很多原因,做了一陣子後感到沒有效果,想要放棄。覺得麻煩開始偷懶,或是畏懼不會有好的結果,認為做了沒有意義。

為了克服”完成”這件事,作者提出了幾個觀點:

接受不完美

往往半途而廢的原因便是想追求完美的結果,想要通盤想好策略,針對每個細節進行調整,當有初步結果時卻擔心不夠好,成果只是個垃圾。所以永遠沒有一個成品,不敢公布出來,或是認為成品的評價不好,最終就放棄了計畫。

但沒人一開始甚麼都會,專家也不是一日誕生,不如先推出個半成品,試試水溫,畢竟每個人的喜好不同,當你以為是完美的作品,可能評價乏善可陳,普普通通的作品,反而受大眾歡迎。

重點在於不斷練習,做中學,學中做,別害怕犯錯,要不斷從錯誤與回饋中修正調整,只要有一步一步的小幅成長,終將熟能生巧,變得越來越擅長。

從許多知名Youtuber中會發現,比較現在的當紅影片與早期他們做的影片,會發現一開始的影片也相當粗糙,都是經過漸進式的過程,才慢慢演變成你我看到的樣子,但如果初期就覺得影片做得太爛而放棄,那麼一顆明日之星在還沒閃耀前就殞落了,所以想穩定朝目標前進,完成的訣竅就是:

接受不完美,做就對了


目標砍半

展望新年,瘦身計畫,旅遊規劃,初期總是熱情滿滿,但做到一半胎死腹中,原因可能是目標太大,你無法負荷。

將行程排得滿滿,沒有任何的空白,當遇到意外時,很容易無法維持原本的步調,當失去步調時,容易產生惡性循環,越來越偏離目標,最後乾脆就放棄了。

舉例來說,與其想在一年內讀一百本書、減10公斤,不如先減少一半,從讀五十本書,減五公斤開始,放寬難以達成的目標,先求有再求好。

另一個方法則是延長時程,想想就算現在不做也不會怎樣,最糟會如何呢?但只要持續地進行,維持目標,多花點時間也無妨。

要有捨才有得

每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有限,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回到家也不一定有能量了,更別說有時加個班,洗個澡就差不多該睡覺了。

正因時間與能力有極限,人人不可能任何事都能達成,或是想包辦所有業務,所以要集中火力完成最重要的目標,其他不重要的事不是刪去,就是簡化流程,讓事情能越簡單越好,才不會被雜事消磨掉時光。

打開Netflix觀看最新的美劇,或是滑滑FB、IG,心血來潮的想打掃房間,把桌上的雜物重新擺設,都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了許多時間。捨去一些不必要的活動,才能從忙碌的生活中擠出時間。

找到你的動力來源

「下次考試排名前三名,就買新的Iphone給你」,為了得到全新的Iphone,發憤圖強念書,便是因獎勵因素產生動力。

「今天你不打掃房間,就不准打電動」,擔心不能打電動的恐懼,乖乖的去整理房間,則是恐懼驅使的動力。

老羅斯福提出的胡蘿蔔與棍棒(Carrot and Stick)政策,胡蘿蔔代表獎勵,棍棒代表懲罰,以恩威並濟的方式,來影響南美洲各國的內政。

獎勵與恐懼的概念沒有對錯,有些人適合以獎勵前進,有些人適合以畏懼督促。重點在於找到你的專屬動力,才能保持樂趣,持之以恆。

紀錄與追蹤,數字會說話

如果目標是一年讀五十本書,那麼讀了甚麼書便記錄下來,第一個月可能讀了五本,第二閱讀了四本,不斷追蹤紀錄,從數據中檢視進度,便能了解完成多少項目,一來會發現比起一開始,自己已經讀了九本書了,已經比兩個月前的自己進步許多,此外也能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是否能維持步調。

因此隨時記錄歷程,具體的資料越多,更了解到底有多少進展,再看看需不需要調整計畫,時程表中有沒有不必要的活動能刪除,或是找尋更有效率的方法。並別忘了與其總是望著遙不可及的終點線,不如回頭看看起跑線,察覺到原來我也完成一大段的路程了。

心得感想

最初嘗試寫文章時,寫了幾個禮拜後,便懈怠懶得持續進行了,除了有時靈感枯竭外,也會覺得寫的文章沒人看,瀏覽量都很低,想著想著就越來越沒幹勁。

但就像運動選手也是不斷練習,才能站上世界的舞台一樣,大部分的人都是經歷不斷的練習,才能達到某個成就,如果我因此就放棄不幹,那麼就停滯了,永遠無法從0走到1。

所以比起一直坐著空想,不斷去做就對了,從進行的過程中學習成長,克服遇到的困難,從中去思考,調整步伐,途中目標也可能改變,但就是要嘗試與經歷才會了解你真正的目標是甚麼。

實體書連結:博客來

電子書連結:讀墨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