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文集-166】回憶日機對重慶的疲勞轟炸 (黃埔十四期一總隊 砲科 曾雨蒼)
IPFS
民國二十九年夏天,我在重慶住了約四個月,幾乎每天要躲警報。第一次挨炸是在六月下旬,是我到重慶的第三天。我住在觀音岩附近的友人家,由於在前方對敵機不甚在意,因此在警報後仍在室內閱讀書報,直到敵機扔下炸彈,一時爆炸聲在我住屋附近響起,房屋搖搖欲墜,塵土四處飛揚,我才走出房門急奔往屋下方不願的防空洞。警報解除後,回到住所一看,滿床都是瓦礫塵土,炸彈的彈坑距我住屋還不到五十公尺。第二次是在夫子池附近,那天我去軍令部辦事,警報來了,我就近躲入軍令部的防空洞,倚壁而立。當敵機投下的炸彈在附近爆炸時,強風帶著沙石撲向防空洞口,我首當其衝,滿身塵土。好在炸彈並未命中防空洞,否則當那座掩蓋不深,內部只是木柱木板支撐的防空洞可能要傷亡慘重。
有了這兩次經驗,只要看到江邊掛起一個紅球預警有敵機來襲,我便帶著簡單的乾糧及飲料,乘渡輪過江到南岸的山上摘一處山腰的樹下或坐或臥,直到午後四時左右,警報解除才回重慶市區。因此有一天敵機來襲,在重慶上空投下不少燃燒彈,市區中心大小樑子一帶頓時多處起火,濃煙被天,我在南岸山腰俯瞰市區,看得非常清楚,事隔五十多年,似猶歷歷在目。
日機對重慶的疲勞轟炸,是民國二十九年和三十年的夏天。重慶與倫敦都有“霧都”之稱,但重慶一到夏季的六至九月,差不多天天都是晴空萬里,有利敵機來襲。在長期的轟炸中,物質的損失和精神上的威脅是可以想見的。民國三十年夏天,有一次還因空襲事件過長,發生了校場口大隧道的窒息慘案,死亡數萬人,一家老小同時罹難的不計其數。雖然如此,但當時重慶的軍民沒有半點恐懼和悲觀,雖物資匱乏,糲食粗衣,大家從不氣餒,堅信最後勝利,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重慶精神」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